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深秋的荣国府,梧桐叶落了一地,像是铺了层金黄色的毯子。惜春独自坐在窗前,手中握着一卷《金刚经》,目光却飘向窗外。她已经这样静坐了一个时辰,纹丝不动,宛如一尊雕塑。

“四姑娘,妙玉师傅来了。”小丫鬟入画轻声通报,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

惜春这才回过神,嘴角微微上扬:“快请。”

妙玉身着素色袈裟,手持念珠,步履轻盈地走进来。她比惜春年长几岁,眉目间有种超脱尘世的清冷,唯有见到惜春时,眼中才会泛起一丝温度。

“又在读经?”妙玉在惜春对面坐下,自然而然地拿起另一卷经书。

惜春轻轻点头:“总觉得经文中自有答案,只是我尚未参透。”

两人便不再多言,一室寂静,唯有翻动经书的声音和远处隐约传来的嬉笑声。这样的相处方式,从她们相识起便是如此。不需要多余的寒暄,不需要刻意的交谈,只是静静地陪伴,就已足够。

妙玉三岁出家,父母双亡;惜春虽有父亲兄长,却与没有无异。相似的孤独让她们彼此理解,彼此珍惜。

“智能儿前日来了信。”惜春忽然开口,“她说在庵中一切安好,只是惦念着我。”

妙玉抬眼:“你可要回信?”

“自然要回。”惜春起身取来纸笔,“只是不知该说些什么。她已彻底脱离尘世,而我...”

“而你尚在红尘中挣扎。”妙玉接上她未说完的话。

惜春苦笑,是啊,她尚在红尘中挣扎。虽然向往佛门的清净,却终究舍不得这繁华世界。或者说,她还没有勇气彻底割舍。

次日清晨,惜春刚起身,入画便端着热水进来服侍她洗漱。入画今年刚满十五,跟了惜春已有七年,主仆二人感情深厚。

“姑娘,今儿个厨房做了您爱吃的枣泥糕,我特意去要了些来。”入画笑嘻嘻地说,眉眼弯弯。

惜春看着她欢快的模样,心中莫名一软。这府中,除了妙玉,也就只有入画能让她感到些许温暖了。

“你自己也留些吃吧,我知道你喜欢。”惜春轻声说。

入画惊喜地睁大眼睛:“谢谢姑娘!”

用过早膳,惜春照例去给贾母请安。路上,她听见几个丫鬟在窃窃私语,隐约听见“宁府”、“珍大爷”等字眼,见她走近,她们立即噤声,神色慌张地行礼。

惜春心中一阵刺痛。她知道下人们在议论什么——她的兄长贾珍那些不堪的丑事,早已传遍了整个贾府。每次听到这些议论,她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请安时,贾母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王夫人和凤姐儿也在场,众人言笑晏晏,表面上一团和气。惜春却只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每个人的笑容背后都藏着对她的怜悯和议论。

好容易脱身回到自己的院落,惜春长长舒了口气。只有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她才能真正放松下来。

“姑娘脸色不好,可是累了?”入画关切地问。

惜春摇摇头,没有解释。这些感受,她从未对任何人说起,就连入画也不例外。

午后,惜春正在作画,忽闻外面传来喧哗声。入画急匆匆进来禀报:“姑娘,琏二奶奶带着人往这边来了,说是要抄检大观园。”

惜春手中的笔一顿,墨点滴在宣纸上,晕开一团污渍。

王熙凤带着一群婆子进来时,惜春已经端坐在正厅,面色平静。

“四姑娘莫怪,这也是太太的意思。”凤姐儿嘴上客气,眼神却锐利地扫视着屋内的每一个角落。

惜春淡淡点头:“二嫂子请便。”

婆子们开始翻箱倒柜,惜春冷眼看着,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她自认行事光明磊落,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直到一个婆子从入画的箱笼里翻出一个包袱,高声叫道:“找到了赃物!”

惜春瞳孔微缩,看见那包袱里是一包金银锞子,约共三四十个,一副玉带板子,还有一包男人靴袜等物。

入画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解释:“这些是珍大爷赏给我哥哥的东西,因我父母不在本地,叔叔婶婶爱挥霍,才交给我保管的。姑娘明鉴,我绝不敢偷东西啊!”

凤姐儿拿起一个金锞子看了看,笑道:“这倒像是真话,珍大哥确实常这样赏人。既如此,这次就...”

