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深处的钟鼓楼传来晨钟,声震九霄,穿透了笼罩在皇城之上的薄雾。禅位大典将近,宫中各处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朱红宫墙被擦拭得锃亮,御道两旁摆满了新栽的牡丹与芍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裹着晨露,透着几分庄重与喜庆。东宫偏殿内,雪嫣红正对着铜镜,调试着为登基大典准备的“凤仪脂”,指尖蘸取一点海棠红的膏体,在唇上轻轻晕开,色泽雍容却不失温润。
“娘娘,这‘凤仪脂’果然衬您,比之前的‘同心脂’更显端庄大气。”翠儿捧着一套皇后朝服走进来,衣料是上好的云锦,正红底色上用金线绣着凤凰朝日纹样,凤羽间点缀着细碎的东珠,领口袖口镶着赤金镶宝石的滚边,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上面,流光溢彩,晃得人睁不开眼。
雪嫣红起身,任由宫女为她换上朝服,沉重的衣料压在肩头,却让她心中生出几分沉甸甸的责任感。她看着镜中身着朝服的自己,眉尾用金箔勾勒出细微的凤纹,腮红是新制的“牡丹朝露”,晕开如霞,唇上的“凤仪脂”艳而不妖,整个人透着母仪天下的威仪,却依旧保留着几分温婉。“这朝服虽华丽,却不及胭脂圃的花草自在。”她轻声感叹,眼底闪过一丝怀念——往日此时,她该在圃中采摘晨露未曦的花草,而非困在这层层宫墙的朝服之中。
“娘娘往后便是皇后了,自然要端庄些,”翠儿一边为她整理凤冠,一边笑道,“不过殿下说了,等登基大典过后,便在坤宁宫后院也开辟一处小圃,让您随时能打理花草,制您喜欢的胭脂。”
雪嫣红心中一暖,指尖抚过凤冠上的珍珠,想起慕容云海昨夜的话——“无论你是太子妃还是皇后,永远都是那个爱制胭脂的雪嫣红,我会护着你的喜好,护着你的自在”。正出神间,殿外传来脚步声,慕容云海一身明黄常服,腰间系着胭脂色玉带,快步走进来,目光落在她身上,眼中满是惊艳:“嫣红,你穿朝服的样子,真美。”
他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掌心的薄茧:“累不累?朝服沉重,若是乏了,便先歇歇。”
“不累,”雪嫣红摇头浅笑,“只是有些紧张,生怕大典上出错。”
“有我在,别怕。”慕容云海俯身,在她额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父皇今日已移居养性殿静养,朝中诸事都已安排妥当,明日大典,只需安心受礼便是。”他顿了顿,又道,“昨日工坊的女子们派人送来贺礼,是她们亲手制的‘百花胭脂盒’,说要祝您与我福寿安康,国泰民安。”
雪嫣红眼中闪过感动:“她们有心了,回头我让人备些赏赐,送过去。”自工坊开设以来,那些女子便与她亲如姐妹,她们的认可与祝福,比任何珍宝都让她暖心。
两人并肩走出偏殿,前往养性殿向皇上请安。御道两旁,宫人侍卫皆躬身行礼,目光中满是敬畏。养心殿内,皇上身着素色常服,精神虽不如往日,却依旧温和,见两人进来,笑着招手:“云海,嫣红,过来。”
慕容云海扶着雪嫣红上前,躬身行礼:“儿臣(儿臣妃)见过父皇。”
“平身吧,”皇上抬手,目光落在雪嫣红身上,满意点头,“嫣红这身朝服很合适,往后便是皇后了,要好好辅佐云海,打理后宫,让他无后顾之忧。”
“臣妾遵旨,定不负父皇厚望。”雪嫣红恭敬应答。
皇上又看向慕容云海,神色郑重:“明日禅位,你便是大胤的新帝了,切记要勤政爱民,任用贤能,守好这江山社稷,莫要辜负了百姓的期望,莫要辜负了嫣红对你的陪伴。”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定当励精图治,守护天下苍生,与嫣红同心同德,共筑盛世。”慕容云海语气坚定,眼中满是担当。
皇上欣慰点头,让人取出传国玉玺与先帝遗诏,交到慕容云海手中:“此物便交予你了,望你珍重。”
