这起案子像一把手术刀,剖开了京海市官场的脓疮,可他清楚地知道,赵立冬只是一个显性的病灶,汉东省的政治生态,早已像一棵被虫蛀空的大树,表面上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内里却早已千疮百孔,藏着无数看不见的蛀虫。
“林队,您歇会儿吧,剩下的活我们来就行!” 门口传来年轻警员小周的声音。林纾转过头,看到专案组的队员们正忙着整理案卷材料,一箱箱贴好封条的证据堆在墙角,上面清晰地印着 “京海 2024-073 专案” 的字样,红色的封条像一道道不可逾越的警戒线,锁住了那些见不得光的罪恶。
刘秧正带着两个年轻同事清点物品,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衬衫后背已经被汗水濡湿,紧紧贴在身上。他手里拿着一份清单,逐一对着箱子上的编号核对,嘴里念念有词:“物证箱 37 号,内含银行存单 18 张,房产证明 5 份,核对无误……” 阳光照在他脸上,能看到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林纾站起身,走过去帮忙。他伸手拎起一个较轻的箱子,入手的重量却依旧超出预期 —— 这里面装的是涉案人员的证词笔录和录音转录本,每一页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小心点,别磕着。” 他提醒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小周抬起头,看向林纾的眼神里满是崇拜,像看着自己的偶像:“林队,您太厉害了!这案子要是换了别人,说不定早就卡住了。您不仅找到了赵立冬的秘密笔记本,还挖出了‘老 K’张志强,真是神了!”
旁边的另一个年轻警员也跟着点头:“是啊林队,我们都听说了,您为了这个案子,连续熬了好几个通宵,连家都没回几趟。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做个有担当、有能力的警察!”
林纾看着他们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不由得在心里苦笑了一声。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场胜利的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代价。
省纪委的表彰通报是在清晨送达的,红色文件袋上印着烫金的 “机密” 二字,被送到林纾手上时,还带着油墨的清香。通报里用厚重的笔触肯定了专案组的功绩,称 “此案的侦破为汉东省反腐工作树立了标杆”,还特意批了三天假期,让全员休整。
指挥中心里一片欢腾,刘秧正拿着通报给年轻队员们念,脸上笑开了花:“大家听听!上级说咱们‘攻坚克难、不负使命’,还批了假期,这下能好好睡个懒觉了!” 小周他们围着起哄,讨论着要去周边爬山,或是回家陪陪家人,连日来的疲惫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喜悦冲淡了。
林纾却没跟着热闹,他手里捏着那份通报,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面,心里没有多少轻松。他笑着拍了拍刘秧的肩膀:“你们好好休息,这些天确实辛苦了。” 说完便转身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关上了门,将外面的喧嚣隔绝在外。
办公室里还保持着案件侦破时的模样,墙上的白板上依旧贴着密密麻麻的线索图,赵立冬、陈宇、老陈等人的名字被红笔圈着,用箭头串联起复杂的利益网络。只是在角落处,“老 K” 两个字被单独圈了出来,旁边画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林纾心里。
他拉过一把椅子坐在白板前,将桌上的案卷重新摊开。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那些熟悉的证据材料上:赵立冬的供述笔录、秘密笔记本的复印件、银行流水单、录音转录本…… 每一份他都能背出关键内容,可此刻重新翻看,心里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那个神秘的“老K”始终没有落网,就像一根刺扎在心里。
周六的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溜进客厅,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林纾掏出钥匙开门时,锁芯转动的 “咔哒” 声在寂静的楼道里格外清晰。推开门,一股混合着灰尘与旧家具的气息扑面而来 —— 他已经快两个月没回过家了。
客厅的茶几上落着一层薄薄的灰,手指划过能留下清晰的痕迹;沙发上搭着他上次离家时随手放的外套,衣角已经有些发皱;阳台的绿萝蔫了几片叶子,土壤干裂得能看到纹路。林纾放下公文包,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家,心里涌起一丝愧疚。妻子带着女儿回了娘家,临走时给他发了条信息:“家里的钥匙在门口脚垫下,记得按时吃饭。” 可他忙得连回复的时间都没有。
他挽起袖子,从卫生间拿出抹布和水桶,开始打扫。先擦干净茶几和电视柜,再整理沙发上的杂物,然后给绿萝浇了水。阳光渐渐升高,透过窗户洒满房间,灰尘在光束中飞舞,像是在诉说着这段时间的空寂。林纾一边打扫,一边听着房间里的动静,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和抹布摩擦的声音,显得格外安静。
打扫到书房时,他停下了动作。书桌抽屉半开着,里面堆着一些旧文件和书籍。他伸手去推抽屉,却摸到了一个硬壳笔记本。那是他刚参加工作时买的,深蓝色封面,上面印着 “公安刑侦工作笔记” 的字样,边角已经磨损得有些发白。
林纾坐在书桌前,轻轻翻开笔记本。第一页是他刚入职时写的座右铭:“不忘初心,坚守正义”,字迹青涩却有力。往后翻,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年办过的案子:有街头斗殴的小案件,有盗窃团伙的抓捕记录,也有杀人命案的侦破过程。每一页都写得工工整整,案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线索、侦破过程,甚至是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都一一记录在案。
翻到某一页,他看到了十年前办的一起贪污案。案子不大,涉案金额只有几十万,嫌疑人是一个街道办的主任,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了拆迁补偿款。笔记本上记录着:“嫌疑人作案手法简单,通过伪造签名、虚列支出套取资金,之所以能隐藏三年,是因为其利用亲属关系在相关部门安插了眼线,每次审计都能提前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