“撵出去。”惜春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冰。

众人都愣住了,入画更是不可置信地抬头看着惜春。

“四姑娘,这...”凤姐儿也有些意外。

惜春站起身,目光扫过那包赃物,心中一片冰凉。她太了解自己的兄长了,贾珍怎么会平白无故赏赐一个下人这么多财物?除非...除非入画的哥哥是兄长的娈童,与他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这个想法让惜春恶心欲呕。她本就对宁府的丑闻深恶痛绝,如今连自己身边的丫鬟都牵扯其中,这让她如何忍受?

“我说,撵出去。”惜春重复道,语气更加冰冷,“我的院子里,容不下这样不清不白的人。”

入画哭得更凶了,连连磕头:“姑娘,我跟了您七年啊!您就饶我这一次吧!”

惜春别过脸去,不忍看入画泪流满面的样子。她何尝不心疼这个陪伴自己多年的丫鬟?但她更害怕的是,如果留下入画,日后必定会有更多流言蜚语,更多不堪入耳的议论。

况且,她心中已萌生出家的念头。若是将来她真的遁入空门,入画又该何去何从?不如趁此机会,给她找个出路。

凤姐儿见惜春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劝,只得命人将入画带下去。临走时,入画回头看了惜春最后一眼,那眼神中有悲伤,有不解,也有深深的失望。

众人散去后,惜春独自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忽然觉得寒冷刺骨。她走到窗前,看见院中的梧桐树又落了几片叶子,在秋风中打着旋儿,最终无力地坠地。

“你这又是何苦呢?”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惜春不用回头也知道是妙玉。整个贾府,只有妙玉会不请自来,也只有妙玉敢这样直接地询问她。

“你都知道了?”惜春轻声问。

妙玉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府里都传遍了,说四姑娘心冷口冷,连跟了七年的贴身丫鬟都说撵就撵。”

惜春苦笑:“你也觉得我太狠心?”

“我知你必有苦衷。”妙玉平静地说,“只是不明白为何要做得如此决绝。”

惜春沉默良久,终于将心中的猜测和盘托出。说到贾珍可能是如何赏赐入画的哥哥时,她的声音忍不住颤抖起来。

妙玉听完,长叹一声:“原来如此。你是怕留下入画,会让人将你也与那些丑事联系在一起。”

“难道我不该怕吗?”惜春激动起来,“你可知道,我每次去请安,那些丫鬟婆子看我的眼神?她们表面上恭敬,背地里不知怎么议论宁府的肮脏事!我是宁府的小姐,再怎么撇清,也撇不清这层血缘!”

这是惜春第一次如此直白地表露内心的痛苦。她一向冷静自持,从不与人争执,所有的委屈和羞耻都深埋心底,日复一日地腐蚀着她的灵魂。

妙玉轻轻握住她的手:“既然如此,何不早日下定决心?”

惜春知道她指的是什么。出家为尼,彻底脱离红尘俗世,这是她们多次讨论过的话题。

“我还...还没有准备好。”惜春低声说。

其实她明白,真正让她犹豫的,不是舍不下荣华富贵,而是对未知的恐惧。一旦踏入空门,就再也不能回头了。

几日后,惜春听说入画被撵出府后,投靠了一个远房亲戚。她暗中派人送去一些银两,却不肯接受入画的谢礼和书信。

又过了些时日,迎春被孙绍祖虐待的消息传来,惜春听后,独自在佛前坐了一整夜。姐姐的不幸婚姻更加坚定了她出家的决心——她绝不要步迎春的后尘,成为男人手中的玩物。

深冬时节,惜春病了一场。病中,她时常梦见入画,梦见她们一起在园中扑蝶的欢乐时光。那时她还小,入画也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小丫头,哪有什么金银财宝,哪有什么男人靴袜?

病愈后,惜春瘦了一大圈,眼神却更加清澈坚定。她主动去找妙玉,郑重地说:“我准备好了。”

妙玉会意,轻轻点头:“既然如此,我为你引荐一家庵堂。”

接下来的日子,惜春开始为出家做准备。她悄悄收拾行装,将平日里喜爱的书画分送给姐妹们,只留几卷经书和一套笔墨。

这日,她正在整理物品,忽然听到门外传来吵闹声。原来是尤氏前来理论,质问她为何非要撵走入画。

“那丫头跟了你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倒好,说撵就撵,一点也不顾念主仆情分!”尤氏气愤地说。

惜春平静地看着她:“嫂子今日来,就为了说这个?”

