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南郑,郡守府
“田豫大破鲜卑,司马懿平定辽东。”
张裕看着手中的情报,也是不由得感叹,汉末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这些事情本来不该发生的这么早,但是历史的轨迹早就有了蝴蝶效应,发生什么事情似乎都不奇怪。
“加上淮南退吴,这应该算的上三大功了。”
诸葛亮在一旁轻笑,曹丕想称帝的心思瞒不住天下人,但是没有缘由拿什么称帝。
现在对外三场胜利,也是够他积累称帝的名望,一鼓作气。
“若是曹丕称帝,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
曹丕称帝已经是板上钉钉,那么孙吴这边的反应尤其重要。
“府君的意思?”
“我只能揣测吴王的意思,他肯定是想顺势而为。而且现在经营多年,底下也没那么多声音。”
现在孙权手上的地盘,比历史上的大那么多,又没有称臣的屈辱历史,谁能抵挡的住九五至尊的诱惑?
而且在曹丕称帝的前提下,孙权若称帝,不仅能巩固内部,还能对外展示实力,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表示我孙家掌控的势力不比你老曹家差。
“吴王自然是更进一步,这天下无主,自然可以一争。但有时候徐徐图之,也许更好,比如找一个刘姓拥护。”
“孔明切莫提及此事。哪怕只是一个噱头,也不可有人压在吴王头上,而且是真实存在的人。而且现在汉室衰微,推一个刘姓出来,并没有什么意义。”
倒退十几年,这个逻辑张裕确实认同,但是现在推一个傀儡出来,弊大于利。
“而且我们手上有刘皇叔啊,没必要特意推出一个傀儡。 曹丕真称帝的时候,让玄德公出来怒斥几句就行了。当然语言也不能太过,不能把我们这边的路也走绝了。”
毕竟孙权大概率也要与时俱进,那刘备如果骂的太难听,自己这边也不好做事。
张裕起身踱步。
“曹丕如果称帝肯定要搞大场面,那他买的东西就要不少。可以让我们这边的商人们乘机发一笔财。”
“我们这边以后可能也要大肆采购。”
诸葛亮提醒了一下,张裕才一拍脑门,是这么回事啊、
“而且比起称帝这事,倒不如说吴王最近在扬州所推进之事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很多家族都把以前藏匿的民众交了出来,充实人口,包括多余的田亩也以低价售卖给了官府。”
“多余的田亩?孔明讲话真客气。天下祸乱的根源不就是这些多余的田亩吗?”
张裕冷哼。“要不是我自己带头,加吴王铁腕,这些人会吐出来?这是知道孙家在南边的大势已经不可撼动,所以一个个认命,也不敢再触眉头。”
他有心开一下诸葛亮的玩笑。
“孔明应该没有偷偷藏匿佃户,兼并田亩吧?”
“我自从入蜀以来,也就府君赐我桑树八百株,田地十五顷。哪有什么余财?”
诸葛亮知道张裕是笑话,回答的也很轻松。
“再加上平时的俸禄,和过年的赏赐,我的日子也是很滋润。”
“我自然知道孔明不是那种人……”
开个玩笑,情绪也缓和不少。
“孔明执笔,我们写个章程给吴王,让吴王自己想去吧。”
然后张裕一边小嘴叭叭,诸葛亮边听边写,同时提出修改意见。
两人在内厅写写画画,谋划大事。
而靠在大厅椅子上的凌统,则是突然一个激灵睡醒。
今天好像是子茂说要来开会的,怎么半天没看到他人?
……
建邺,吴王宫。
张裕的信件虽然未到,但风声早就传到了孙权这里。
为此他把在家养病的鲁肃也薅了出来,聚集文武心腹,在吴王宫开大会。
鲁肃,张昭,顾雍,诸葛瑾,朱治,吕范,刘基,李严,吕壹;
吕蒙,陆逊,朱然,朱桓,全琮,贺齐,吕岱;
在一定范围内的文武重臣都响应号召,齐聚在此。
孙权则是带着太子孙登,以及步夫人一同出席,也证明了此次会议的严肃。
“诸位请坐,孤也不说废话。曹丕此人,已有称帝之心,孤该当如何?”
孙权看着众人,给了他们一段交头接耳的时间,然后看向鲁肃。
“子敬,孤的王霸之始,皆因你榻上之策,你先替孤分析一下。”
孙权是不想折腾病人,但是这个事情又太重要。
鲁肃只是有点虚弱,倒也没有病入膏肓,他在靠椅上慢慢起身。
“敢问吴王,可有问鼎之心?”