慕容云海双手接过,只觉玉玺沉重,承载着万千百姓的生计,承载着前朝的基业,更承载着父皇的信任。他握紧玉玺,目光坚定,心中暗誓,定要让大胤江山长治久安,让百姓安居乐业。
从养性殿出来,慕容云海与雪嫣红漫步在御花园中,胭脂圃就在不远处,满园花草依旧盛开,只是比往日多了几分规整。雪嫣红看着圃中忙碌的宫人,笑道:“等大典过后,我想把工坊的女子们请入宫,让她们看看胭脂圃的全貌,也让她们见识见识宫中的花卉,或许能启发她们制出更好的胭脂。”
“好啊,”慕容云海点头,“不仅要请她们来,还要在宫中举办一场胭脂宴,邀请各宫妃嫔与王公贵族的家眷参加,让她们看看你的手艺,也让‘嫣红脂’的名声更盛。”他知道,雪嫣红心中始终记挂着那些女子,记挂着胭脂事业,这不仅是她的喜好,更是她心中的大义——用一技之长,让更多女子得以自立。
回到东宫,慕容云海处理政务,雪嫣红则继续调试登基大典要用的胭脂与香粉。除了自己用的“凤仪脂”与“牡丹朝露”,她还为后宫妃嫔准备了“玉阶春”胭脂,为王公贵族的女眷准备了“月华霜”香粉,每一款都精心调制,融入了春日的花卉精华,既符合大典的庄重氛围,又不失雅致。
傍晚时分,慕容云海处理完政务,走进偏殿,见雪嫣红正坐在案前,为胭脂盒贴标签,标签是用胭脂色丝线绣的“凤仪”二字,小巧精致。他走上前,从身后轻轻拥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还在忙?天都黑了。”
“马上就好,”雪嫣红回头,笑着举起手中的胭脂盒,“你看,这是给母后准备的‘萱草凝香’,用萱草花汁制成,能安神养心,母后近日操劳,用这个正好。”
慕容云海看着她眼中的认真,心中满是宠溺:“你总是这般细心,往后当了皇后,怕是要更忙碌了。”
“忙碌些也好,”雪嫣红放下胭脂盒,靠在他肩上,“只要能为你分忧,能让宫中安宁,能让那些女子过得更好,我便心甘情愿。”她抬头望他,眼中满是深情,“云海,明日过后,你便是皇帝,我便是皇后,我们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可以随意在胭脂圃中嬉笑的两个人了,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大了,可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好。”
“嗯,一定能,”慕容云海握住她的手,指尖用力,“因为我们是夫妻,是生死与共的伴侣,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起面对。”他低头,吻上她的唇,带着淡淡的墨香与胭脂香,温柔而坚定,“往后,我守护江山,你守护后宫,守护我们的小家,守护那些你在意的女子,我们一起,让这盛世更盛,岁月更安。”
夜色渐浓,东宫的烛火亮了一夜。雪嫣红靠在慕容云海怀中,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满是安稳。她知道,明日过后,她的人生将翻开新的篇章,从胭脂坊主到太子妃,再到皇后,身份在变,不变的是她对胭脂的热爱,对慕容云海的深情,以及对天下女子的悲悯之心。
次日清晨,禅位大典正式举行。太和殿内,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分列两侧,各国使臣手持国书,肃立殿中。御座之上,皇上将传国玉玺郑重交到慕容云海手中,高声道:“朕在位三十载,今身心俱疲,太子慕容云海,贤德仁厚,勤政爱民,堪当大任,今日禅位于太子,望众卿辅佐新帝,共保大胤江山!”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殿百官跪拜,声震寰宇。
慕容云海身着龙袍,头戴皇冠,一步步走上御座,目光扫过殿中百官,扫过阶下的雪嫣红,语气庄重而坚定:“朕定当不负父皇重托,不负众卿厚望,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守护江山社稷,让百姓安居乐业,开创盛世华章!”
