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炯因为要给人间佛做手术一夜未合眼,黑眼圈浓重,像极了一只熊猫。本来他想在暗室中好好睡一会的,可是躺在地上,眼睛闭上了,人也困,但脑子却不听使唤,总是不断想着如何做这台手术。
尚炯是大夫,做手术不算啥事,又不是第一次了,至于精神如此紧张吗?
别说,还真至于。因为对他来讲,这次给人间佛做手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做手术,而是杀人。
杀人,太紧张了!这跟第一次还是第N次无关,只要是有计划的杀人,谁都会紧张。
一个人,如果精神压力大,高度集中,总是在心中想着某一件事的成败得失,就会失眠。
心里有压力,白天还好说,至少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事转移注意力,可是到了晚上就不行了,夜深人静,万千思绪集中于一时,控制都无法控制。
关于怎么杀人间佛,一晚上,尚炯在脑海中演练了无数次,把所有可能都想到了,到了最后却得出,保全自己,其他爱咋咋地吧!
人间佛走进暗室,锁上暗锁,看着尚炯熊猫眼儿,问道:“一夜未睡?”
“有点紧张。”尚炯小心答道。
“我的病不同于其他的病症,具体也都跟你说了,紧张也是应该的。咱们什么时候开始?”人间佛扫了一圈暗室,“你是叫我站着手术吗?”
躺着做手术,是个常识。
这暗室内,跟尚炯进来前一样,只有一个蒲团。
“回佛主,特病特治,您的病坐在蒲团上即可。”尚炯颤抖地答道,“但还是需要您喝下这杯温酒。”
尚炯说的温酒是麻醉药,里边加了乌头。
除了麻醉药,尚炯还有柳叶刀、铁质小剪刀、探针、铜钗、猪鬃毛刷、药罐、淋洗瓷壶、瓷香薰等等,都在他背的手术箱内。这些物件,还是石谦给他置办的那一套。
这一套东西,是在人间佛掠走尚炯后,他又派人去镇守大人府中屡次夺来的。
屡次?
对,就是不止一次。
人间佛让尚炯给他做手术,尚炯说没有柳叶刀,于是人间佛派了几名比丘去镇守大人府杀了几名仆人,取了柳叶刀。
柳叶刀取回来后,尚炯又说忘了拿铁质小剪刀,于是人间佛又派了几名比丘复去镇守大人府杀了几名仆人,取了铁质小剪刀。
如此再三,翻来覆去,尚炯在拖延时间,人间佛派去的几名比丘到最后把镇守大人府上的仆人全杀光后,东西才全部取来。
事后尚炯知道这个消息后,是捶胸顿足、后悔不迭。
谁曾想,这和尚也是手握刀把的人。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也是尚炯决定在做手术时,杀掉人间佛的信念之一。
人间佛道:“我料你这种人物,不会骗我!”
人间佛明显是没把不会武功的尚炯当回事,说完,他一屁股坐在了蒲团之上,挪了挪,露出了充电接口。
人间佛把温酒一饮而尽。
尚炯试探道:“佛主,您有何感觉?”
人间佛答道:“觉得身体乏力,有些困顿。”
尚炯清楚,这是麻醉药开始发挥作用了,但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尚炯想了想道:“佛主,我最近有一事不解,在手术前还需要您帮我解惑。”
“说。”
“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下面五种说法,哪一种正确?甲: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乙:熊掌可得但鱼不可得;丙:鱼和熊掌皆不可得;丁:如果鱼不可得,则熊掌可得;戊:如果鱼可得,则熊掌不可得。”
用现在话说,尚炯出的是一道妥妥的逻辑学问题,它的答案不在于题干本身,更在于“不可”、“兼得”和“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些关键语句上。
按照逻辑学知识,这是一道既考察摩根定律,又考察相容选言的问题。
所以我说,看我的小说,如果你知识结构不够,或者平时看了太多质量极低的小说,就别在我这浪费时间了。你看不懂,看不懂分不清好坏,进而就不会好评,只觉得自己天大地大。
人间佛想了想,答道:“不可兼得,鱼和熊掌不可同时得,就相当于或是不能得到鱼,或是不能得到熊掌。如果鱼可得,否定了或是不能得到鱼,那么就等于熊掌不可得。”
这里运用了针对相容选言命题的一个口诀,否定必肯定。人间佛的推理过程,则是摩根定律的文字表达版。
人间佛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说话声越来越小。
“佛主,那您觉得甲乙丙丁戊,哪个说法正确?”尚炯晃了晃人间佛。
“我不是说了么,如果鱼可得,否定了或是不能得到鱼,那么就等于……”
人间佛低下了脑袋,不再言语。
尚炯看人间佛如此,还是不放心,冲着人间佛耳边不断大声喊道:“佛主,您还没有回答我呢!”
人间佛还是一声不吭。
尚炯想了几个呼吸,深吸一口气,狠狠踹了人间佛一脚,然后又立刻跳开,躲得远远的。
只见人间佛,直接从在蒲团上倒在了地上。
“这老虎果然也有打盹的时候!”尚炯自言自语道,“爷们儿,今个儿可就是今个儿了!我今天就让你命和治病,皆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