这个问题放在以前,都只能私下偷摸摸问,但是现在终于可以摆在明面上。
“孤不才,正有此意。”
孙权表态的很快,在这么多文武重臣面前还要犹犹豫豫,人家就会觉得你意志不坚定。
而且孙权现在很自信,不惑之岁多几年,坐拥半壁天下,说没那个心思鬼信啊。
汉高祖四十八岁还在看斗鸡,自己还不想着争夺天下?
鲁肃点点头,他要的就是孙权这样肯定的回答,这样才能安定全场的心思。
人都是有欲望的,谁不想从龙之功?
孙权一开口,在场众人都心思百转,眼神也火热起来。
“既然吴王确有此意,那么我们只需要早做准备,并且推波助澜。”
鲁肃继续开口。
“曹丕连破乌桓,辽东,所需要的威望已经足够。只是一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既然如此我们自然要帮他一把。我们可以发动所有中原的谍子,伪造谣言,汉祚已尽,天命轮回。”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说是魏天命,那不废话吗,这谣言真传开了,孙权还怎么称帝。
“我们把火烧的越旺,曹丕的心就会召集,哪怕他知道我们推波助澜,但是他也舍不得放弃这个机会。一旦曹丕踏出那一步, 我们也顺势为之,趁机打出旗号,清扫河山,还太平天下。”
孙权点点头,但是有一点他疑惑不解,就是这旗号从自己嘴里打出来真的好吗。
“吴王,曹丕既然有心思,那他必然是要处置当今天子的。这里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鲁肃继续开口。
“不过为了博取名声,天子自然会被他善待,所以我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毕竟废了之后再杀,这种后遗症极大的操作,不到特殊时刻是不会有人使用的。
“吴王,既然曹丕有此等心思,那我们可否趁此时机攻略边境。”
全琮开口询问,孙权若有所思,看向在场其他众人,因为这个问题是他提前授意全琮问的。
“不可。”
吕蒙接上话茬。
“曹魏征乌桓,破辽东,正是鼎盛。且长安,襄阳,合肥三地的守备未曾松懈。对于我军的一些小规模骚扰,没有任何反应。说明他们早就有了稳固防守的打算,不可轻易动兵。”
“子明言之有理。”
孙权点点头。
“子磺可还有别的意见?”
“在下不敢多嘴了。”
全琮完成了孙权安排的事情,自然是功成身退,不再多言。
张昭在全琮说完话后,则是继续开口,哪怕上了年纪,依然是不怒自威。
“老臣想问吴王一事?”
“先生请说。”
“倘若吴王和那曹丕称帝之后,依然有心向汉室之人扯起大旗,此事该如何应对?”
孙权脸差点当场一黑,这种问题你干嘛这个场合问,这要孤怎么回答?
是说实话,还是说假话?
不过子布老头说话虽然难听,但是这个问题又是必须要考虑的。
张昭也确实不是发难,而是他认为这个问题不能藏着掖着,一直视而不见,必然成为弱点。
鲁肃等人也陷入了思索,他们心中都有担忧,但是也只有张昭这种脾气的人会当面提出来。
现在话题摆到了明面上,那自然就要集思广益了。
“我认为此事无须在意。”
角落里吕壹起身开口,众人齐齐看向他,他也丝毫不怯场。
孙权看着自己培养的这把刀,也是饶有兴趣。
“吕壹,你说。”
“敢问吴王,和诸位先生,将军?如今吴王境内,可算长治久安,民生安定?”
“那自然是算的。”
孙权疑惑,自己那是真在认真治理,有了兵权以后,对着江东这些世家哐哐一顿敲打。把他们家里的“私藏”全给敲了出来。
再加上民众充实以后,实际种植的田亩增多,官府收纳的赋税也有所增加。不能说是多好,但是人民都能安定生活,不受战争侵扰。
“既然如此,是吴王救南境于水火,扶天下于倒悬,南方子民无不感念吴王恩德。就算真有人扯起大旗,百姓们安居乐业,谁会放弃良田家室去跟他作乱?”
这马屁拍的……张昭刚想怒斥阿谀之辈,突然又想到什么,奇怪的看了吕壹一眼,没有开口。只是拱手回到自己的位置。
众人第一反应也是这吕壹阿谀奉承就晓得拍马屁,但是后来一想,马屁是马屁,但是他也把事情说到了点子上。
百姓遭受战乱,才会怀疑文景盛世;若能安居乐业,谁会在意天下姓刘姓孙?
这吕壹虽然是一时幸进,看来也有几分刷子,不然孙权也不会这么信任他。
“说得好!”
