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率部到达小东门的时候,整个小东门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根本看不清前面的情形。
四周倒伏了十五六具尸体,韩林辨认了一下,头上绑着白色布条的有五六个,应该是乐亭营的人,而其他的都是三屯营的人员,有些身上绑着布,应该是替换下来的伤员。
这些人身上的伤口全都在前面,没有一个例外,而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奋勇抵挡,才为守军拖延了时间,逼迫鞑子退而求其次,守住挖塌的城墙缺口。
韩林先让己方在这里建立了一个盾牌围城的临时阵地,随后又派了几个人出去探查。
一个亲兵在街角找到了腿被箭矢射穿的民夫,将他带到了韩林的面前,经过询问后得知,当先突入的鞑子,眼见冲不进来便将挨着东门的房子点燃,以阻止守军的靠近,为后续的鞑子援军突入而争取时间。
借着火光,从亲卫竖起来的燕尾盾的缝隙,韩林隔着一条街打量着前面百余步的情形,这里之前是一个里坊,长余张旭的火苗正在向四周舔抵,寻常的伙食肯定不会起的这么快,应该是被浇上了火油,这群鞑子显然是有备而来。
“冲进来的鞑子有多少人?”
韩林看着瘫坐在地的民夫问道,一个亲兵正在给他简单的清理伤口。
或许是被吓傻了也或许是钻心的疼痛让他根本无法保持注意力,韩林连问了两遍,他才咧嘴、啜泣着答道:“不知道,俺们原本正想从小东门的甬道搬滚木上去,可刚走到这儿猛的一下子城墙就塌了,紧跟着就是一阵箭,我们都吓傻了赶紧往后跑。”
说着他又指着倒伏在地上的那几具尸体说道:“有几个刚换下来的兵叫俺们拿家伙跟鞑子拼了,俺刚抽出发出来的刀,紧接着就又是一轮箭,俺腿上中了一箭,最后就只能往街角爬……”
“他们……他们不是被射死,就是被冲出来的鞑子给砍死了……”
说着,这民夫就嘤嘤呜呜地哭了起来。
韩林刚才已经看到他小腿上的箭伤,箭枝从前面射入,证明这个民夫说的不假。
韩林矮下身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个好样……”
他的话还没说完,前面挡着的燕尾盾上就传来“噗噗噗”的声响,四五支箭就从大火当中窜出,直直的飞向了他们。
好在隔着百余步的距离,箭的力道已经是强弩之末,并没有破盾,但众人都是吓了一跳。
此时已经有不少民夫被纠结了起来,韩林赶忙叫他们着手建立第一道胸垒。
漫天的大火不仅让韩林所率的守军进不了跟前,同样的外面的鞑子也暂时进不来,趁着这个功夫,刚好可以在城内开始筑垒。
不时就有箭矢从火光后面飞入,打在盾牌上啪啪作响。
不过箭矢并不密集,火光之后的鞑子,就好像在告诉三屯营的守军,他们就在那里一样。
这是一种威慑。
韩林所率的这二百多人,都带上了燕尾盾,此时盾与盾相连,组成了一道盾墙,为身后正在筑垒的民夫们提供遮挡保护。
片刻以后,一个令兵跑了过来,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对着韩林断断续续地道:“东门守将范继忠报与大人知道,奴贼大营内又冲出来一支人马,天太黑了根本看不清有多少,只是黑压压的一片,东段城墙仍在奋力抗奴,无法分兵持援,还请大人早做打算。”
听到此话的,人人脸色都为之一变。
韩林也是如此,看来多尔衮是无论如何也要在今夜打下这三屯营了。
他在心里苦笑了一声,原本的计划他确实想引诱鞑子上钩,不断投入兵力来攻城,等其中军兵力空虚以后,已经趁夜潜出城外的金士麟、苏日格、虎力等人再以奇兵突入、斩将夺旗。
正奇相倚,这步棋其实是一招妙棋,如果对面鞑子统军的是别人,韩林可能根本就不会行此险招,老老实实的固守待援。
但对面是心高气傲、年少狂妄的多尔衮,他性格上的弱点给了韩林赌的资本。
不过韩林还是小看这位后世的摄政王,其狂妄是真狂妄,但聪明也真是聪明。
两个人不谋而合,都选择了以奇兵来定胜负。
现在看来,多尔衮甚至犹胜半分。
不过韩林现在也只是输了半招而已,现在就看金士麟那边了。
韩林心中其实也在起急,现在鞑子那边的敌情不明,如果金士麟那边失败了,那这三屯营几乎是九死一生之地了。
猛然间韩林举着腰刀高声道:“莫慌,莫怕!三屯营未失!东、南二门很快就能将鞑子击退,本官也调了本门的守军前来,更何况,本官已经遣人求援,只要挺过了今夜,明日援军一到,势必能够将鞑子给赶出去!”
身后一个民夫:“大人说的可是真话,明日一早,援军就能到?!”
作为三屯营目前最大的武官,韩林亲临第一阵,这给原本渐有颓势的士气提振了不少,而再听各门守将在力守,而且也都派人过来协防,士气又高涨了不少。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韩林那一句,明日一早,援军即将到达,这给所有人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韩林不假思索地道:“明日一早,如果援军不到,你们就砍了我的首级去!”
其实韩林撒了谎。
他昨夜确实已经派出去塘马,分向永平府和建昌营求援,不过这两波人马就算全速赶来也至少需要也要两天的时间,再加上那磨磨蹭蹭不敢向前的行军速度,韩林估计自己是没有援军了。
但众人哪里知道实情,跟着的民夫大多也都是乐亭的人,在他们的心中韩林素有威望和信誉,因此纷纷将他的话当了真,手上的动作也更快了一些。
很快由石墩、门板,还没抬到城墙上去的滚石擂木组成的第一道简易的胸垒已经建好。
韩林手下的二百中军举着盾牌迅速撤到了第一道胸垒后面。
他们刚刚进入阵地不久,张孝儿也领兵到了,要跟韩林换防,至少要将韩林撤到后面去。
但韩林没同意,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还并不稳固,如果他往后撤那这些民夫和残兵该如何做想?
因此韩林让郭骡儿带着人开始建立第二道防线,民夫再退至其后,建立第三道。
留给他们的时间恐怕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