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人向来都是欺软怕硬,既然能按着大陆各国打了数百年,这信心早就被充分建立起来了,也看不上大陆各国的卫军部队。
这种心思之下,在草原人的心中,从来都只有他们欺负大陆各国的份,绝对没有大陆各国反攻大草原的事情,一旦出现这等事情,草原人会不惜一切代价消灭胆大妄为的各国军队。
其中既有利益的牵扯,更多的也是为了草原人的面子,若是被草原上的其他部落知晓,他们不但战败,还被人打到了草原,肯定会惹来群起而攻之,认为他们丢尽了草原人的脸面,不配继续生存在大草原上,闹不好就连草原王庭都要为此发声。
草原王庭是由草原上多个实力最强的大型部落组成,名义上有共主,也学着大陆各国建立了政权和体制,但其实就是一个样子货,但好歹有着大义名义。
真要是草原王庭发声,肯定有无数的草原部落扈从,就他们这样的中小型部落,自然是活不下去,族灭就是最后的结局。
霍去病的偏师袭击草原部落,这等事情还可以掩藏,大不了就让某个草原部落背锅就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龙武卫20万主力大军大张旗鼓地进入大草原,那是没有半点掩饰,想要甩锅都甩不出去。
通常而言,草原部落宁肯放弃东侵计划,也要集结大军消灭龙武卫,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其他草原部落面前有一个交待。
只有30万草原骑兵,这个数字比卫青预估中的要少了一半,有些不太正常。
蜀国那边传来的情报中,并没有提到遭遇草原骑兵的入侵,要么是草原人还在路上,没有进入蜀国境内,要么就是草原骑兵暂时没有入侵。
若是在路上也就罢了,卫青正好也省事了,还能让草原骑兵与蜀国两败俱伤,对于接下来的计划更有好处,怕就怕草原骑兵暂时放弃了东侵,准备全力对付龙武卫。
如果是这般,少了的那一部分草原骑兵,就显得相当关键了,必须要搞清楚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或者说有什么样的计划和打算。
对草原的情报搜集,锦衣卫也有所欠缺,战争卡牌系统功能强大,可到底是不同种族,想要安插眼线、钉子什么的都不容易,上一次石门郡大战,叶白更是将所有的草原骑兵杀了个精光,一个俘虏都没有留下。
想要动用手段,吸纳俘虏,再通过战争卡牌系统进行完全掌控都做不到,光靠锦衣卫的渠道,想要对大草原全面监控,根本就做不到。
缺乏足够的情报,卫青也是感觉到有些头疼,有心想要与霍去病取得联系,从他那里了解一下草原部落的情况,却也无法施行。
原因很简单,霍去病这路偏师深入敌后,全靠霍去病的临机决断,只有一个大的战略方针,具体的战术谋划什么的,都是霍去病说了算。
为了不被草原人发现行踪,乃至围堵住,部队需要保持高度机动性,几乎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长时间,休整一天就已经算是相当长了。
一直处于机动状态,哪怕是霍去病派回来传递消息和汇报战果的传令兵,也不知道在他们离开之后,大部队又转移到了什么地方,想要重新回归部队都做不到。
联系不上霍去病,卫青就无法准确了解草原部落的情况,只能是另外想办法了。
当然了,虽然一时半会感觉草原骑兵的动作有些不对劲,但卫青也没有太过担心,无非是少了一半的骑兵而已,真要说也算不得什么。
故意隐藏这支兵马,打的主意也就是偷袭而已,趁着龙武卫与草原骑兵主力激战的时候,突然杀出来,打龙武卫一个措手不及罢了。
这个战术并不难以被猜中,只是不知晓对方这支部队隐藏在什么地方,更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手而已,毕竟剑没有出鞘的时候,威胁才是最大的。
卫青虽然不知道草原人的剩余骑兵隐藏在什么地方,但是他相信霍去病的能力,在敌后活动的他,肯定会格外关注草原骑兵的调动,以他的经验和见识,看穿草原人的计划并不难。
只要能够找到被隐藏的那支兵马,霍去病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在联络并不方便的情况下,会通过其他办法向卫青示警的,这是两人历次大战,所形成的默契。
换言之,那支被草原人隐藏起来的骑兵部队,对于眼下的卫青来说,只需要留意一下即可,不需要太过重视,真正的对手乃是被草原人放在明面上的30万骑兵。
