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马皇后和朱标,全都用尽是悔意,且稍带责备的目光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则是看着他们母子二人,极力的掩藏着他那呼之欲出的‘惊恐’表现。
“对上了?”
“又要对上了?”
朱元璋的脑子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声音,则是因为未来的‘镇国公’林昊,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又和现在发生的事情对上了。
不论是未来的‘镇国公’林昊,还是和未来的‘镇国公’林昊,产生交集的人,都不止一次的在他这个‘朱元璋之魂’的面前提及,太祖高皇帝就是他林昊的军事师父。
未来的太祖高皇帝是谁?
未来的太祖高皇帝,就是现在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啊!
“不!”
“咱绝对不可能收他为徒!”
“咱也绝对不会收他林昊为徒!”
朱元璋这铿锵有力的拒绝,让马皇后和朱标直接就肯定了他们的猜想。
他们完全可以肯定,朱元璋和他林昊之间,一定发生了他们不知道的事情。
而且,还是他朱元璋暂时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只要朱元璋不想让他们知道,他们就算是看出来了也没用。
以他朱元璋的性格,哪怕就是谎话硬撒,也绝对不会说他不想说的事情。
既然如此,与其撕破他的伪装,还不如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虽然已经猜到,他朱元璋和林昊之间,一定发生了什么,他朱元璋暂时不想让他们知道的,不好的事情。
但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们对林昊的评价!
在他们看来,林昊确实是一个千年难遇的治世鬼才,而且还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抱有强烈的求知欲。
就凭他在肯定‘郭老爷’颇有军事才华之时,愿意以官绅之身,向身为贱商的‘郭老爷’下跪求学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一切。
这么一个本身就才华横溢,还喜欢学习大才,他们怎能不喜欢?
可他林昊也不是没有缺点,而且还有很多气死人不偿命的缺点。
可在这些优点面前,他的这些缺点,就现在的不是那么重要了。
最起码在他们看来,他的缺点都是可以包容的!
不论是他那为民而生的‘养济院’和‘漏泽园’,还是他兴建的三大功能粮仓,都足以证明,他那些让当权者看不惯的缺点,都不足以否定他的人品。
甚至还可以说,他那些让当权者看不惯的缺点,只是一个绝世鬼才的‘特点’!
本来嘛!
哪家的千里马,不是从脱缰的野马变来的?
哪个人才不是行为乖张的怪人?
想到这里,马皇后就用意味深长的目光看着朱元璋的同时,心中暗道:“重八,你们之间,或许在我不在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甚至闹出一些你暂时无法接受的误会。”
“可我相信,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当然了,只是暂目前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可塑之才。”
“可他到底是不是一个可以发光的金元宝,还得更多的时间去证明。”
“所以,你应该更多的去接触接触!”
也就在马皇后如此思索之时,朱标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朱标只是看着马皇后淡然一笑道:“娘,爹说不收他为徒,自然有爹的道理。”
“只是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包赚不赔的买卖而已。”
“还是听爹的吧!”
马皇后见朱标这么说,当即就明白了朱标的意思。
她点了点头之后,就看向朱元璋道:“标儿说得对,你有你自己的考量。”
“可你郭老爷,还得去宣旨才是啊!”
“不仅如此,还得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答应了他这四个条件。”
“其实,人家林昊已经很为你着想了。”
“他不是说了吗?你答应了他这些条件,但要让天下人知道,他从未提过什么条件。”
“让其等到这场仗打完再走也好,让其遥领大同县,并建立凤阳特别行政县也罢,都是你自己想出来,并主动给予他的权利。”
“如此一来,你就会给人一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特人特用’的圣主形象!”
马皇后话音一落,朱标也跟着点了点头。
朱元璋看着依旧在帮着林昊说话的,马皇后和朱标二人,真就是本能的想要出言反驳。
可他尝试动嘴好几次之后,却发现根本就没办法开口!
原因无他,只因为他在听了他们母子二人的话之后,也觉得是这么回事。
尽管他很想说他林昊狼子野心,可真要就事论事的话,他林昊这些条件,还真就是为了朝廷好,甚至还可以说是为了他好。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余光,就看向了大同县的方向。
“你可真厉害啊!”
“你是不是知道咱家妹子和咱家标儿,就是一个就事论事的人,这才想出这么一个主意。”
“不错,就事论事的话,还真如他们所说,是为了朝廷好,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咱好。”
“可也是为了你好啊!”
“你掌握大同的同时,又在凤阳当家,而且还有诸多特权。”
“如此一来,你又可以将凤阳发展起来,从而进一步成就你的治世之功!”
朱元璋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也实在是没心思和他们母子二人掰扯了。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说出林昊此举的利己之处,以他们二人的性格,肯定会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本来嘛!
哪个当官的没点私心?
要不怎么会有一句‘千里当官只为财’呢?
就算是不为了财,也是为了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只要他林昊继续做出利国利民的成绩,他们也有应该允许他林昊在一定程度上‘利己’!
如果对方不是林昊,是其他的什么人,他也会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原因无他,
因为别人就算是再怎么利己,也成不了可以把皇帝打得半死的‘镇国公’!
可对方是林昊就不一样了!
真要让他这么‘利己’下去,就无异于是在促进‘镇国公’把未来的皇帝打得半死这事了!
不错,
就林昊在洪武三十一年和建文元年的表现来看,他已经没有了回来之后,立即弄死他林昊的想法。
可他也只是想要留着他的命的同时,以观后效啊!
