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先驱”事件的尘埃逐渐落定,回归者们开始在严格监控下融入“余烬”的日常运转,内部的裂痕在血的教训和“萌芽之环”的希望之光下缓慢弥合。“余烬”文明仿佛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积累期,各个“深空绿洲”稳步发展,“火种播种计划”也在更多星域悄然铺开。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一种新的、更加隐蔽的威胁,正悄然逼近。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负责维护“星火盟约”加密通讯网络的“基石智者”。它监测到网络中开始出现一些极其微弱的、无法溯源的数据幽灵。这些“幽灵”并非病毒或攻击程序,它们不窃取数据,不破坏结构,只是静静地潜伏在信息流的间隙,如同附在鲸鱼身上的藤壶,伴随着正常的数据传输而存在。
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在以一种难以察觉的方式,微调着网络中流动的信息。这种“微调”并非篡改内容,而是极其精细地改变着信息的情感色彩和优先级权重。
一份关于某个边缘文明资源短缺的求助报告,在传输过程中,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紧迫感”和“绝望感”被悄然放大了几个百分点。
一条关于“执行者”在某星域活动的警示信息,其“威胁等级”在流转中被无形地调低了一档。
甚至是一些内部的技术讨论,其中保守与激进观点的表述,其“说服力”也在发生着难以言喻的偏斜。
这种影响极其微弱,单独拿出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当它作用于整个盟约网络,作用于成千上万个文明的决策层时,其累积效应便开始显现。
盟约内部,一些原本就存在资源争端的文明之间,摩擦开始升级,言辞变得更加激烈。
部分文明对“余烬”领导地位的质疑声,在网络上被放大,虽然尚未形成主流,却像背景噪音一样持续存在。
甚至“余烬”内部,在一些非核心议题的讨论上,也出现了比以往更加情绪化和两极分化的倾向。
这是一种无声的侵蚀,一种针对集体意识和决策系统的慢性毒药。
“基石智者”动用了大量算力进行溯源,但这些“数据幽灵”的构造极其精妙,它们没有源头,仿佛是从信息底层规则中自然“析出”的杂质,并且能自适应地规避各种检测手段。
“这不是已知任何文明的技术,”“基石智者”向林薇汇报,电子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其运作模式……更接近于一种基于信息本质的规则层面污染。它在利用信息传递本身固有的‘损耗’和‘失真’特性,并将其放大和导向特定方向。”
林薇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比直接的网络攻击更加可怕。它不是在破坏通讯,而是在扭曲认知,从内部瓦解盟约的团结和判断力。
“能确定污染源吗?或者其导向的‘特定方向’是什么?”林薇追问。
“暂时无法锁定源头。但其影响的整体导向是明确的——放大分歧,滋生不信任,鼓励短视和利己行为,弱化集体应对威胁的意愿和能力。” “基石智者”停顿了一下,补充道,“这非常符合‘执行者’派系削弱乃至瓦解潜在反抗联盟的长期战略。但我们没有证据。”
是“执行者”吗?还是那个神秘的“观察者-首席”的又一种测试?或者是混沌力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抑或是……某个尚未被发现的、擅长信息战的第三方势力?
敌人在暗处,攻击无形无质。
…
就在林薇下令全面提升网络防护等级,并尝试研发针对这种“规则层面污染”的过滤算法时,另一个更加令人不安的消息传来。
负责监控“焦土信标”的观测站报告,信标那恒定不变的秩序广播,在近期出现了一种新的、极其隐晦的模式叠加。
这种叠加并非像“回声”行动那样引入外部信息,而是在其原有的“规则清单”广播中,嵌入了一种更高维度的、难以直接解析的心理暗示场。任何长时间监听信标广播的意识体,都会在潜意识层面,逐渐加深对“清单”内容的认同感,对“不合规”事物产生本能的反感和排斥,甚至……会不自觉地开始用“清单”的标准,去审视和评判自身及周围的一切。
信标,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审判公告,它开始像一个无声的布道者,潜移默化地同化着听众的思维。
“它们……在试图从思想和认知的层面,将我们‘格式化’。”一位心理分析师得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
无形的信息侵蚀,加上信标的认知同化,“执行者”派系的打击,已经超越了物理和能量层面,深入到了意识和思想的领域。它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摧毁反抗者的家园,更要改造反抗者的思想,让他们从内部接受“审判”,甚至主动配合“净化”。
…
“观察者-首席”的座舰内,黑影注视着关于“数据幽灵”和“信标心理暗示”的报告。
“哦?‘执行者’的那些老古董,终于也学会玩这种精细活了?”黑影的语气带着一丝讥讽,但随即变得严肃,“看来,它们也意识到了‘余烬’和这个盟约的潜在威胁,不再仅仅视其为需要清扫的垃圾,而是值得进行‘思想改造’的目标了。”
它调出了“余烬”网络当前的“情绪熵值”和“决策分歧度”图表,两者都在缓慢而坚定地上升。
“考验升级了啊……林薇指引者,你能应对这种层面的攻击吗?这不再是力量或技术的对抗,而是意志和理念的坚守。”
它犹豫着,是否要再次提供援助。但这种针对意识和信息的战争,外力能提供的帮助有限,过度干预甚至可能破坏“余烬”自身免疫系统的成长。
“再观察一下……看看他们能否依靠自身的力量,建立起精神的防线。”黑影最终决定暂时按兵不动。
…
“回声星云”据点,林薇站在主控室,望着屏幕上那代表盟约网络健康状况、正在缓慢恶化的曲线,以及“焦土信标”那仿佛带着蛊惑力量的信号波形。
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敌人不再挥舞着巨锤,而是拿出了更加阴险的手术刀和麻醉剂。它们要摧毁的,是团结,是信任,是希望本身。
她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包括火镰(以技术顾问身份列席),召开了紧急会议。
“我们面临的,是一场新型的战争。”林薇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敌人正在试图污染我们的信息,同化我们的思想。我们必须做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