30万骑兵,听上去数字不小,还是在草原上作战,是草原骑兵最熟悉的战场环境,对于草原来说,优势是不小的,但对自家部队有着充分了解的卫青,却也没有太过为难。
以20万龙武卫的战斗力,还有军中那么多的优秀将领,击败30万草原骑兵并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一场硬碰硬地正面大战就足以奠定胜利。
只是卫青打草原人,可不是简单的击败就行了,那是以重创乃至歼灭为目标,最主要的是要大量杀伤草原骑兵的有生力量,削弱草原人的战争潜力。
全部都是骑兵,又是在最为适合骑兵作战的辽阔大草原,自家兵力有限,无法四面包围,若是露出败象,草原人肯定会四散撤离,没有包围的情况下,无法做到全歼,多少是有些不太美的。
冥思苦想了一阵之后,卫青还是认为,要想尽可能多地消灭草原骑兵,就不能一上来就玩决战,要温水煮青蛙,充分利用好自家的骑兵部队,还有装备精良的步兵部队。
在出发之前,叶白就将此战的指挥权全权交给了卫青,有任何计划和决策,卫青都可以一言而决,甚至都不需要向叶白进行汇报。
可卫青不是岳飞,从大军出发之后,事无巨细,几乎日日请示,汇报情况,叶白虽然面上显得有些不太耐烦,可心中却是感觉到非常舒服,对于卫青的喜爱也是日益提升。
连行军途中的小事,卫青都没有忘记汇报,制定作战计划这等大事,他自然是更加不会遗忘。
当着刘伯温、陈平等谋士的面,卫青淡定地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听得几位以脑子着称的谋士们连连点头,没有人提出什么异议,只是补充了一点细节,让卫青的作战计划更为完善而已。
作战计划得到了叶白的认可,卫青也就没有了任何顾忌,拿出大将军的风姿来,擂鼓聚将,召集军中将领,分别下达了任务。
命令一下,分三路进入草原,却又已经合兵一处的龙武卫主力就开始行动起来,两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带着大量的干粮、淡水开出了大营。
而在营地之中,10万随军出征的民夫几乎日夜不休,加固着营寨防御,得亏在出征之前,就携带了大量的木材等物资,若不然在草原上,可没有那么多的木料可供他们使用。
携带这么多的木材,对于运输的压力可想而知,幸亏叶白随军出征,不需要考虑粮草辎重方面的问题,若不然20万大军出征,骑兵数量更是高达15万之多,光靠10万民夫运送的粮草,根本就无法支撑太长时间。
有了充足的资源,大营的搭建就变得轻松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还显得有些简陋的营寨变得完善起来,将整个营寨环绕起来的木制寨墙,又高又厚,都能称之为小型城墙了。
大量的箭塔,每隔一段距离就修建了一座,沉重的三弓床弩被安放在了箭塔的射击平台上,再加上上层和下层的弓箭手,一座箭塔就是一个强大的火力点。
营地外围,绊马索、鹿角等等防御设施更是被大量安放,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看得人一阵眼晕,还有挖掘的数道壕沟,虽然没有引入水流形成野外护城河,可对于高速冲刺的骑兵来说,绝对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寨墙之上,一支支身穿铁甲、手持刀枪的士卒来回巡视,严密监视着营地周边的情况,地势平坦的草原环境,没有什么阻碍,视野环境极佳,能够看到很远的距离,在大白天几乎没有被偷袭的可能。
在营寨内部,一支支部队按照卫青的命令,分别驻守在不同的区域,他们都被划分了防御区域,只要草原骑兵进攻,他们就要在第一时间顶上防御位置。
毕竟这么大面积的营寨,往来传递命令可是有点麻烦的,光靠旗语或者号角也不太够,提前分配防守区域,也能够大大减轻将领们的指挥压力。
龙武卫的备战进行得有条不紊,一副在草原上扎根死守的样子,这无异于在草原人的脸上狠狠地打一巴掌,他们是绝对无法容忍自家草原被他们看不上的秦国人占据的,那是玷污了他们的荣耀。
在卫青的放水之下,草原人派出的斥候、哨骑,终于能够靠近龙武卫营地进行近距离侦察,也终于明白了卫青所打的主意,一个个部落首领差点没有气得吐血。
进入草原也就罢了,这种事情大陆各国都曾经有人做过,现在还要扎根大草原,那可就有些过分了,绝对不能接受,必须要消灭龙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