孙权心情大悦。“孤只要让民众衣食住行皆有依托,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去做掉脑袋的买卖。吕壹你很不错,但是以后少说点什么水火倒悬。孤可没那水平,哈哈哈!”
吕壹连连点头,心里乐开花,这马屁一看就拍到点了,这下发达了。
也不枉费他一直偷偷看张裕送来的折子,果然张子茂写的都是精华,融汇一下就能让吴王高兴。
旁边李严则是有点担忧,自己这个“盟友”太爱出风头了,一时幸进,迟早要出大麻烦,他吕壹在做刀的路上一去不回,做好了承担后果的打算。可李严可不想做一把用完了就丢的刀,自己的才华不能就这么结束啊,想解决这个问题,看来还是得去求一下张裕,先找一下孙夫人的门路吧。
接下来,众人就进入了轮流开麦环节,提出了其他细枝末节的问题。有些关于称帝的事宜都默契的没提,毕竟曹丕那边没有表示,自己这边讨论的热火朝天,像什么样子?
这次吴王宫开大会,就这么圆满落幕。
等到众人都散开,连步夫人都被请离,孙权才看向孙登。
“儿啊,你可有什么意见?”
“父亲,吕壹此人奸猾,不可大用。”
孙登没提意见,则是先告了吕壹一状。
“何出此言?”
孙权眯着眼看了孙登一眼,认为是有人给孙登上了眼药。
“刚才吕壹所说的那些话,我在子茂姑父的折子上都看到过类似的,想必他是偷偷阅读过。”
孙登博闻强记,刚才听到这些话就不对劲,后来仔细一想,就找到了出处。
“是这样吗?”
孙权看的折子太多,确实想不起来许多,看孙登如此确定,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就因为这个,好儿子你就要我不用他?没有吕壹,谁替我冲锋陷阵?”
“冲锋陷阵?”
孙登很快就明白了孙权的意思,然后无言。
“这是一种交换对吗?”
“儿啊,吕壹这种人是每一个领导者都需要的人物。不管他这个人如何,对君主他是绝对忠诚的。”
孙权对自己儿子,自然是悉心教导,没有经过血与火的,不懂朝堂险恶。
“吴地那几个世家,我让他动哪个,他就动哪个?你认为他是真不知道自己做的什么事情吗?那个李正方不就爱惜羽毛,不敢逼迫过甚。”
他指着墙上挂的一把吴刀。
“需要的时候,就是最锋利的刀刃。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归鞘,或者毁掉。”
孙登少年,虽然明白道理,但是脸上终究有所不忍,有点感觉世界太现实了。
“也不是说非要杀了他,你可以先贬再用。吕壹也还年轻,你继承我的位置以后,他依然是你最好用的一把刀,至于那时候你要怎么处置他,可就不是我考虑的事情了。”
孙权安慰了自己的儿子几句,驭下之道,几句话是说不清楚的,只能让他慢慢摸索。
“而且就算没有吕壹,这不还有一个李严吗。李严不敢放开手脚,是因为他知道刀会归鞘,所以一直不敢尽力,况且他是有才的,只是自知得罪了子茂,在益州必然不受待见,所以才来了建业。说来好笑,还是子茂推荐他来的。”
“那父亲的意思是?”
“你去把李严收为己用,他没有根基,可以做你的死忠。”
孙权给孙登下达“任务”。
“李严马上就会被我从现在的职务上贬谪,毕竟他不出力的话,我也用不上他。至于你怎么让他对你归心,那就对你的一场小考了。”
“是,孩儿定然不会让父亲失望!”
孙登点头,告辞而去,边走边思考怎么完成小考。
孙权看着孩子的背影,也是觉得自己的考虑非常周到,因为李严这个人确实特殊。
荆州人,在刘表手下待过;去过益州给刘璋打过工;现在又给自己打工;
而且虽然说他没有根基,只是因为他的亲族都散开在了荆州,益州。
有这么一个历经三州的人给登儿当顾问,必然是大有裨益。
况且李严也是个不甘沉寂的,肯定会死死抓住机会,抱住登儿的大腿。
完美无缺的计划,就算真出了瑕疵,一个李严而已,杀了又如何?
孙权心情大好,突然想起了多年以前,
张裕在他面前说的一番话。
“将军占据江东,经历了孙破虏,孙讨逆二位将军的治理,可以说是承二世之余烈。国险而民附,贤人也能为将军所用。虽然不能行始皇之霸业,但是也足以虎踞东南,睥睨天下。坐观成败!”
子茂啊子茂,现在始皇的霸业,也未必不能一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