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炯的狠话是给自己说的,这也是在给自己壮胆,要说杀人,尚炯拿着柳叶刀还真不知道从何下手。到底一刀抹了人间佛脖子了事,还是扎在心脏,还是大卸八块?
尚炯想了想,最终决定,解剖。
解剖虽然比一刀结果了人间佛残忍许多,但它毕竟有用,能看到人间佛身体内部到底和常人有何不同。
只有人死了,才能解剖,可是尚炯管不了那么多了,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统统滚蛋吧!此时不动手,如果人间佛麻药劲过了醒来,自己和宛儿、浑三可就都没命了!
我国最早有实际解剖记录的时代是王莽时期,记载过对叛军首领进行解剖,“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当然,目的是为了进行诅咒,但却误打误撞记录了器官大小和血管走向。
像《黄帝内经》里边,虽然有脏腑、经络的描述,但主要基于阴阳五行的哲学推理和有限的观察,而非实际解剖,里边存在了许多明显错误。
宋代,有两个着名的刑场解剖图,《欧希范五脏图》、《存真图》,其中《存真图》较精确,影响了后世医学很多。
干就完了!尚炯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尚炯想到了宋慈。
宋慈《洗冤集录》里面,包含了大量通过验尸,比如检查尸体表面、伤痕、骨骼、中毒迹象等积累的局部解剖学知识,虽然不涉及深层次器官生理功能,但也起码有些借鉴性。
《洗冤集录》卷之三:
“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按一年三百六十五日。
“男子骨白,妇人骨黑。妇人生骨出血如河水,故骨黑。如服毒药骨黑,须仔细详定。
“骷髅骨,男子自顶及耳并脑后共八片(蔡州人有九片),脑后横一缝,当正直下至发际别有一直缝。妇人只六片,脑后横一缝……
“牙有二十四,或二十八,或三十二,或三十六。
“胸前骨三条。
“心骨一片,嫩,如钱大。
“项与脊骨各十二节。
“自项至腰共二十四椎骨,上有一大椎骨……”
虽然宋慈《洗冤集录》中所述与实际科学相差甚远,但对尚炯来说,也只有依托《洗冤集录》了。
宋慈的叙述规律是自顶向下,那么尚炯决定,也先从人间佛的头部开刀。
而人间佛的头部,最神秘的就是他的白色无脸面具了。面具后面是美是丑,其实对尚炯来说不重要,他只是好奇。
人类不好奇,不可能进步。
尚炯早就了解,现在又观察了一番,白色无脸面具上确实没有任何如绳子一样的固定物,绑在脑后或是挂在耳上。那面具是直接贴上去的,严丝合缝。
这就有意思了!
尚炯管不了那么多了,好奇已经胜过了恐惧。他拿着柳叶刀,沿着白色无脸面具边沿划开,鲜血渗出,待全部划完后,他左手一用力,便把面具扯开了。
面具扯开是扯开了,但是撕不下来。
尚炯往人间佛脸上一看,不禁背后阴风阵阵。人间佛面具后面的脸,一半是人脸,一半是……
怎么形容呢?
用现代语言描述,人间佛的左脸是人脸,右半边是机器脸。右半边脸虽然也能看出眼睛、鼻子、嘴,但明显是人造的!
右半边脸,里面尽是错综复杂、各种颜色的导线,眼睛、鼻子、舌头,都是传感器。而导线的另一边是pcb板,沉金结构,走线分明,电阻电容清晰,靠直流电源给FpGA及51内核的多个控制芯片供电。被供电后的核心芯片,用不同协议接口,再驱动人间佛整个右脸,甚至右身。
除了这些,里边不乏有精妙的机械结构,还有直流电机、齿轮、轴承、蓝牙模块、GpS、射频信号等。
不理解我说的话没关系,尚炯也不理解,但如果我不用这种科学性极强的技术语言形容,恐怕无法准确表达。
有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无论软件硬件,都懂我在说什么。
尚炯虽然不理解人间佛右半边脸,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宋应星可是天天拿着宙院得来的材料,鼓秋这些玩意儿!
人不可能创造自己,人只能创造别人。如果人间佛半人半机器的身子是另一个人创造的,那另一个人就是他的上帝。
如果上帝有人创造,那么创造上帝的人,就是上帝的上帝。
可终极是什么?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好问题,也是一个很深的哲学命题。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我们是谁?
当年谋僧法雅带着崔珏到酆都,拜会鬼王的终极三问,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