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保国公被郑阁老推出正厅,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躲回去时,对方却大呼‘救郑阁老’……”乾清宫正殿西暖阁内,谷大用正绘声绘色的复述下午郑直前往保国公府擒拿乱贼的经过“……待保国公自辩后,高金吾解下佩刀递给了对方。保国公接过来大喊一句‘臣冤枉’,就自戕了。”

太子仔细听着,不想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待谷大用住口后,追问“这保国公啥意思?”

谷大用没留神一旁刘瑾的神色,张嘴就来“自然是叫屈,觉得死得冤。”

刘瑾无语。

“保国公被赐死乃是圣意,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太子立刻斥责道“他大喊几句,难不成就成陛下错了?内阁错了?司礼监错了?”

谷大用心中一哆嗦,赶忙跪下“奴婢言行无状,胡言乱语,小爷切莫动怒。这普天之下,自然是皇爷说谁错谁就是错的。”

太子皱皱眉头,非但没有气消,反而越发恼火。正要开口,旁边的刘瑾道“小爷莫动怒,谷大监的意思是,皇爷承乾纲而立极,奉天道以御宇。日临文华殿,讲官进读经史;夜览通政司奏牍,司礼监秉笔随侍。每决大政,必咨阁臣;凡涉刑赏,皆循祖制。票拟虽出内阁,朱批必经御览;廷推纵有九卿,除授终付乾断。今皇爷寅畏天威,宵衣旰食,岂有纰缪?保国公削爵毁家,皆因不明天子无过之理。”

“对对对。”谷大用听不懂刘瑾讲的之乎者也,却晓得刘瑾在帮他,赶忙附和“皇爷无过!”

太子闭目沉思片刻,他承认刚刚有些失态了,可你谷大用难道就没错?明明晓得如今父皇危在旦夕;明明晓得如今局势不明;明明晓得后宫遍布皇后爪牙,依旧口出惊人之语。俺没有将你杖毙,已经是看在多年情分上了。

太子毕竟才十五岁出头,刚刚经历过宫外刺杀,紧跟着又要面对弘治帝生命垂危。哪怕多年皇嗣教育,虽然能够做到面不改色,心里却早就一团乱麻。

良久之后,终于睁开眼“郑阁老如今在何处?”

“郑阁老闭门前没有进城。”谷大用小心翼翼道“如今应该还在保国公府查抄。”

“老白那里如何了?”太子看谷大用没有顺着台阶下来,扭头看向刘瑾。

“依旧在清宁宫。”哪怕这里只有刘瑾、太子和谷大用三人,他依旧回答的小心翼翼“还没有消息。”

不是信不过谷大用,实在是事关重大。太子怀疑陛下是中了毒,故而派白石借着杨恭太妃失踪的案子,前往清宁宫调查。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刘瑾也不得不小心行事。

太子无可奈何,他虽然搬进了乾清宫侍奉父皇,可与对方也就今日早晨见过一面。如今父皇依旧在东暖阁,而他们则在西暖阁,旁的啥也做不了“还有没有郑阁老的消息?”

刘瑾没吭声,这显然是太子问谷大用的。

“有。”谷大用同样清楚,忙不迭的先应了下来,搜肠刮肚一番后道“奴婢听说今个儿傍晚,皇爷派司礼监的徐大监为赏赐给郑阁老的三位宫人赐号了。”

“赐号?”太子一听,果然有了些兴趣“父皇啥时候给郑阁老赐宫人了?”皇明不是没有赐臣下或者中官宫人的先例,可绝对没有为那些宫人赐号的先例。很简单,那些宫人已经是皇妾了,在家中地位仅次于正室,若是再有赐号,岂不是有本末倒置的危险。这与皇明祖制完全是背道而驰。

“这奴婢就不晓得了。”谷大用吃一堑长一智,这次谨慎很多“不过听说自从三位宫人进了郑家,就被送进了家中道观修行,直到如今。”

太子没听懂,毕竟郑直的癖好广为人知的,父皇赏赐的宫人想必姿色绝不会差了。对方却只是送进家中寺观,又是为何?不过谷大用已经把话堵死了,他也只能干瞪眼。一股邪火再次涌上心头,太子正要斥责,外边传来动静“开门。”

刘瑾没动,瞪了眼茫然的谷大用。对方一激灵,忙不迭的爬起身,走过去打开门让到一旁。

门外王岳陪着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走进来“小爷,皇爷命小爷御前伺候。”

