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别看所谓的联盟出动了那么多的人,进行大范围搜索,却也一直没有找到霍去病等人的行踪,可不是没有原因的,那是足足3万人的骑兵,还有十余万匹战马,又不是区区百十来人的小队伍。
可眼下情况又发生了变化,龙武卫20万大军进入大草原,这片草原上的所有部落都坐不住了,包括那几个牵头组织此次入侵的中型部落。
20万大军,大部分都是骑兵,单独对上任何一个中型部落,不管胜负如何,这个部落都会损失惨重。
哪怕是平时,各个部落也会谨慎对待,如今更是不能有半点疏忽,这要是被龙武卫主力碰上,损失大量青壮牧民之后,那麻烦可就真的大了。
周边的盟友们,估计会第一时间扑上来,瓜分了他们部落的妇孺、牛羊、马匹还有奴隶吧,这是这些中型部落无法接受的。
坐不住的几位部落头领主动召集会盟的其他部落头领们商议应对之法,更多的还是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考虑,与之前商议对付霍去病这一路偏师时候的态度,那是截然不同。
草原人中,聪明人的数量是有限的,一来是他们的习性如此,崇尚的是武力,看不起文弱书生,二来则是缺少书籍,在大陆各国劫掠之时,多是以劫掠人口、钱财和粮草为主,没有多少人会去抢那些书籍。
更何况抢回来的书籍,对于不通晓各国文字的草原蛮子来说,就如同天书一般,压根就看不懂。
没有足够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哪怕智商再高,成就也有限,因此在草原上,能够真正出名的谋士是极度稀少的,一般的中小部落根本就不会有,多在大型部落或者王庭之中。
作为部落首领,他们倒不是头脑简单之辈,比起普通草原蛮子要更加擅长动脑,可他们的格局、见识、胸怀等等都差了许多,不但看不穿刘伯温、卫青的计策,更是不会有什么高明的应对之法。
商议了一整天下来,会盟的部落首领们,还是决定按照老办法应对,那就是从各个部落中抽调骑兵,组成一支联军,与龙武卫主力大军决战。
反正他们此次东侵,本也是要组织联军的,只不过因为行事拖沓,东侵的准备还没有完成,这才没有组建联军,现在被龙武卫进军大草原这般一逼,倒是加快了这帮草原人的动作。
此刻倒是没有人再提起霍去病的那支偏师了,毕竟他们再强也不过只有数万人而已,威胁比起20万龙武卫主力可要小多了。
某些小部落倒是提心吊胆的,在商议之时也提出过异议,但却被以三个中型部落首领为首的其他部落们给压下了,在他们眼中,巴不得那些小型部落损失大一些。
专门召集这些并不太亲近的小型部落参与东侵这等大事,真当是让他们跟着一起捡便宜不成,天上从来都不会掉馅饼,那些小部落首领们惦记着秦国、蜀国的钱粮、人口,而同样的道理,也有其他人在惦记着他们的部落。
合兵的决定很容易下,可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都是分散的部落,勉强达成联盟就已经不错,又缺乏约束,更是没有军规军纪,做不到令行禁止,足足过了数日之久,也仅有三个中型部落和其附庸部落的骑兵按照约定的时间抵达了集合地。
其他小部落的骑兵迟迟不到,几位中型部落首领也是心中不舒服,连连派人催促,又过了好几天,还是没有人来汇合,甚至他们派出去的人回报说,这些部落都已经开始迁移了。
按照诸位部落首领们商议的结果,每个部落都要派出大半的青壮牧民,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借着兵力优势,一战击败20万龙武卫主力,彻底解决这个麻烦。
这个提议,有不少的部落首领提出反对,他们担心霍去病的那支偏师,若是部落大部分青壮都离开了,可就没有人能够保护自家部落了。
只是这话一出口,就被人瞬间反驳,理由相当充分,只用了一个理由,就让所有人无话可说。
这些提出反对意见的都是小型部落首领,他们自身的实力不强,自然担心部落安危,参与东侵也是来占便宜的,当然不愿意承受巨大的损失。
可同等实力的小型部落已经损失了10余个,霍去病所部的实力已经完全暴露,至少单独的小型部落绝对不是对手,一旦遭遇就是部落覆没。
既然如此,这些小型部落就算将全部的部落战士都给留下,也依旧挡不住霍去病所部的袭击,留不留人又有什么意义。
