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特工怀疑他们的理由,也非常的简单,只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护卫非常的专业。
一人翻身下马去看告示,其他人就会迅速调整队形,以确保无死角保护中间的马车。
而且这名去看告示的护卫,在看完告示之后,也是直接找的车夫汇报。
这名车夫,是普通的车夫吗?
就凭他那时刻‘眼观六路’的眼神,就足以肯定,他绝对不是一名普通的车夫。
很明显,他就是这些人的老大。
就凭这些护卫专业的护卫意识,以及严谨上下从属思维,就不能把马车里的‘大老板’,当做是普通的客商。
当然了,他们也不能单凭这一点,就肯定他们是北元探子。
说不定,他们是朝廷派来的暗查钦差呢!
如果是北元探子的话,他们还不怎么痛恨,在这临战之时,正是情报战最为激烈的时候。
双方各为其主,虽为敌对,但也无可厚非。
可如果他们是朝廷派来的暗查钦差的话,那就实质是有些可恨了。
都这个时候了,还派暗查钦差来,那这暗查钦差的‘老大’,也就是当朝皇帝朱元璋,也实在是太可恶了一些!
也就在回去汇报的特工如此思索之时,他就与马车擦肩而过了。
在擦肩而过之时,他还不忘用犀利的目光,看一眼那窗帘随风抖动的车窗。
而此刻,
朱元璋也恰巧拉开窗帘,看着这正在飞速后退的路边之景。
他的眼里依旧是整齐的坊市建筑,依旧是宽阔的车马大道,那人行专用道之上的过往百姓,依旧是有说有笑。
就好像他们所生活的城池,并未被战争的阴霾笼罩一般。
“还真是林昊在这里,他们就足够安心啊!”
“如此深得人心,咱怎能不防?”
也就在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如此思索之时,本要去衙门通风报信的特工,直接就停下了脚步。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位看着就不面善的‘郭老爷’!
如果其他的暗查钦差,他高低得想办法为难一下,可这位已经打过交道,且被他家林大人誉为‘冤大头’的兼职钦差郭老爷,就不用为难了。
“你怎么倒回来了?”
另一名在城门口蹲守可疑分子的特工,见这名本要去通风报信的特工突然折返,直接就开口问道。
他只是淡然一笑道:“这伙人是去找林大人的老朋友,不用我们通风报信,他自己都会去找林大人的。”
“老朋友?”
这名并未见‘郭老爷’真容的特工,只是似有诧异的喃喃自语之后,就再次看向他们的车队。
果然,他在十字路口转角的方向,正是去往县衙大门的方向。
这名特工见此情景,也就不再多疑,继续蹲守可疑分子。
要知道现在虽然不能说已经进入了战时,但也进入了战前情报战的关键阶段。
王保保的人,不断的想要渗透进来,摸清他们的防守情况和武器配置等情报。
他们的人,也在尽全力搜寻他们的相关情报。
好在他们外派出去的人,在搜集情报这一块,还非常的顺利。
为了在开战之前,就有情报上的绝对优势,他们这些负责防备的特工,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既然已经确定对方是‘老朋友’,就不用再把心思放在他们的身上。
直接由他去便好!
也就在值守城南的特工们,把心思从他们这些‘老朋友’的身上移开之后不久,朱元璋他们就再次来到了大同县县衙的大门口。
依旧是外面看着还算不怎么逾矩的县衙大门,乍眼一看,并没有什么改变。
外面值守的门吏,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进出办事的客商,比起以前,甚至还多了不少。
朱元璋站在对街,看着这一幕,当即就皱起眉头,一脸不悦的说道:“大门口还张贴告示,外商今天必须出城,一副备战之姿。”
“可这门庭若市的样子,哪里还有备战的样子?”
“果然,尽做一些表面功夫!”
马皇后听过这话之后,当即就用似有诧异的目光,看着她家这位,愣是看不到人家一丁点好的‘重八’!
“重八,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人家贴了告示,命令外商今晚关门之前,必须出城!”
“现在还是上午,人家该办事,不还得办事?”
“甚至在这最后一天里,还有不少人得加急办事。”
“这么多人去里面办事,都一脸满意的出来,足以证明这个县衙在他林昊的带领下,有能力处理这种扎堆办事的情况。”
“这足以说明,这林昊在‘用人’和‘理政’这一块,确有其过人之处!”
说到这里,马皇后就再次忆起了,里面的分厅理政措施。
马皇后看着县衙的大门,淡笑着说道:“我现在还记得里面有‘便民行政大厅’,‘综合税务大厅’,‘涉外商事大厅’,‘刑事与民事纠纷审理大厅’!”
“......”
朱元璋听后,当即就心中暗自不悦道:“咱还能不知道他有本事?”
“咱对他的了解,可比你多多了!”
想到这里,他又似有敷衍的一笑,然后又似有敷衍的点了点头。
“走吧!”
“咱这个钦差大臣,亲自给他宣旨去!”
话音一落,朱元璋就径直往大门而去。
还不等朱元璋走到大门口,眼尖的门吏,就被他给认了出来。
虽然他和马皇后二人穿着寻常商旅的服饰,但他们那经年累月所累积起来的气场,还是让他们在人堆里很是显眼。
“这不是郭老爷和郭夫人嘛!”
“你们来得可不凑巧,咱们这里马上就要打仗了,不做生意了。”
“咱们的工业产区,已经没有任何生产了,今天是最后一天出货。”
“你们就算现在办完手续,估计也拿不到货了!”
“你们虽然和我们林大人很熟,但也得讲个先来后到不是?”
朱元璋对这位门吏,并没有太多的印象,但也觉得还算面熟。
他指了指毛骧背后的黄布包袱道:“咱这次前来,可不是为了做买卖的。”
“应你们林大人之邀,咱此次前来,作为钦差大臣,待陛下宣旨!”