“有劳萧大监了。”太子点点头,在刘瑾搀扶下起身“走吧。”说着大步走出西暖阁,穿过有些清冷的大殿,走进东暖阁。

门旁的李荣、杨鹏立刻将门从外边关上,面无表情的与萧敬、王岳、李璋、高凤守在门旁。

刘瑾与谷大用身份低微,根本没有资格站到近前,只是站在高凤身后。不晓得为何,谷大用感觉这大殿冷了很多,却根本不敢乱动,生怕惹来无妄之灾。果然伴君如伴虎,果然老刘讲的没错,小爷长大了。再不是曾经骑在他肩膀上,一边喂他蜜饯,一边为他擦汗的小爷了。

“错了?”跪在御床旁的太子并未恼怒,却有些不服气“父皇陛下身体自从经过钟……毅之手,早就更胜往昔。如今不过短短数日……儿子就是想要对症下药。”讲到这,声音哽咽,终于再也忍不住落泪道“儿子愚鲁,离不开父皇陛下谆谆教导。”

“太子聪慧。”弘治帝欣慰的看着稚气未脱,心性纯良的太子“怎的忘了《春秋》‘贵轻重慎权衡’之要义。治国如理丝,必提其纲而众目张;用兵若解牛,当批其郤而肯綮分。为俺诊治自有御医,查明真相自有厂卫,目下太子要做的是稳住朝局。”

“儿子愚鲁。”太子一听,哀求道“身为人子,若不能……”

“痴儿。”弘治帝打断太子的话,他工夫不多了,随时大限将至,不想纠缠于这种小事“记住,俺登仙之后,若群臣坚持穷究,太子可从善如流。若百官无人提及,太子也不必深究。”也不理会太子反应,继续问道“待朕登仙之后,太子欲如何作为?”

太子心里有些抗拒弘治帝的这个问题“儿子愚鲁,未曾想过。”

“……”弘治帝苦笑“人谁无一死?”伸手抚摸太子额头“俺替太子想了,无外乎八个字‘垂拱而治,相机而动’。”

太子不懂“儿子愚鲁。”

垂拱而治与相机而动,似乎是矛盾的。况且,太子年轻气盛,早就对朝堂之上种种尸位素餐之徒不满。

“太子青涩,不识五谷,不懂稼穑。”弘治帝解释道“内阁辅佐俺治理天下多年,早有成规,太子无论认可与不认可,都要先看懂才能革新。记住遇到事,不要匆忙做决定,要多看多想。”

“儿子记住了。”太子赶紧道“郑先生也讲过‘君子敏于言而讷于言’的道理。”

“太子观郑行俭如何?”弘治帝却没有着急继续解释,反而顺势追问起太子对郑直的观感。

“才华出众,一片赤诚,国而忘家。”太子不得不收敛心神,斟酌片刻,说出看法。

“才华出众不假。”弘治帝张开嘴使劲吸了口凉气“一片赤诚言过其实,至于国而忘家更是无从说起。”

太子没有辩驳,他相信父皇识人远胜于己。

“郑行俭面目浑朴,然目翳偶闪狡光。每莅公堂则呵欠连连;然若闻宴游声色则矫健胜于猿猱。其家宅拟公侯,寝榻罗十二钗,犹日遣干仆物色姝丽。然奇在账目朗然,分毫皆取俸禄家产,虽豪奢竟不涉赃私。遇廷议则声若洪钟,援引律例如数家珍,及至决断则顾盼左右;逢边警必主战,见赈灾必言俭,然皆口惠实不至。惟宗族请托,无不殚精竭虑。”弘治帝顿了顿,喘口气,继续道“若讲忠厚,定国公乃是他家姻亲,不过是去年与他争抢妇人,就袖手旁观。若讲凉薄,他的结义兄弟江侃下狱,郑直又甘冒风险奔走营救。今虽缀玉带佩麟服,实因俺无人可用。其在朝中,不过狐假虎威。如纸扎麒麟近之则焚;似糖浇砥柱触之即溃。”

太子低头不语,他认为郑行俭本事不小,可父皇却对此人贬多于褒。只是郑行俭既然如此不堪,父皇为何大力简拔此人呢?

