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悦成功治愈了战士暗礁后,她在渊鳞卫族群中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者”的称呼已经不足以表达它们的敬畏,它们开始用更古老、更尊崇的意念词汇来称呼她,大意接近于“生命的编织者”或“痛苦抚平者”。
林悦没有推拒这份过度的尊崇,她深知在这片规则压制、前途未卜的圣地,赢得这群古老守护者的绝对信任与支持至关重要。她坦然接受了这份职责,在照顾东方敖烬和自身修炼之余,开始有规律地为渊鳞卫们诊治伤病。
她选择了一处靠近族群居住地、水流平缓的巨型扁平礁石作为临时的“诊室”。每当她来到这里,总会有受伤或患病的渊鳞卫早早等候。有的是在巡逻时被凶悍海兽所伤,有的是年迈体衰引发的各种病痛,还有的则是天生的缺陷或陈年旧疾。
林悦凭借 洞虚灵瞳 的精准洞察、“梧桐神木之心”的磅礴生机以及愈发精妙的能量操控,一次次地创造着在渊鳞卫看来不可思议的“神迹”。断尾重生、顽疾祛除、沉疴得愈……她不仅治疗伤势,还会根据灵瞳的观察,结合自己掌握的草药知识,虽然海底药材匮乏,但她能辨识出一些拥有类似效用的海藻和矿物,指导它们如何利用环境中的资源进行简单的自我调理和预防。
她甚至用坚韧的海藻纤维和柔韧的鱼皮,为一些重伤初愈的渊鳞卫制作了简易的“固定夹板”和“保护敷料”,这些小小的发明让渊鳞卫们惊叹不已,视若珍宝。
渐渐地,林悦发现,来找她的不仅仅是受伤患病的成年渊鳞卫。那些原本只敢远远躲着、用好奇又胆怯的大眼睛偷看她的渊鳞卫幼崽们,也开始壮着胆子靠近。
它们不像成年渊鳞卫那样肃穆沉重,充满了活泼好动的天性。最开始,它们只是围着林悦的“诊室”礁石打转,看着她为长辈治疗,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后来,它们开始模仿林悦的动作,用自己笨拙的前肢互相“包扎”,玩着“治病救人”的游戏。
林悦看着这些体型堪比小丘、心智却如孩童般纯真的幼崽,心中不由得柔软下来。在一次为一只调皮幼崽处理不小心被尖锐珊瑚划破的小伤口后,她顺手摸了摸它冰凉光滑的脑袋。
这个简单的动作仿佛打开了某个开关。
幼崽们发现这位强大的“编织者”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难以接近,反而非常温柔。它们开始大胆地凑过来,用脑袋轻轻蹭她的手,用尾巴小心地卷她的脚踝,发出撒娇般的、细微的嗡鸣。
于是,在“诊疗”工作之余,林悦又多了一项任务——照顾这些好奇心过剩的“巨型宝宝”。
她会挑选一些光滑的彩色贝壳和会发光的珍珠,用海草串起来,给它们当玩具。她会教导它们识别哪些海藻可以吃,哪些生物需要避开。
而最受幼崽们欢迎的,是林悦讲的“故事”。
当夕阳(透过层层海水变得朦胧的光斑)西沉,一天的诊疗和修炼结束后,林悦会坐在那块扁平礁石上,身边围拢着一圈或趴或坐、睁着硕大纯净眼睛的渊鳞卫幼崽。连一些童心未泯的成年渊鳞卫,也会在不远处悄悄竖起耳朵。
林悦会用轻柔的意念,为它们编织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梦。
她讲陆地上高耸入云的山峰和广袤无边的森林,讲在林间奔跑的巨虎和天空中翱翔的雄鹰(她隐去了兽人和部落的细节,只描绘景象)。她讲夜空中的星辰并非固定的光点,而是遥远世界的太阳。她甚至将一些简单的道理,融入改编的寓言故事中,比如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比如勇敢面对困难的意义。
这些对于渊鳞卫而言完全陌生的世界和概念,极大地冲击并拓展了它们的认知。幼崽们听得如痴如醉,巨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向往和惊奇。它们会提出各种各样天真又古怪的问题:
“编织者,陆地上的鱼没有水不会死吗?”
“老虎有我们这么大吗?”
“星星真的会掉下来吗?”
林悦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用它们能理解的方式比喻。她的故事,如同在渊鳞卫封闭的世界里,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可能的窗。
巨岩首领和几位年长的渊鳞卫看着这一切,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它们既欣慰于族群的未来能接触到如此广阔的知识,又隐隐担忧这是否会动摇它们世代守护圣地的纯粹信念。但无论如何,它们对林悦的感激和尊敬与日俱增。这位外来者,不仅带来了治愈伤痛的力量,更带来了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