“去通报吧!”
门吏顺着朱元璋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他的贴身护卫,背负黄布包袱。
这种黄布的面料,他在不久前就见过!
当日,那宣旨太监过来宣旨,拆的就是这种面料的黄布包袱。
门吏本以为他又是来找他们林大人做买卖的, 如果只是做买卖的话,那就该走后门走后门。
虽然是最后一天,也得走该走的流程才是。
尽管他们说着是他们林大人的老朋友,但林大人的老朋友,也从来都是用来宰的。
朋友越老,宰得就越狠,这就是他们林大人经商之道!
可既然人家现在的身份是传旨钦差,自然就不能去走后门了。
“您稍等,我这去通报。”
这名和朱元璋打招呼的门吏,话音一落,就赶紧转身往衙门里去。
朱元璋听后,直接就不乐意了。
“啥?”
“知道咱是传旨钦差,还需要通报?”
朱元璋话音一落,直接转身就要走。
可还不等他迈开腿,马皇后就给了一个再忍一忍的眼神。
与此同时,她也轻声说道:“老爷,这里是边关重镇,小心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你也应该理解边关官民的苦心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之后,虽然没有发作,但也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
其实,他也想直接撂挑子。
他只是想借机发个难,给他林昊的头上,先扣上一个大不敬之罪再说。
可没想到,他家妹子对林昊竟然如此的宽容,他实在是没有发作的机会。
就这样,他们一行人就在门口安安分分的等了起来。
而此刻,
早就在大门里面看着这一幕的陈文,也只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其实,门吏刚进门不久,就碰到了迎面而来的他。
门吏的禀报,本就是向他禀报,自然也就把‘昔日的郭老爷,变为今日的传旨钦差’这事,告诉了他。
陈文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当即就心中一惊。
早在林昊提出这些条件之时,他还对朱元璋的态度,持怀疑态度。
本来嘛!
这么过分的条件,哪家的皇帝会接受?
就算太子朱标再贤明,当朝皇后再温柔,也不能答应这种条件啊!
就算是他们俩都同意了,他朱元璋也该不会同意才是。
就算他朱元璋再怎么惧内,也该不会惧内到这种程度才是。
可他现在看着,规规矩矩的在门外等候的‘郭老爷’,当即就对朱元璋‘刮目相看’了起来。
“这还是传说之中,杀伐果断,对臣工苛刻无比的朱皇帝吗?”
“他对林大人的态度,都不能说是宠幸了!”
“简直是纵容了都!”
想到这里,他就不再看他们一眼,转而加快脚步,往林昊所在的后衙小院而去。
后衙小院之内,柳如嫣正带领一众财会人员,正在为统筹物资做准备。
唯有林昊一人看似清闲。
书房之内,
林昊只是背着手,面对着那堵挂着以大同县城北城墙为中心的战略地图的城墙,一言不发。
“林大人,他们来了。”
“万万没想到啊,朱皇帝竟然真的听了你的话,派郭老爷来当钦差了。”
刚刚走进书房的陈文,话音刚落,林昊就转过了头来不说,眼里还有了那么点‘刮目相看’的意思。
其实,他也没有保证朱元璋一定会答应他的把握。
他之所以要那传旨太监当着朱标的面,把信件交给朱元璋,也只是觉得这么做,可以稍稍的增加朱元璋答应他条件的可能。
毕竟朱标知道了这件事,就等同于马皇后也知道了这件事。
他不清楚朱元璋是否可以看到,他这些看似过分的条件之中,也有利国利民的一面。
但他却可以保证,细致入微的马皇后,可以看到这其中好的一面。
可就算是马皇后和朱标赞同了他这些条件,以朱元璋的性格,也不见得会答应。
要想他朱元璋答应,唯有他朱元璋也在主观上,看到了他这些看似过分的条件之中,有利国利民的一面才行!
唯有如此,他才会为了面子,先是坚决不答应,然后才在马皇后和朱标的好言好语之下,勉强答应这些条件!
想到这里,林昊眼里的‘刮目相看’之色,就愈加的明显了。
“看来,我该重新认识一下这里的朱元璋了。”
“不对,应该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朱元璋!”
林昊虽然这么想着,但也并不能说,他对朱元璋的印象,现在就有所改观。
只是朱元璋这还算开明的表现,让他对经过清朝加工的《明史》,产生了怀疑。
毕竟他对朱元璋的了解,基本上就来自于前世所了解的那些,经过清朝加工的《明史》!
也就在林昊如此思索之时,陈文就立即开口道:“大人,要请他们进来吗?”
林昊回过神来之后,当即就点了点头。
他完全不怀疑,这‘郭老爷’此刻的钦差身份。
他本就是可以和朱元璋说得上话的‘兼职暗查钦差’,如果不是朱元璋答应了他的条件,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跑到这里来冒充传旨钦差。
“等等!”
“先让他们在外面等一会儿。”
“你先去帮我安排点事情,安排好了之后,再去请他们进来。”
林昊话音一落,就附耳陈文,说起了他想要的‘安排’。
陈文听着他的‘安排’,先是眼前一亮,还面露惊骇之色,可紧接着就释然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大人放心。”
陈文话音一落,就赶紧‘安排’去。
陈文离开之后,林昊那看向衙门方向的目光,当即就变得深邃了起来。
与此同时,他的嘴角,也有了一抹‘不纯之笑’。
好一阵子之后,
在衙门口来回踱步的朱元璋,突然就停下了脚步。
紧接着,他就当着马皇后的面,极为不满的说道:“竟敢让传旨钦差等这么久?”
“大不敬!”
“这绝对是对皇帝的大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