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邓珲几人被带到刘谌面前之后。
刘谌才知道幽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听完邓珲等人的讲述后,刘谌被惊的倒吸一口凉气。
满打满算两万的兵力守城,硬生生扛住了胡人十几万兵力的进攻。
拖到关彝赶到,把敌人打退。
但是在震惊之余,刘谌立刻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确如马奉所说,当初刘谌派他到幽州去,只计划带回来一两万人。
既可以用来验证这种模式的可行性,也可以给幽州百姓一个缓冲的时间。
毕竟这么远的距离,又没有足够便捷的交通工具,再加上现在天寒地冻的。
一个不小心那就是全军覆没。
没想到关彝他们带回来的人数超过当初计划的好几倍。
如此一来,压力自然就大了许多。
但是让刘谌放弃他们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刘谌第一时间叫来了陈寿等人。
听到邓珲等人的讲述之后,陈寿等人不由得一阵头皮发麻。
朝廷的五年计划刚刚开始,哪哪都是要用到粮食的。
尤其是开春之后,朝廷要在雍凉二州开辟水利工程。
按照朝廷以往的惯例,这些征发的百姓的伙食都需要朝廷供给。
而且朝廷正准备对洛阳用兵,姜维那边也要多储备一些粮草以供军需。
再加上如今刚刚开春,百姓也是吃的储粮,更别说马上就要到耕种的季节。
哪有粮食给这些人供应?
当陈寿说出朝廷的难处之后,刘谌也是感到一阵头大。
安南倒是有粮食。
但这批粮食要的很急,根本没有给自己周转的时间,就算是立刻从安南出发,运到长安也根本来不及。
听着陈寿嘴里的难处,刘谌皱眉沉吟一番后说道:
“能不能先让伯约那边拨付一些军粮出来。”
“再让江东筹措一批粮草出来,转交给伯约,这样是不是能拉扯出一些时间来?”
陈寿闻言一惊,赶紧劝阻道:
“陛下,从来都只有征收军粮的,哪有调拨军粮的。”
“何况眼下江东局面尚未稳定,骤然命其筹措粮草,万一引来动荡那可是连锁反应。”
刘谌眉头紧锁,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难不成要生生看着那些百姓死在半路上?
就在这时,陆机开口了:
“陛下,臣倒是觉得此事可为!”
听到陆机的话,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陆机。
“诸位可能对江东的局势不甚了解。”
“虽然江东现在名义上已经归汉,但若是在下所料不假的话。”
“江东士族已经要蠢蠢欲动了,尤其是江东朱家。”
听到陆机的话,陈寿等人的脸上闪过一丝讶然。
他们确实对江东的局势不够了解,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有到过江东。
可陆机说江东士族已经蠢蠢欲动,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朝廷刚刚帮他们击退晋国兵马,又夺取了上庸。
正是兵威十足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敢闹事?
刘谌倒是想到了当年之事。
因为吕蒙杀了关羽的缘故,孙权担心大汉报复,故而向曹丕称臣,想要借曹魏牵制大汉。
但是后来的夷陵之败,让孙权立刻支棱起来,转头就和曹魏关系恶化,并最终在数年后自立为帝。
现在的情况跟当年差不多。
司马炎虽然没有在长江经历过如夷陵之败那样的败仗。
但暂时肯定没有什么能力再进犯江东。
如此一来,江东的危机就完全解除,那别人还有必要对自己称臣吗?
想到这里,刘谌不由得悚然一惊。
多亏了今日陆机的提醒,要不然自己 短时间内还真想不起来这茬!
“陆卿言之有理,江东反复小人,不足为信。”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试探一下对方是不是真心!”
刘谌开口说道,
“这样,朕立刻给吴国降旨,让朱家帮着筹措些粮食出来。”
“另外再派人往建平告知糜照,让他留意一下洛阳方面的动静。”
“江东明面上肯定不敢做出什么悖逆之事,但难保他们会不会暗地里弄出来一些勾当,不得不防!”
陈寿闻言道:
“那关将军那边?”
