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看他不是个好东西!” 她往摊位前凑了凑,压低声音跟正在买菜的顾客感慨,“你还记得不?去年他来咱们早市视察,前呼后拥的,小轿车开得慢悠悠,生怕别人看不见。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皮鞋亮得能照见人,可那眼神,飘得很,根本不看咱们这些小老百姓。”
买菠菜的大姐连连点头,手里的塑料袋都忘了提:“可不是嘛!我当时就在旁边,看见他捏着鼻子走过水产摊,那模样,好像咱们卖的鱼腥味玷污了他似的。现在想想,他穿的那些名牌,坐的那些好车,哪一样不是用咱们纳税人的钱堆出来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短短半个时辰就传遍了整个早市。卖水果的摊主用喇叭吆喝着 “新鲜橘子便宜卖”,末了总要加一句 “赵立冬被抓了,大快人心啊”;炸油条的师傅一边翻着油锅里的油条,一边跟排队的顾客吐槽:“以前总听说环泉大桥是豆腐渣工程,下雨就漏水,原来都是他搞的鬼!收了好处,就放宽验收标准,这不是拿咱们老百姓的性命开玩笑吗?”
公交车上更是热闹。早高峰的 10 路公交挤得水泄不通,几个穿着工装的上班族挤在后门处,低声议论着这起大案。年轻的程序员小张推了推眼镜,手里还握着手机,屏幕上正显示着赵立冬涉案资产的清单:“你们看,光现金就搜出一千多万,还有金条、字画、海外房产,总价值好几个亿!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旁边的大姐叹了口气,手里的帆布包紧紧攥着:“我儿子就在宏远集团上班,他说他们公司中标环泉大桥项目时,报价比别人高了一千万,当时大家都觉得奇怪,现在总算明白了,原来是给赵立冬送了好处。那可是大桥啊,关系到多少人的出行安全,他怎么就敢这么胡来?”
“听说他还通过亲戚在海外洗钱,把钱转到他儿子账户里,让儿子在英国过奢侈生活。” 另一个中年男人接过话头,语气里满是愤怒,“咱们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攒点钱买房买车,他倒好,利用权力轻松捞了这么多,这也太不公平了!”
公交车颠簸着驶过环泉大桥,桥面平整,可想起之前传闻的 “豆腐渣工程”,车厢里的议论声更激烈了。有老人说:“多亏了林队长他们,不然这贪官还不知道要贪到什么时候。” 也有人感慨:“现在的反腐力度是真的大,不管官多大,只要敢贪,就没有好下场。”
街角的公园里,晨练的老人们也聚在一起讨论。退休教师张大爷手里拿着太极扇,慢悠悠地说:“我早就觉得赵立冬有问题。前几年市里搞旧城改造,好多老街坊的房子被拆,补偿款迟迟不到位,可赵立冬却天天上电视说‘民生为本’,这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吗?”
“可不是嘛!” 旁边打太极的李大爷接口道,“我侄子是做工程的,想投标一个市政项目,结果被告知‘不符合要求’,后来才知道,项目被赵立冬的亲信拿走了。这官当到这份上,真是忘了初心了。”
阳光渐渐升高,京海市的大街小巷都沉浸在这起大案带来的震动中。无论是菜市场里的商贩、公交车上的上班族,还是公园里的老人,每个人都在谈论着赵立冬的落马,语气里有愤怒,有欣慰,有感慨。他们或许不懂复杂的法律程序,也不清楚案件侦破的细节,但他们明白,一个贪官的落马,意味着正义的彰显,意味着这座城市的风气会变得更清明。
傍晚时分,市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再次播报了赵立冬案件的最新进展,公布了案件侦破的关键细节和涉案人员的处理情况。家家户户的电视屏幕前,都围坐着看新闻的人。当听到 “赵立冬已被依法逮捕,相关涉案人员正在接受进一步调查” 时,不少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大妈端着饭碗,看着电视里林纾接受采访的画面,忍不住对老伴说:“你看这些警察同志,真是不容易,辛辛苦苦这么久,终于把贪官绳之以法了。以后啊,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老伴点点头,夹了一筷子青菜:“是啊,邪不压正。不管贪官多狡猾,隐藏得多深,终究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夜色渐浓,京海市的灯光次第亮起,照亮了这座经历了震动却依旧充满生机的城市。赵立冬的落马,就像一场及时雨,洗刷了城市的污点,也让老百姓看到了正义的力量。人们茶余饭后的议论还在继续,而这份议论背后,是对公平正义的期盼,是对风清气正的向往。这起震动汉东的大案,终将成为京海市反腐史上的一个重要印记,提醒着每一个手握权力的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办公桌上投下长短不一的光斑。林纾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目光落在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上。结案报告的最后一页签上名字时,笔尖划过纸张的 “沙沙” 声,像是为这场持续了近半年的硬仗画上了暂时的句点。他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胸口的沉闷却并未随之消散,反而像压了一块浸了水的海绵,沉甸甸的。
办公桌上的搪瓷杯里,浓茶早已凉透,杯壁上结着一层深褐色的茶渍。这是他从家里带来的旧杯子,杯身上印着的 “执法为民” 四个字,边角已经磨损得有些模糊,却依旧在夕阳下泛着微光。林纾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让他混沌的大脑清醒了几分。
案子破了,赵立冬认罪了,涉案的赃款赃物也基本追缴到位,可他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他想起审讯室里赵立冬最后那副颓然的模样,想起那些堆积如山的赃款、字画和房产证明,想起环泉大桥下那些被劣质建材威胁的生命,想起老百姓谈论此案时愤怒又欣慰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