“新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百官再次跪拜,朝雪嫣红行礼,目光中满是敬畏与认可。
雪嫣红身着皇后朝服,站在慕容云海身侧,接受百官朝拜,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初到这个时代的迷茫,想起在水粉斋的艰辛,想起与慕容云海并肩作战的风雨,如今,她终于站在了权力的顶峰,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可她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大典过后,便是登基宴。太和殿内,丝竹声起,歌舞助兴,百官举杯恭贺新帝登基,皇后贤德。雪嫣红亲自为太后、太妃们奉上自己制的胭脂,太后拿着“萱草凝香”,笑道:“嫣红的手艺越发好了,这胭脂香气宜人,定能让哀家睡个好觉。”
“太后喜欢便好,”雪嫣红浅笑应答,“往后臣妾会时常给您送新制的胭脂,陪您说话解闷。”
席间,不少官员的夫人上前向雪嫣红道贺,称赞她的胭脂技艺与贤良淑德,纷纷询问何时能再习得新的胭脂方子。雪嫣红笑着应答,承诺日后会定期举办胭脂交流会,将新的技艺传授给她们,让更多女子受益。
慕容云海始终陪在雪嫣红身边,为她挡酒,替她解围,目光从未离开过她。他看着她从容应对百官夫人,看着她眼中的光芒,心中满是骄傲——这便是他的皇后,聪慧、温柔、善良,既有母仪天下的威仪,又有寻常女子的细腻,是他此生最美的遇见,也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登基宴散去,夜色已深。慕容云海与雪嫣红回到坤宁宫,这是他们新的居所,布置得温馨而庄重,窗台上摆着从胭脂圃移栽来的并蒂海棠,香气馥郁。宫女们退下后,慕容云海亲手为雪嫣红卸下凤冠,褪去沉重的朝服,动作温柔至极。
雪嫣红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卸下妆容的自己,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依旧明亮。慕容云海从身后拥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轻声道:“累坏了吧?今日辛苦了。”
“不累,”雪嫣红摇头,转身握住他的手,“能陪在你身边,见证这一切,我很开心。”她抬头望他,眼中满是憧憬,“云海,往后我们一起,把这江山治理好,把后宫打理好,让百姓安乐,让胭脂飘香,好不好?”
“好,”慕容云海点头,俯身吻上她的唇,“都听你的。”
红烛摇曳,映着两人相拥的身影,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坤宁宫的庭院中,静谧而美好。胭脂圃的花草在夜色中静静绽放,香气弥漫在宫中,仿佛在祝福这对新帝新后,也在见证着一个新的盛世的开启。
此后,慕容云海果然勤政爱民,每日五更便起,处理政务,召见大臣,巡视民间,倾听百姓心声,朝堂清明,国库充盈,边境安稳,百姓安居乐业;雪嫣红则悉心打理后宫,以身作则,倡导节俭,善待宫人妃嫔,后宫一片和睦。她依旧没有放弃对胭脂的热爱,在坤宁宫后院开辟了一处小胭脂圃,每日都会抽出时间打理花草,制制胭脂,同时定期举办胭脂交流会,将新的技艺传授给民间女子,工坊规模越来越大,“嫣红脂”的名声传遍四海,甚至传入了异国他乡。
坤宁宫中,时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慕容云海处理完政务,便会来到小胭脂圃,看着雪嫣红弯腰采摘花草,为她递上一杯热茶,两人并肩漫步在花丛中,说着朝堂趣事,聊着胭脂方子,眉眼间满是温柔与笑意。宫中上下,都羡慕帝后情深,朝野内外,都称颂新帝贤明,皇后淑德,他们的故事,如同胭脂圃中四季不败的花草,如同弥漫在岁月中的脂香,被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一段不朽的盛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