“朕讲这些不是让太子厌弃此人。”弘治帝怜惜的看着对方“而是让太子晓得,要用的是什么人。”

“儿子愚鲁。”太子精神一振,赶紧追问“请父皇陛下明示。”

“内阁其余三位辅臣。”弘治帝并未不满解释道“刘脢庵质性刚方,然性不能容物。理庶务如庖丁解牛,唯于钱谷细事多疏。李西涯器度弘深,掌制诰数十年,尤善调停诸卿,然遇大争则缄默如磬。谢木斋才思捷给,然好名太甚。与刘、李共事,常居中转圜,惜量稍褊急。这三位阁臣,宦海沉浮几十年,囿于成见、故旧、乡党、姻亲、同榜,对太子能帮助的不多。”顿了顿“太子可用之人,唯有郑行俭。”

太子立刻赞同“儿子也是这样想的。”

“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弘治帝感觉身子又有些热了,只好简单扼要“太子回去自个体会。俺之所以将郑行俭长短说清,就是要太子清楚此子品性,然后对症下药。”

“是。”太子痛快应了一声。

“至于‘相机而动’。”弘治帝没有理会太子的话,缓缓招招手。待太子小心凑过来,才细不可闻道“你一定要恢复太祖高皇帝文武相制的祖制。”

太子一愣,他怀疑弘治帝是不是糊涂了,如今大明不就是文武相制吗?

“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过刚则折物极必反;过柔则绵唯退不前。”弘治帝继续道“太祖神人,允执厥中,俺不如也。俺治国十九年,倒果为因以文抑武,以至于文臣手握戎机而不畏皇家。俺原本要用郑行俭从军法入手,恢复祖制将各部院侵夺的五军都督府兵权收回,如今是不成了,太子要替俺做到。”

“儿子定不负父皇陛下所托。”太子终于懂了各何为‘相机而动’,同时感到了惊愕,难道大明的将士不听皇家号令?难道父皇与刘首揆他们并不是意气之争?

“俺已任命郑行俭重设五军断事司,让他切莫心急,五年休养,十年生息。”弘治帝深呼吸一口气“十五年后,太子与郑行俭方可相机而动。”

“是。”太子一听要十五年,有些不甘心,太久了。那时候,他都三十了。

“对于郑行俭之流,太子要用,却不可太过倚重,还需走正途。文举三年一科,需精心简拔。”弘治帝却已经无心留意了,强压嗓子传来的灼热,继续道“俺已命武举改每六年一科为三年一科,太子亦可简拔锐意进取忠君之士前往边地赞画。如此文武双途并行不悖,方可刚柔相济。”

十五年,每三年一科就是五科。按照文举每科三百五十名,武举每科七十名,十五年后这股力量散布朝堂,将不可小觑。

“是。”太子没有多想,赶忙应了一声。

“待功成之日,太子去清宁宫索取俺请太后保存的钥匙,然后再去皇后那里索要俺留下的箱子。”弘治帝似乎看到了那一日,嘴角上翘“到时,郑行俭自会知难而退。”

太子沉默不语,弘治帝的意思很明显,似乎要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太后宫内有赵选侍。”不想此刻弘治帝主动岔开话题,毕竟光阴宝贵“待她临盆后,不论男女可去母留子……”

“何至于此。”太子赶忙道“父皇可曾记得《御制孝慈录序》有条‘禁服内生子不近人情’。”

“太子仁孝。”正大口呼气的弘治帝一愣,片刻后苦笑,却又变了脸“为太子献策之人当诛!记住,龙无定形。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

太子却不以为然,毕竟这话是他听白石和那个夏监生斗嘴后,回来后自个好奇查到的,根本与人无关。不过此时也不是分辩的时候,应了一声。

“大明历代皇帝,自从俺祖父睿皇帝之后,已经有四十年没有出过京师了。”弘治帝却并未留意,怅然若失道“俺御极天下十九年,最远也不过是到了皇城的正阳门下。这天下究竟是啥景色,百姓庶民是否康乐,全都是从群臣题本上看到的。有句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太子不要学俺,不要困在皇城之中。记住,遇到事多想!”说着挥挥手,已经没有要讲的了。

经过奉天殿大火,弘治帝也不敢保证他留下的人里谁可以信用,故而干脆任由太子使用对方信任的人。至于逼迫郑直就范,太子是要做作明君的,怎么可以沾手,自然有旁人来做。故而,也就不必再说给太子晓得了。

太子沉默片刻,叩首问道“父皇,儿子亲娘安好?”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汉疆喋血风云录带着漫威回北宋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