很显然,他一旦答应了这个时代的林昊的条件,就不能算是以观后效了。
不仅如此,还算是在促进未来!
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办法,谁叫他讲不出拒绝林昊的道理呢!
他现在能做的,那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他看来,他答应林昊这几个条件,虽然有促进未来成真的效果,但其效果也远不如他答应当林昊的军事师父。
他要是真的让‘镇国公的军事本领,乃太祖高皇帝所授’这句话,变为现实的话,后果可就太严重了。
很明显,他林昊是一个天赋极高的人。
只要他倾囊相授,他林昊必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只要他林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镇国公在洪武年间,就军功卓着’这句话,也会变为现实。
紧接着,就该‘林昊被封镇国公’这句话,变为现实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当即就心中暗道:“咱就再退让一次,答应你这几个条件。”
“咱可以让‘镇国公当过凤阳县知县’这事,成为现实,可咱却绝不会教你半点统军指战的本事,更不会让‘镇国公在洪武年间,就军功卓着’这话,变为现实!”
“只要你没有立下军功,就算是在治世这方面有再大的功绩,也配不上‘镇国公’这三个字!”
“再者说了,有被你得罪的淮西勋戚看着你,你也不一定会在凤阳县,立下多大的治世之功。”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暗自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心中暗笑了起来。
可紧接着,他的眉宇之间,又有了那么一点愁容。
原因无他,
只因为如果他林昊因为淮西勋戚的阻碍,没有让凤阳县成为他在未来看到的那样的话,亏的也是他朱元璋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有一种‘既要又要’的心理。
他既想要利用林昊的才华,让凤阳县变成他在未来看到的那样,又不想要林昊因为此事,收获更多的人心。
可天底下哪有那么多‘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
他现在能做的,那就是迫于无奈的答应林昊这几个条件,但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教林昊半点统军指战的本事,更不会让他涉足军政要务。
就算是顶破了大天,也只能让他参与一下军需后勤之事!
想到这里,朱元璋直接就看向马皇后和朱标道:“好,咱就答应他这几个条件。”
“过些时日,咱们这边安排好之后,就再去大同一趟。”
“咱这个可以和皇帝说得上话的‘郭老爷’,就当这一回钦差好了!”
朱元璋话音一落,马皇后当即就满意的笑了笑。
紧接着,她就赶紧走下龙椅,并走到臣下应该站的正下方。
与此同时,她就行礼一拜道:“陛下圣明,我大明有您这样的皇帝陛下,实乃天下臣民之福啊!”
朱标见状,也赶紧加入其中道:“陛下圣明,不仅是天下臣民之福,更是文武百官之福。”
“当然了,也是儿臣和母后的福气!”
朱元璋看着此刻在他面前,以臣下自居的二人,只是似有嫌弃的白了他们二人一眼。
他虽然知道这是最明显的‘好话’,但也很是受用!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眼前的两个人,就是他最亲近的家人,虽然是最明显的‘好话’,但也是最明显的‘真话’。
最起码在他们自己看来,这就是发自肺腑的‘真话’!
也就在御书房的大门再次敞开之时,当着大明这个家的一家三口,就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常侍太监王升看着这一幕,也是不自觉的跟着笑了起来。
他也不知道怎么的,他也会因为他们一家三口的不悦而不悦,更会因为他们一家三口的开心而开心。
他明明只是伺候他们的下人,可他的心情,就是会受他们一家三口的影响。
在常侍太监王升的见证之下,他们一家三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相处得都非常的和谐。
可以说他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都保持着‘笑口常开’的状态。
当然了,他也跟着笑口常开着。
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负责搜集北元情报的锦衣卫,也不断地传回王保保的备战情报。
朱元璋作为灭元总统帅,自然是身居御书房,坐瞰战略地图,做最直接的战略部署。
这一日,徐达、汤和、傅友德、蓝玉、耿炳文,都被朱元璋叫了过来。
那金龙盘绕的穹顶之下,朱元璋和他们几人,全都围着面前的战略沙盘桌而坐。
而他们的目光,更是集中在了,那被朱元璋插上鲜红战旗标志的战略要地,也就是林昊所在的大同县!
朱元璋拿着指挥棍,指着河套地区的‘鄂尔多斯’地标道:“王保保是个聪明人,他退守关外之后,抢先占据了肥沃的河套地区,以鄂尔多斯为所部。”
“时至今日,除了成吉思汗的嫡系部落鞑靼部,就该是他最大了。”
“鞑靼部原本是不服王保保的!”
“当然了,他们现在也不服王保保,毕竟他们才是曾经的大元皇族!”
“可是,他们却在不久之前,选择相信王保保,并答应把不少的精锐借给王保保。”
“他们为什么会相信王保保?”
“我想,徐帅应该是知道原因的!”
说到这里,他就看向了坐在左边最上位的徐达。
徐达自然知道原因,甚至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他徐达给了王保保说服鞑靼部的力量。
所有人的眼里,徐达突然就缓缓站起,并目光凝重的说道:“原因很简单,因为从未战胜过我一次的王保保,在去年的二次北伐之战中,战胜了我。”
“因为他战胜了我,所以才赢得了鞑靼可汗的信任。”
众人看着此刻的徐达,也是跟着目光凝重了起来。
唯有身为此战最大统帅的朱元璋,不仅毫无责备之意,还眼里尽是自信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