尤氏被她冷静的态度激怒,声音更高了几分:“我知道,你是嫌我们宁府脏,想要撇清关系!可你别忘了,你骨子里流的是宁府的血,再怎么撇清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这句话像一把利刃,精准地刺中惜春心中最痛的地方。她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说完了吗?”惜春冷冷地问,“说完就请回吧,我还要收拾行装。”

尤氏一愣:“收拾行装?你要去哪?”

“出家。”惜春吐出两个字,转身不再看她。

尤氏目瞪口呆,半晌才反应过来,慌忙离去,想必是去禀报贾母和王夫人了。

果然,不多时,贾母派人来请惜春。来到贾母房中,只见王夫人、凤姐儿等人都在,个个面色凝重。

“我的儿,你好端端的为何要出家?”贾母拉着惜春的手,老泪纵横,“可是有人欺负你了?”

惜春摇摇头,跪在贾母面前:“祖母待我极好,无人欺负我。只是孙女心意已决,求祖母成全。”

王夫人劝道:“你年纪轻轻,何苦如此?将来还要许配人家,相夫教子...”

“二嫂子不必说了。”惜春打断她,“我意已决,绝不会嫁人。”

凤姐儿也插嘴:“四妹妹可是因为入画的事伤心?要不我把她找回来...”

“不必。”惜春语气坚决,“我与入画主仆缘分已尽,与这红尘的缘分也将尽了。”

众人轮番劝说,惜春却始终不为所动。最后贾母见实在劝不动,只得挥挥手,疲惫地说:“罢了,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强留。只是切记,贾家永远是你的家,随时可以回来。”

惜春磕头谢恩,心中却知,这一去,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出家那日,惜春只带了一个小包袱,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物和经书笔墨。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天未亮就悄悄离府。

妙玉在府外等她,二人并肩向城外的水月庵走去。晨雾弥漫,街道上空无一人,唯有她们的脚步声在寂静中回响。

“可曾后悔?”妙玉轻声问。

惜春摇头:“从未如此清醒。”

到达水月庵时,住持早已等候多时。剃度仪式很简单,惜春跪在佛前,感受着青丝一缕缕落下,心中异常平静。

当最后一缕发丝落下,她抬起头,看见镜中的自己——光头僧袍,眉目清冷,竟与妙玉有几分相似。

“从今以后,你的法号是‘清净’。”住持说。

惜春——如今的清净——双手合十,虔诚叩拜。

庵中生活清苦,每日晨钟暮鼓,诵经念佛。惜春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甚至比在贾府时更加自在。这里没有人议论宁府的丑事,没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她终于可以彻底做自己。

偶尔,她会想起从前的事,想起入画,想起大观园中的姐妹们。但她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路。

一日,妙玉前来探望,给她带来了一些消息:迎春不堪虐待,已经香消玉殒;探春远嫁异乡,音信全无;黛玉病逝,宝玉出家...

“荣宁二府已经被抄家,如今是大厦倾颓,树倒猢狲散。”妙玉平静地叙述着,仿佛在说与她毫不相干的事。

惜春默然良久,最终只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她并不意外。早在抄检大观园的那天,她就预感到这个家族的气数已尽。那些繁华似锦,那些歌舞升平,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

妙玉临走时,惜春送她到庵门外。时值深秋,满山红叶似火,与七年前她撵走入画时的景色一般无二。

“你可还记得入画?”妙玉忽然问。

惜春点点头。

“她嫁了人,生了一对儿女,日子过得还算安稳。”妙玉说,“她托我转告你,她从未怪过你。”

惜春怔住了,眼中第一次泛起了泪光。七年来,她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的决绝,如今听到这句话,心中的重负终于卸下了几分。

“谢谢。”她轻声说。

妙玉离去后,惜春独自站在庵门外,望着满山红叶出神。秋风拂过,带来几丝凉意,她却觉得内心无比宁静。

回到禅房,她铺开宣纸,磨墨作画。笔下渐渐浮现出一幅秋景:落叶纷飞,庵门半掩,一个尼姑的背影渐行渐远。

她在画上题下一行小字:“檀香入画,清净自在。”

然后她放下笔,双手合十,对着画中的背影深深一拜。

这一拜,拜别的是过去的惜春,迎接的是如今的清净。

窗外,秋风依旧,落叶依旧。而她的心,终于找到了归宿。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