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首次参加寺院的共修晚课,在跟不上诵经节奏的慌乱中,却意外感受到个体孤独被集体宁静包容的奇妙体验,领悟到共修对调伏心性的独特力量。
暮色四合,山寺浸染在一种庄严的宁静里。昭阳跟在清心师姐身后,略显迟疑地踏入灯火通明的诵经堂。堂内已有二三十位僧侣与居士,各自在蒲团上安坐,低眉敛目,如同入定的罗汉。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檀香,混合着旧木与经卷特有的沉静气息。
她寻了个靠后的位置,学着旁人的样子,勉强盘腿坐下。心跳有些快,像揣了只不安分的小兔。这是她第一次参加正式的共修,一种混杂着新奇与紧张的情绪在她体内涌动。
“铛——”一声悠远清越的引磬声响起,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定住了堂内所有的浮动。
维那师起腔,声音苍劲而富有穿透力。随即,整个诵经堂仿佛被唤醒,众人开口,低沉而整齐的诵经声如同潮水般涌起。那是昭阳不熟悉的经文,梵音袅袅,节奏分明,带着一种古老而独特的韵律。
她慌忙拿起面前经本,试图跟上。但那些繁复的经文对她而言如同天书,眼睛追不上字句,耳朵辨不清音节。她张了张嘴,发出的声音细弱蚊蚋,与周围和谐雄浑的声浪格格不入。木鱼声“笃、笃、笃”地敲击着,稳定得近乎冷酷,更衬得她的慌乱无所遁形。
一种熟悉的孤立感攫住了她。就像小时候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就像在公司的团队会议上跟不上节奏。她感觉自己像个误入神圣殿堂的局外人,笨拙,突兀,与周遭的一切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烦躁感开始像细小的藤蔓,悄悄攀上心头。她甚至生出一丝退意,想悄悄离开这个让她感到压力的地方。
她下意识地看向前方的清心师姐。师姐的背影挺直而放松,诵经的声音不高,却与整体的韵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同溪流汇入大海。
昭阳深吸一口气,想起了“只是看着”的教导。她不再强迫自己必须跟上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而是松开了那份紧绷的执着。
她轻轻闭上眼睛。
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她停止挣扎,不再试图对抗自己的“跟不上”,只是纯粹地去“听”时,那原本让她感到压力的诵经声,开始展现出另一种面貌。
那不再是需要破解的密码,而是变成了一种浑厚、温暖的能量流。众人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低沉时如大地沉吟,高昂时如远山呼唤。这声音不再是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完整的、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能量场。
那“笃、笃、笃”的木鱼声,也不再是催逼的鼓点,而是变成了这个能量场稳定而有力的心跳,一声声,敲打在时间的节点上,也仿佛敲打在她的心坎上,将她散乱的思绪一点点归拢。
她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努力想要融入却屡屡失败的个体。她感觉自己像一滴水,终于融入了温暖的海洋。个人的那份渺小、慌乱、孤独,在这片由声音与信念构成的浩瀚海洋里,被轻轻地托起,然后温柔地消融、包容。
她不再去分辨经文的具体含义,只是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在这片声波的共振里。那声音像无数双温柔的手,抚平她内心因不合拍而起的褶皱;又像一股强大的暖流,驱散了她因孤立而感到的寒意。
她甚至能感觉到身体内部细微的振动,仿佛每一个细胞都在与这集体的韵律同频共振。那份源自都市生活的、深植于骨髓的孤独与疏离,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可以安然栖息的港湾。
原来,共修的力量,不在于个人是否完美地跟上节奏,而在于将自己真诚地投入到一个共同的、朝向宁静与觉悟的能量场中。在这个场域里,个体的烦躁会被集体的安定所调和,个人的无力会被众缘的和合所支撑。
晚课在一声悠长的回向偈中结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众人的声音和谐如一,带着一种圆满的宁静,缓缓消散在殿堂之中。
昭阳缓缓睁开眼,堂内的灯火似乎变得更加柔和温暖。她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双腿,内心却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平静与饱满。刚才那份强烈的孤立感和烦躁,早已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接纳、被滋养的安然。
她随着人流安静地走出诵经堂。夜风拂面,带着山间草木的清凉。天上的星子疏疏朗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明亮、亲近。
清心师姐在她身边停下脚步,轻声问:“感觉如何?”
昭阳想了想,诚实地回答:“一开始很慌,跟不上。后来……后来就不勉强自己了,只是听着,感觉……很好,像被洗过了一样。”
清心师姐微微颔首,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共修,便是借众人之力,调伏个人之心。水滴入海,方知自身不曾离开过大海。”
昭阳深深地点了点头。她明白了。修行之路,并非只有孤独的探索。在需要的时候,回到集体中,借助这份共修的力量,如同远航的船只回到港口补充给养、修正航向,是为了下一次能够更独立、更安稳地出发。
这种个体与集体之间微妙的平衡与支撑,或许正是修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一个更根本的疑问,也随之在她心中清晰起来:共修带来的宁静固然美好,但这毕竟是借助外缘。回到独自一人的日常生活中,面对具体而微的烦恼时,如何才能保持这种内心的安定?是否存在一种更本质、不假外求的方法,来应对生命中最基本的痛苦?
她抬头望向星空,知道这个问题,需要去向清心师姐寻求更深入的指引。
昭阳踏着月色归去,心湖澄澈:独修磨砺心志,共修滋养灵性。如鸟之双翼,交替振动,方能飞抵智慧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