刘谌沉吟一下后说道:
“让姜维立刻调拨一些粮草出来,先把这些人救下来再说。”
“再告诉樊建,看他能不能从益州调一些粮食过来。”
“还有,立刻派快马往安南知会杨稷,让他立刻筹措一批粮草出来,走水路速速送来长安。”
陈寿见刘谌最终没能改变主意,便不再劝解,好在现在天寒地冻,不是用兵的时候。
调拨一些军粮出来影响应该不会很大,至于益州,陈寿估计希望不大。
只希望杨稷那边能够快点把粮食运过来。
也亏得是有一个安南,要不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刘谌的旨意很快就下达了下去。
同时刘谌也先从长安的粮仓里先调了一批粮食运走,虽然数量不多,但多少能解一下燃眉之急。
十万人一天的人吃马嚼,可不是个小数字。
姜维接到旨意之后,倒是没有什么犹豫,立刻就调拨了一批粮食交给邓珲他们带走。
与此同时,朱先暗中派出的使者,也顺利的到达了洛阳,见到司马炎。
听到来使的目的后,司马炎心中一喜,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随着王浑大军回撤、司马亮带兵前往幽州,以及陆晏率领的蜀汉水师封锁长江。
司马炎几乎已经放弃了对江东的想法 。
没想到吴国反而在这个时候送上门来。
送走了使者之后,司马炎立刻把贾充等人叫了过来。
“江东遣使来朝,想要跟咱们携手共抗蜀汉。”
“愿意给咱们暗中输送粮草,并答应将来剿灭蜀汉后,和咱们划江而治。”
把使者开出的条件告诉贾充等人。
贾充等人的脸上立刻露出一丝古怪之色。
好像之前吴国的使者来的时候,也是开的这样的条件吧?
那时候陛下可不是这样的态度,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啊!
但不得不说,使者开出的条件确实是足够优厚,且不说后面的击败蜀汉后平分天下。
只说给出的粮草供应,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现在大晋只占据中原一地,就算再有钱,又如何能供应得了一国消耗。
益州不也号称天府之国,不也被一个蜀汉给抽的差点崩溃。
更别说大晋立国之后,还分封了那么多的宗室,花销要远比之前的蜀汉多的多。
“陛下,此乃天赐良机,昭示我大晋当兴啊!”
贾充一脸兴奋的说道,
“若有江东支援,咱们便可以立刻出兵江夏,截断蜀汉水师的退路。”
“到时候水陆并进,肯定能把蜀汉的势力赶回到汉中去。”
“届时咱们就只需要盯着长安方向即可。”
“能大大的缓解咱们军事上的压力。”
司马炎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知我者,公闾也!”
“诸位,实不相瞒,朕就是这么想的。”
“只要不和蜀汉多线开战,朕还是很有信心的!”
就在这时候,荀恺站出来了:
“陛下,臣觉得此事恐怕不行!”
司马炎的笑容僵在脸上,并立刻露出一丝不虞之色。
“哼,茂伯此言何意?”
荀恺听出了司马炎话中的不满,但还是接着说道:
“吴国乃反复小人,自前朝时便声名狼藉。”
“且与大晋多有摩擦。”
“今日有求于大晋,多半是因为蜀汉对其逼迫太甚。”
“但据臣所知,如今那前吴国大将军 朱先手中已无兵权,只剩下一个太傅的空名。”
“如何调兵配合咱们?”
“而且江东驻有蜀汉兵马,领军之人正是杜预。”
“一旦咱们这边有动静,杜预便会第一时间想到建邺有变。”
“大军顺流直下,数日便可杀到。”
“若咱们不能第一时间解决蜀汉水师,让杜预进入建邺。”
“以杜预之能,朱先绝不可能是其对手。”
“臣担心到时候不仅讨不到好处,反而会损兵折将!”
荀恺的话并非妄言,随着杜预进入江夏并接管防务,吴国原本的势力范围进一步被压缩,已经没有了太大的腾挪空间。
一旦不能短时间内突破长江江面上蜀汉水师的封锁,两家联手之事,恐怕 要化作空谈!
