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朱元璋和徐达,在所有人的眼里,已经不再是君臣了。
虽然他们依旧穿着君臣之衣,但他们看向彼此的眼神,此刻却只有兄弟之意。
所有人的眼里,徐达那看着朱元璋的目光,尽是愧疚之色。
而朱元璋看徐达的目光,却只有无尽的包容。
也就在徐达皱着眉低头之时,朱元璋的大手, 就准备往徐达的肩膀而去。
与此同时,朱元璋就想起了儿时安慰小老弟的时光。
可也就在他的手,快要碰到徐达的肩头之时,就一下子缩了回来。
他只是看着眼前一脸愧意的徐达,极尽温柔的说道:“不是小孩子了,咱再拍你的肩头,不合适了。”
徐达忙开口道:“就算是以后白发苍苍了,你也是我的哥。”
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依旧是温柔带笑的点了点头。
可紧接着,他就突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朱元璋用似有斥责的语气,大声说道:“抬起头来,给咱把脑袋抬起来!”
“你给咱记住咯,你是大明的三军统帅,你要为带出去的万千儿郎负责。”
“身为大明的三军大元帅,咱能随便低头?”
“抬起来,把脑袋给咱抬起来!”
徐达听后,当即就抬起头来,还昂首挺胸道:“是,陛下!”
朱元璋看着徐达,严肃无比的说道:“不就是输给了王保保一次嘛,何必如此?”
“王保保输给你了多少次?”
“自从你们开战以来,他就没有赢过你,他‘王跑跑’的名号,就是你打下来的。”
“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了就输了,咱又不是输不起。”
“输了之后,你要做的事情,是去思考一直输给你的人,为什么会突然赢?”
“总结经验教训,知耻而后勇,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不必太把他放在心上,一次输赢,算不得什么!”
朱元璋话音刚落,徐达就目光坚定的以拳击掌,行标准的抱拳军礼道:“是,臣这一次,一定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朱元璋见徐达已经再起战意,便收起了他严肃的脸庞,再次变成了兄弟们的大哥。
朱元璋看向所有人道:“咱是说给徐达听的,同样也是说给你们听的。”
“虽然,不必太把王保保放在心上,但也不能不放在心上。”
“他一次一次的败,可也一次一次的聚众再战,就凭他这败而不馁的精神,就足以称奇。”
“他为什么可以胜徐达一次?”
“因为他在每一次失败中学习,所以才战胜了当时的徐达。”
“从来无败,并不是好事,你们也应该在失败中学习,去战胜去年战胜过你们的对手,也是战胜曾经的自己!”
朱元璋话音一落,汤和等将领也全部起身,干脆果断的以拳击掌,行抱拳军礼。
“是,陛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之后,就不再继续这个话题了。
他知道,这些人对去年的失败,都一直心有芥蒂,如果他不帮忙打开他们的心结,他们就无法发挥真正的本领。
现在看来,他们已经的心结已经没了。
就凭他们此刻的眼神,就足以肯定他们的心里,只有‘知耻而后勇’五个字。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在看向大同县的同时,眼里还有了那么一抹不大明显的得意之色。
“未来的镇国公?”
“作为一军之帅,有的时候,鼓舞军心的本事,比直接指战的本事,还要重要。”
“只要咱不教你统军指战之道,咱看你怎么在洪武年间,就军功卓着!”
朱元璋想到这里之后,脑子里瞬间就有了一种,可以‘拿捏’林昊的自信。
就凭这句‘镇国公的统军指战本领,师承于太祖高皇帝’,他就有拿捏林昊的自信。
林昊天赋再高又如何,只要他不愿意收其为徒,不愿意传授其分毫,别说是他有举一反三的天赋了,就算是他可以‘举一反八’,也是绝对的‘白搭’!
他还就不信了,他林昊还能强行要求他传授本领?
就算是再给他画十幅令人羞于启齿的素描,他也不可能心甘情愿的传授本领。
就算真的逼得他不得不教,他也只会用‘误人子弟’的教法去教授。
朱元璋越往这个方向去想,那种拿捏林昊的自信,就愈发的膨胀!
最后,完全放心的朱元璋,就开始认认真真的部署了起来。
所有人的眼里,朱元璋指着‘大同县长城’的地标道:“王保保虽然说服了鞑靼借兵,但鞑靼的可汗,也绝对不会把兵全权交给王保保。”
“肉包子打狗的买卖,他绝对不会做。”
“他们所谓的聚兵于城下,其实就是鞑靼部的战兵,由鞑靼部的将领率领,在大同城下,与王保保汇合。”
“王保保实际上能指挥的,只是鞑靼的将领而已!”
说到这里,他就直接看向最年轻的蓝玉道:“蓝玉,告诉咱,这代表着什么?”
蓝玉想了想后,就恭敬行礼道:“启奏陛下,这代表着鞑靼可汗也是个见风使舵之人。”
“如果打得顺利,他们就奉王保保为帅,入城吃肉。”
“如果打得不顺利,他们也会违背王保保的帅令,带兵回撤,以保存实力!”
蓝玉话音一落,朱元璋当即就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既然知道了这一点,到了战场之上,就要好好的利用这一点。”
“蓝玉,为帅者,不要一味的猛冲猛打,一定要多动脑筋。”
蓝玉抱拳道:“多谢陛下,臣受教了!”
朱元璋点头之后,就准备继续部署。
可也就在他准备继续开口之时,他又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在指战之时,喜欢好为人师。
本来嘛!
这些兄弟虽然现在都已成名将,但也可以说大多数都是他的半个徒弟。
他在战场中自我学习,在战场中教学新人,这才造就了他洪武一朝,名将辈出的局面。
“多年养成的这毛病,到了大同县得改啊!”
