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业远赴中东的消息,像一粒石子投进晓宇的心湖,让这个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一夜之间褪去了稚气。海坛岛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别家孩子还在被窝里酣睡时,晓宇已经悄悄爬起来,轻手轻脚地叠好自己的被子,又学着娘的样子,把守业留下的空床铺也整理得整整齐齐。
他记得娘每天要去供销社上班第一百五十章:晓宇懂事,分担家务,还要抽空打理家务,常常忙到深夜。那天晚晴踩着晨露去龙滩捡海菜,晓宇默默跟在身后,小小的身子扛着一把比他还高的小竹筐。“娘,我帮你捡。”他蹲下身,稚嫩的小手拨开礁石上的海草,仔细地把鲜嫩的海菜装进筐里,指甲缝里很快沾满了湿滑的海泥。晚晴看着他认真的模样,鼻头一酸,伸手想摸摸他的头,却被晓宇笑着躲开:“娘,我长大了,能干活了。”
从此,家里的很多小事,晓宇都主动揽了下来。每天放学,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和伙伴们去龙凤头海滨浴场疯跑,而是径直回家,先把院子里的碎石清扫干净,再打来井水,把家里的桌椅、灶台擦得一尘不染。晚晴教过他怎么淘米,他就每天提前把米淘好,倒进锅里,等着娘回来炒菜。有一次,他想学着生火做饭,不小心把柴火弄灭了,浓烟呛得他直咳嗽,却还是倔强地重新点燃,直到锅里的水冒出热气才罢休。
周末的时候,晓宇更是成了娘的得力帮手。晚晴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他就提着沉甸甸的鱼丸和地瓜糕,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到了爷爷奶奶家,他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帮奶奶择菜,听爷爷讲爹年轻时在海坛岛修隧道的故事。爷爷说:“你爹是个有担当的汉子,你也要做个小男子汉。”晓宇用力点头,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
夜里,晚晴在煤油灯下给守业写信,晓宇就坐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写作业。写完作业,他会凑到娘身边,让娘在信里加上一句自己的话:“爹,我很乖,会照顾好娘和爷爷奶奶,你在外面要好好吃饭。”有时候,他还会画一幅画,画上自己背着书包,牵着娘的手,旁边写着“爹,早点回家”,夹在信里一起寄出去。
台风季过后,院子里的老榕树需要修剪枝叶,晓宇搬来小板凳,站在上面帮娘递锯子、扶枝条。汗水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流,浸湿了胸前的衣襟,他却笑着说:“娘,你看我力气大不大?”晚晴看着儿子晒得黝黑的小脸,心里既心疼又欣慰。这个在海坛岛海风里长大的孩子,就像海边的小礁石,看似不起眼,却有着远超年龄的坚韧。
这天晚上,晓宇把自己的奖状贴在堂屋最显眼的地方,那是他期中考试得的“三好学生”奖状。他拉着晚晴的手,指着奖状说:“娘,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像爹一样,做个厉害的人,保护你,保护咱们的家。”晚晴抱住儿子,泪水落在他的头发上,带着海坛岛海风特有的咸湿气息。
海坛岛的夜空下,小小的身影正用稚嫩的肩膀,分担着家庭的责任,也守护着对远方父亲的思念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