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九月二十一。清晨。
石景山校场,寒霜满地。 五千名穿着破烂鸳鸯战袄的士兵,此刻正捧着热气腾腾的粗瓷大碗,蹲在地上狼吞虎咽。 肉包子的香味压过了汗臭味,咀嚼声压过了风声。
李苏坐在高台上,看着这群饿狼。 孙得胜(原孙二狗)此时已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罩甲,腰间挂着那把李苏赏他的双管短铳,正带着一队杀气腾腾的军法兵在人群中巡视。
“都给老子吃干净点!掉在地上的渣也给老子舔了!” 孙得胜狐假虎威地吼道,“李大人赏的饭,一粒米都是恩典!谁敢浪费,老子把他肠子拽出来勒脖子!”
士兵们吓得一激灵,赶紧把掉在土里的面皮捡起来塞进嘴里。
一炷香后。 “咚!咚!咚!” 三通聚将鼓响。
“全体起立!列队!” 随着各营把总(连长级军官)的喝令,五千人稀稀拉拉地站了起来。虽然还是歪歪扭扭,但比起昨天,眼神里至少有了点活气——那是被肉包子喂出来的。
李苏走到台前,身后竖起了一块巨大的木牌。 上面画着一个巨大的银元宝,和一个血淋淋的“斩”字。
“都吃饱了吗?”李苏问道。 “饱了!”台下吼声如雷。
“好。” 李苏指着那块木牌: “我知道你们来当兵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张嘴,为了养家糊口吗?” “在京营,你们被克扣,被当狗使唤,还吃不饱。但在我李苏这儿,规矩只有三条!”
李苏竖起三根手指,声音通过铁皮喇叭传遍全场:
“第一,从今天起,一日三餐,管饱!顿顿有油水!每逢三、六、九日,火房杀猪造饭!”
“吼——!!”台下瞬间沸腾。这年头地主家也就两顿饭,当兵能一日三餐还吃肉?这是神仙日子啊!
“第二!” 李苏压下喧哗,“所有人的欠饷,我补齐!以后每月的月粮银,足额发放,绝不漂没一文钱!不仅如此,凡是训练拔尖者,我有花红(奖金)!”
“第三!” 李苏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如刀: “但我给你们钱,给你们肉,不是养大爷的。” “从明天开始,全军实行**‘考校法’。” “每十日一小考,每月一大考。比火铳、比队列、比脚力。” “每月考校排在最后的一百人**,革除军籍!把号衣脱了,把吃进去的肉给我吐出来,滚回老家去种地!”
“听明白了吗?!”
台下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一阵带着恐惧的应答:“明白了!!!”
在这个乱世,被踢出军队就意味着饿死。为了保住这只饭碗,为了那口肉,这帮兵痞子哪怕是把命豁出去,也要练!
李苏看着这群眼中燃烧起欲望之火的士兵,微微点了点头。 这就对了。 不怕你贪,就怕你没欲望。
“宋教习。”李苏回头唤道(宋应星)。 “下官在。”宋应星虽然是读书人,但此刻也换了一身利落的短打。
“今晚把那一百支**‘天启一式’发下去。选出一百个最机灵的,充作什长**(班长)。” 李苏看着天空,那是辽东的方向。
“明天开始,我要教他们一种新的杀人法。” “一种不需要武艺,只需要像机器一样听话的……排铳阵。”
……
当天夜里。指挥所。
李苏正在灯下画图。 孙得胜像条哈巴狗一样凑过来,替李苏剪了剪灯芯。 “大人,那些兵油子都睡了。有几个想偷跑的,被卑职的军法队抓住了,按您的吩咐,吊在旗杆上示众呢。”
“嗯。”李苏头也不抬,“明天早上,让他们每人领二十军棍,然后滚蛋。”
“大人,您画的是啥?”孙得胜好奇地看着图纸。
那图纸上画的不是刀枪,而是一只看起来很奇怪的鞋子。 “这是给你们准备的。” 李苏放下笔,揉了揉眉心: “这帮大老粗,大字不识一个,连左右都分不清。明天练队列,肯定乱套。” “所以,我给他们准备了特殊的鞋。”
李苏指着图纸: “告诉制衣局(后勤),连夜赶制。左脚是草鞋,右脚是布鞋。” “明天没有什么‘向左转’、‘向右转’。” “只有——向草鞋转,向布鞋转!”
孙得胜愣了一下,随即竖起大拇指: “高!实在是高!这帮丘八虽然蠢,但草和布还是分得清的!”
李苏看着窗外的月色。 用最土的办法,练最洋的兵。 这就是大明特色的工业化强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