“要是那时候还这么好为人师,可就算是教他林昊了!”
“......”
想到这里,朱元璋只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就继续开始他的部署。
那金龙盘绕的穹顶之下,朱元璋拿着一根类似于‘指挥棍’的棍子,以大同县为中心比划的同时,还以指点江山的语气做安排。
而这些即将带兵出征当世名将,则依次接下自己的作战任务。
朱元璋安排好战略相关的一切之后,就开始了和朱标的交接。
这日清晨,
已经褪去一身皇皮,再做商旅打扮的朱元璋和马皇后,又在毛骧等护卫的护从下,从城北金川门而出。
朱元璋站在金川门外,看着城南的方向,目光再次变得复杂了起来。
他看着城南的方向,脑子里却是他才兴建不久的‘应天工业产区’。
与此同时,他的脑子里也出现了,他在建文元年看到了‘应天娱乐产业一条街’。
时至今日,他都很难想象,他的‘应天工业产区’,怎么会变成‘应天娱乐产业一条街’?
就算他的工业水平,不如他林昊的工业水平,但也不至于一点生意也没有啊!
就算不能大赚,也该可以小赚才是!
只要可以小赚,他就可以不断地去‘剽窃’林昊的工业技术,从而不断的加以改进。
假以时日,只要他的应天工业产区,在工业技术上和大同工业产区齐平,他的应天工业产区,就绝对可以取代他林昊的大同工业产区。
原因无他,
就凭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及‘洪武皇帝担保’这块巨大的信誉牌子,他在工商业这一块,就完全可以把他林昊踩在脚底下。
可他在未来见到的,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不禁心中暗道:“等咱从大同回来之后,再去看看吧!”
“咱偷偷修建产区这事,可不能让妹子知道了。”
也就在他如此思索之时,坐在马车里的马皇后,也拉开了车窗的窗帘。
她见朱元璋还站在那里遥望南方,直接就开了口。
“老爷,”
“你是突然想起,忘记办什么事了吗?”
“不着急,我们可以办完了再走!”
朱元璋赶忙爬上马车,并淡笑着说道:“没什么事,只是咱担心标儿,怕他管不好这摊子事儿。”
马皇后并没有继续追问,只是随意的点了点头。
但她心里知道,这就是朱元璋的借口!
他朱元璋什么时候担心过这个?
上次微服大同之时,朱标第一次监国,他都不担心,现在还开始担心了?
可她虽然已经猜到这是朱元璋的借口,但她还是选择了装傻。
她之所以选择装傻,是因为在她看来,很多时候,拆穿自家男人的谎言,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妻子,该做的事情。
作为一个妻子,只要知道自家男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就足够了。
当然了,适当的提醒,也是很有必要的。
也就在他们的车队渡过长江,并踏上去往大同的官道之时,马皇后这才握着朱元璋的手,温柔的一笑。
“重八,”
“如果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可以和我说说。”
朱元璋听后先是那么一愣,紧接着就淡笑着说道:“放心,没什么事情。”
“需要你拿主意的时候,咱自然会说。”
“这一路也够折腾的,你多休息。”
马皇后见朱元璋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也就不再多问,只是笑着点了点头,就靠在他的肩头上,安心无比的闭上了眼睛。
近半个月之后的清晨,朱元璋夫妇的马车,就再次出现在了大同县南城门外。
这一次,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对收费站的任何不满!
他们不仅像普通商旅一样,规规矩矩的排队,还规规矩矩的交钱!
上次还各种不满的‘郭老爷’,俨然成为了早已适应大同新规的老手。
可他们刚进城不久,还是被城门公告栏的公告所吸引。
“毛骧,”
“差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透过车帘,见许多客商围着公告栏议论纷纷,直接就对充当车夫的毛骧说道。
毛骧点了点头之后,就随便安排了一个骑行在侧的护卫,下马过去查看。
不久之后,护卫就把他看到的信息,告诉给了毛骧。
对于护卫不直接找他朱元璋的行为,朱元璋不仅不生气,反而还非常的满意。
如果是哪家勋贵的义子,眼里只有其义父,没有他这个皇帝老子,他绝对不容。
可锦衣卫不同,锦衣卫必须拥有严格的上下从属关系。
如果他毛骧手下的锦衣卫,越过毛骧直接上报,这名锦衣卫就该有罪了。
当然了,他毛骧也难逃管教不力之罪!
朱元璋的眼里,毛骧在听取消息之后,就摆了摆手,示意这名护卫,回到自己的护卫岗位上去。
这名护卫回到自己的岗位之后,毛骧这才钻进马车道:“陛下,衙门发出公告,命令所有非大同籍商旅,今天宵禁关门之前,必须采办完成,并离开大同。”
“如果今天不走,那就只有留在大同,等待放行通知了。”
“在此期间,衙门不对滞留外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负任何的责任。”
“告示的语气还很强硬,完全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朱元璋听后,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就让毛骧继续驾车,往县衙而去。
也就在马车的车轮再次滚动之时,马皇后就开口说道:“看来这里的驻军,在收到朝廷的加急军情之后,就有和县衙好好沟通。”
“他林昊也很配合驻军的防务!”
“所以,让他林昊等这场仗打完了再走,是很有必要的!”
朱元璋听后,只是给了马皇后一个肯定的眼神,就轻轻的点了点头。
可紧接着,他就用似有深邃且似有期待的目光,看向县衙的方向。
也就在他们的车队径直驶向县衙之时,他们的身后,也有几名平民打扮的男子,用尖锐的目光,看着这辆载着大明开国帝后的马车背影。
“快去向林大人禀报,”
“这个商队,极有可能是北元探子假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