而根据之前蜀汉水师在荆州水面上的表现,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这个信心。
司马炎脸上的不快立刻消失,原本以为这是一件利好大晋之事,没想到荀恺这一番分析下来,反倒成了一个坑。
“难不成就这样把吴国使者给回绝了?”
使者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诱人了,司马炎舍不得。
荀恺道:
“咱们虽然和吴国联手的机会不大。”
“但臣以为,完全可以借着这次联手,把上庸夺回来!”
听到上庸,司马炎的眼底闪过一丝怒意。
胡奋这个废物,自己把上庸交给他,又兼有南阳诸郡的大力支持,他竟然没有守住,让大晋的西南岌岌可危。
“茂伯有何见解?”
荀恺的见解并非来自自己的分析,而是来自叔父的消息。
自上次和叔父回信之后,两人之间又通了好几次信。
尤其是在上庸丢失之后,叔父更是接连写了好几封信,让自己探问朝廷口风。
而荀恺也从中得知,不光是荀家,其余很多士族心中也颇有些担忧。
上庸一失,虽说中原西南并不是一马平川,但能守的要塞并不多。
蜀汉真要是从上庸进兵,未必没有杀入中原的机会。
只是不知为什么,蜀汉兵马至今仍驻扎在上庸,没有下一步的动作。
但这并不妨碍一众士族人心惶惶。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把上庸这个窟窿给堵上。
大晋想要突破长江江面的封锁估计很难,但是完全可以借着这个机会。
让江东替大晋吸引火力,趁机把上庸夺回来。
只要把上庸夺回来,稳定国朝人心,未必就不能等来转机!
此时的荀恺还并没有完全对司马炎失去信心,所以还是想着如何挽回颓势。
毕竟 一个世家把持的晋国还是要比一个厌恶世家的大汉好的多。
“就如今江东的局势而言。”
“想要突破蜀汉,恐怕有点难度。”
“那吴帝不过是一幼儿,国危主幼,根本无法产生号召力。”
“凭借朱先等人,臣以为,难!”
“但咱们可以派少量兵马响应朱先。”
“然后暗地集结重兵,夺回上庸。”
“打蜀汉一个措手不及。”
听到荀恺的分析,司马炎下意识的看向贾充。
却发现贾充正在愣愣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良久之后,贾充才感受到场面的安静,赶紧抬头。
“陛下恕臣失礼。”
“臣刚才听了荀大夫之言,觉得此事确实可行。”
“但又觉得是不是有些不足。”
“既然荀大夫说了,如今的江东已经成为一盘散沙,不能号召起足够的力量抵抗。”
“那等杜预解决了江东的麻烦之后,完全有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回师江夏。”
“况且那罗宪乃蜀汉名将,岂是易与之辈?”
司马炎闻言皱眉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倒是拿出来个主意啊?”
贾充赶紧说道:
“陛下勿忧,臣倒是有一计!”
司马炎道:
“速速说来朕听。”
“陛下可以下旨给宣城公刘弘,让他带兵进攻魏兴。”
“等到他那边牵制住蜀汉足够的注意力后,咱们再对上庸动手不迟!”
声东击西?暗渡陈仓?
以攻打魏兴和帮助吴国为幌子,实则要夺回上庸。
若真是如此,那此事倒是大有可为!
司马炎心中思忖道。
“只是这兵马从何而来?”
进攻上庸,必然要调拨大量兵马,而且还得是精兵。
吴国和魏兴那边的戏也不能演的太假,太假骗不过刘谌。
同样也需要大量的兵马。
听到司马炎的话,贾充把目光看向荀恺。
荀恺眼里闪过一丝怒色,这个贾充,妒心竟如此之强!
不过是抢了他一个风头,居然就给自己下这样的绊子。
无奈之下,荀恺只得开口道:
“陛下,臣愿意劝说家族派兵前往旬阳!”
司马炎闻言顿时大喜:
“有荀卿相助,此事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