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城,高家庄。
当听到“经济封锁”这一条时,不仅高卢氏,高芝也立马就被吸引了,赶紧询问起来。可惜,王大丫只是复述了张恪的话,她却哪里懂得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啊!好在,临行前,张恪还是给了她一封信的。不过,他特别强调了:这封信只能在高家表态愿意成为盟友的时候,方可示之。
高卢氏见状,立即就明白那小子还是留了一手的。不过,也没有什么好介意的,这么大的事,多一分小心,总归是没错的。这样反而更说明了张恪他们做事情,还是靠谱的。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有些人做事时,咋咋呼呼的,连一点基本的安全、保密意识都没有,那其实才是最可怕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其给带到沟里去的。
高卢氏接过那封信,拆开仔细看了起来,高芝一个跨步也站到了母亲身后,一同观摩。虽然只有几页纸,不过俩人却是看了许久,反反复复的几遍,一边看还一边沉思着。王大丫并没有看过这封信,不过,却从她们脸上的表情上看出来,这里面的内容,怕是不简单的。王大丫只是一听“经济封锁”这个闻所未闻的词汇,便觉得头大无比了,这显然不是她擅长的领域,所以,在安顺城的时候,她连向张恪询问一下都没有。因为她担心自己理解有误,索性就连传声筒都不愿意当了,还是让张恪自己写下这封信吧。
好一会儿后,高卢氏回过头来看了一眼高芝,道:“你怎么看?”
高芝直起腰来,又后退了两步,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这才谨慎的开口道:“京城……首善之地,城中常住居民就有三百来万,还有其他一些进进出出的人员,算起来每天便有三百多万人在里面生活。每日里,城中所消耗的物资,不计其数。而京城本身基本是不事生产的,因此里头所有的东西,都是需要从外面运进去的。从这个角度上想,这里面的确是有操作的空间的。”
高卢氏点头道:“话是不错。可是,这些问题,早就有人想到了,而且历来便受到高度的重视。大运河便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特别开凿出来的。甚至有所谓的‘京城之命、仰给河运’之言。为了保障京城的日常所需不受影响,历朝历代也都将其作为重中之重,想在这上面打主意,只怕是不太容易啊!”
高芝笑了笑,道:“母亲说的是,不过,张恪的意思,显然并非要让东西运不进京城的,如您所言,这根本就做不到的。而且那样做,也很容易触发朝廷敏感的神经,招来报复。女儿看张恪的这个构想,应该只是想要通过调控物资的供给,促使它们价格上涨,进而引发京城百姓对时局的不满,给宁王捣捣乱而已。妄想控制不让物资进京,咱们可没有这个能耐的。”
高卢氏闻言,又细看了那封信几眼,点了点头,道:“嗯,看起来那小子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不过,他说的这几样东西,是不是太普通了点?它们的价格波动,真的能给京城带来大麻烦吗?”
对此,高芝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事儿倒是可以做的,但你要说,这样子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高芝也真的没有什么概念的。不过,她自然是相信张恪的,哪怕自己心里没底,也会去支持他的,因此,她只道:“张恪说行,就一定行的。”
高卢氏闻言,气得一巴掌拍在她的手臂处,疼得高芝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呲牙咧嘴的。一旁的王大丫见状,却是忍不住的笑出了声,随即便反应过来,赶紧侧过头去,只是身子到底还是忍不住的抖啊抖的。高卢氏恨铁不成钢的瞪了自己的傻女儿一眼,摇了摇头:唉,女大不中留啊!这些年的心血,算是白费了。
不过,高卢氏对于张恪的谋划,最终还是拍板了:“这事儿,倒是值得一试的,而且这些东西看起来越不起眼,对我们来说自然是越安全的。这样,高芝,你去安排吧。就先从……运费涨起吧!正好现在天气也已经变冷了,本来就到了该调调价的时候了。”说着,便把张恪的信递给了她。
高芝赶紧放下还在揉搓的手,把信郑重的接过来。高卢氏看着她,严厉的道:“不管你如何喜欢他,但在做事情的时候,还是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的。尤其这件事情,涉及到如此之多的人的生活,甚至说是……性命攸关,也不为过的。千万不可感情用事,这并非你个人之事,而是关系着高家几千口人的大事,你要时时刻刻谨记着、警醒着,要用上十二分的心思对待着,知道了吗?”