为了激发这些小型部落首领心中的欲望,他们也给出了更大的诱惑,那就是一旦此战消灭了20万龙武卫主力,整个石门郡乃至西北三郡,都将会无兵可用。
如同一个脱光了衣服的赤裸美女一般,将会任由他们蹂躏,无数的钱粮、人口还有白嫩的美女在等着他们去占有。
一旦解决了20万龙武卫主力,如今还没有被发现的霍去病所部就只是芥藓之疾,甚至不用他们找,对方就要主动退兵了,完全不用太过担忧。
那些担忧自家部落安全的小型部落首领们,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在商议之时,被众多部落首领威逼利诱一番以后,沉着脸答应了下来。
可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是缓兵之计,一回到自家部落就立马改变了主意,不但没有派兵前来汇合,反倒是准备迁移部落,显然是不想再参与此次东侵。
派出去的人带回来的消息,无疑让剩下的首领们感觉到了一种背叛,让他们一口气堵在了胸口,憋得慌。
当下就有一名部落首领气急败坏地表示,要抽调部队前去消灭这些背信弃义的小型部落。
草原人,对于信义什么的,的确是没有那么看重,背信弃义、背后捅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之类的事情,那是司空见惯,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反正他们也不讲究什么礼义廉耻,名声的什么,也没有人会在乎,只在乎实力。
这位部落首领如此激动,当然不是真的在乎所谓的盟约,只是没有了那些被利益诱惑而来的小型部落,他们就少了一些炮灰。
但凡劫掠大陆各国,草原人的确是都有收获,可大陆各国也不是吃干饭的,据城而守,不擅长攻城的草原骑兵总是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被他们劫掠的钱粮、奴隶都是用草原骑兵的性命换来的。
作为部落首领,一步步将自家部落发展壮大,当然不会愿意让自家部落战士付出太大的伤亡,用附庸部落乃至其他部落的战士充当炮灰,也是应有之理。
无端端地少了一批可用的炮灰,这些部落首领们自然不会开心,尤其是那些附庸部落的首领们,更是心中惴惴不安,毕竟没有了那些小型部落,炮灰的事情,就要轮到他们部落的战士了,怎么会有好脸色。
几位中型部落首领彼此商议了一番,既然这些小型部落背信弃义,他们也就有了借口,干脆出兵剿灭了他们,趁机吞并了他们,虽然接下来的大战还有东侵,会损失一部分部落战士,可吞并这些小型部落的收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部落的损失。
这个提议得到了其他附庸部落首领的认可,纷纷同意下来,甚至还主动提出,可以派出他们部落的战士打头阵,充当主力和先锋。
麾下的附庸部落首领主动请缨,他们虽然明白这些人的小心思,但也没有拒绝,反正消灭这些小型部落之后,大头的好处始终还是要落在他们手上,还不用任何付出,何乐而不为。
决议一下,10来个附庸部落迅速召集部落战士,组成了一支总兵力达到10余万人的骑兵部队,几乎是将这些附庸部落的家底都给掏空了。
这支混合而成的骑兵部队,在一些所谓的部落第一勇士乃至部落首领的亲自统领下,分兵数路,一路追击那些背弃盟约的小型部落而去。
草原部落之间的内战,到底如何,暂且不提,没有了被哄骗而来的小型部落,也没有了附庸部落,三个中型部落也就只能亲自上阵了。
原本集结的骑兵顷刻间就有些不够用了,不得不继续征召部落战士,最终组成了一支30万人的骑兵部队,离开部落营地,朝着龙武卫主力的方向而去。
叶白和卫青两人,是在五日之后才收到消息的,两军的斥候已经互相遭遇,爆发了多场战斗,仗着自身战斗力还有精良的装备,龙武卫的斥候一直占据着上风。
不但击杀了大量草原骑兵的斥候,更是循着斥候的踪迹,发现了草原骑兵的大部队,一番侦察之下,终于弄清楚了草原骑兵的大致规模。
“30万人?这个数字可有些不对啊,莫非他们真的分兵了,还有一路兵马入侵蜀国去了?”
卫青有些难以置信,虽然在出兵之前,刘伯温就提出过这个可能,的确也是存在的,只是以他对草原蛮子的了解,却是认为这种可能性不算太高,有些不太符合草原人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