高芝甚至一旁的王大丫闻言,都是心下一凛,连忙躬身应是。或许是因为,青龙城离京城太远了,而危机也还没有真正的迫在眉睫,才令得她们稍显懈怠了。不过,细想之下,这一仗的确是关乎“生死存亡”的。虽然眼下还是处在布局阶段,看着似乎平静无波,但却是容不得她们疏忽大意的。毕竟对手,乃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握”的皇帝。高卢氏显然比她们更清楚其中的凶险的。她虽然不知道张恪信中的计划,究竟能达到多少效果,毕竟那个不仅仅只是商业行为,那甚至是会撬动人心、改变政治格局的大方略,这当然就很难估测结果的。但她隐隐地觉得,这法子还是具有可行性,值得一试的。这是高卢氏基于自己过往的人生经验,而做出的判断。
见到她们态度转变过来了,高卢氏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要知道这一把下去,那可是把整个家族都放到牌桌上了,她不得不小心以对,因此觉得有必要对她们做出提醒。未了,高卢氏又向王大丫问了个问题:“王姑娘……,路上可有遇到林宗师和红豆她们呢?”林宗师她们是跟着高芝安排的运输队伍前往西南地区的,而王大丫她们则是从西南过来的,倒是有可能遇上的。自从与红豆短暂的相处了几天后,高卢氏对于那个小丫头,是真的生出了感情的,离开十来天了,还真的怪想念的,因此忍不住的询问了一下。
王大丫却是摇了摇头,道:“林宗师?我们……不曾遇上啊。红豆……,是谁?”
高芝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王大丫这才知道红红居然已经有了孩子呢。不过,她还是道:“路上倒是遇到运输队伍的,不过,还真没有见到林宗师她们的。”她不知道林宗师中途便和队伍分道扬镳,转而带着红豆去了晋州城。不过,这却让高卢氏母女有点奇怪了。有林宗师在,倒是不怎么担心她们的安危的,可是,她们俩这是跑去哪里了呢?见到母亲皱着眉头,高芝安慰道:“咱们每日里都有运输队去往西南,到时候,我让他们问问看是怎么个情况,母亲不必担心。”
高卢氏叹了口气,点头道:“红豆,她还这么小,就要长途跋涉的,也不知道这段日子,瘦了没?唉,其实,当时应该把她留在咱家的,一个小娃娃,何苦遭这份罪呢?”
高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道:“她是林宗师的弟子,又不是您孙女,您还想替人家做决定啊?好没道理哦。”
“那怎么滴?咦,要不我收红豆当干孙女吧?嗯,就这么定了。”
“什么就这么定了?您都不问问人家爹娘乐不乐意啊?”
“那有什么不乐意的?做了我孙女,我还能亏待她吗?等下次见到她爹娘或是林宗师,我就跟她们提。”
******
视线转向京城。
皇宫里,升平公主杨静姝,坐在床沿,看着老皇帝。自其昏迷以来,虽然太医院想了许多办法,但终究没能唤醒他。本来,杨静姝不愿意放弃,一直在要求他们继续去尝试,哪怕是一些民间的偏方,也不妨一试。可是,随着宁王的登基,这事儿最终还是停止了。虽然太医院一如既往的每天派人来照看,但实际上却已经放弃了要将老皇帝唤醒的努力了。至于,这是谁的主意,不问可知。对此,杨静姝虽然心有不甘,却终究无法可想。
现如今,依然陪在杨静姝身边的,只有小狐狸倾城和小老虎风翼了。至于唐芯的母亲吴琳,则早已被新皇帝以不合宫中规矩为由,赶了出去。本来,杨豪是打算将倾城和阿虎也赶出宫去的,却终究因为杨静姝的坚持而作罢。不过,杨豪想是觉得她们太过碍眼了,还是把她们连同老皇帝都“请”到了皇宫西边角落里的长门宫里,来个眼不见为净了。宫中上下,也都知道如今谁才是真正的主子,因此大多都刻意的远离她们,以免惹恼了新皇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外如是。
杨静姝倒是不在意这些的。过往的岁月里,虽然老皇帝对她极为宠爱,但因为她没办法说话,因此宫中上下其实也没什么人和她亲近得起来。如今的境况,于她而言,倒也没有什么适应不了的。唯一比较麻烦的事情,则是在阿虎身上。小老虎依然还在长身体的阶段,每天都需要进食十来斤的生肉。可是,如今的升平公主在皇宫里已经无权无势了,御膳房虽然不敢饿着她,但对于其他人,可就没有那么上心了。而且,每天都要十多斤肉,这也太多了,他们自己都还没这待遇了,凭什么要这么去优待一头老虎呢?所以,常常的,阿虎都没有足够的肉吃,导致经常都要饿肚子。
后来,杨静姝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委托御膳房的一个管事帮忙,实际上就是自己出钱让对方帮忙买肉,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唉,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经此一事,也让杨静姝深切地体会到了生活的真相。以往,有老皇帝站在她身后,哪需要为这么点儿小事操心的。总之,随着杨豪的登基,曾经尊贵无比的升平公主,失去了往日的荣光,甚至似乎被所有人给遗忘了。然而,事实却是,许多人一直都在默默的惦记着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