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林逍就被养殖场里狍子的叫声吵醒了。他披衣下床,刚推开院门就看到沈歌和邻居林二姐一起提着竹篮从外面回来,篮子里都装着新鲜的水稗草,沾着清晨的露水。林二姐是村里的寡妇,带着个女儿叫小雅,平时常来帮着照看养殖场的活计。“早啊,我跟沈歌去湖边割了点嫩草,喊上小宝赶牛车拉了两大捆,够母狍子吃一天了。”沈歌笑着晃了晃竹篮,发梢的水珠顺着脸颊滑落,透着一股清爽的朝气。林二姐也跟着笑:“湖边的草嫩,狍子吃了肯长肉。”
二姐几人刚把水草分到各个棚屋,就听到村口传来卡车的轰鸣声——是佳木斯药材公司的大解放卡车,车身上印着“农业考察专用”的红色字样。林逍心里一紧,快步迎出去,果然看到老周从副驾驶座上跳下来,他连忙上前喊了声“周哥”。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车斗里下来的五个人:“给你带专家来了!”为首的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戴着金边眼镜,手里攥着个牛皮笔记本,身上的灰色中山装洗得有些发白,却十分整洁。
“这位是省农业厅药材研究所的王研究员,昨天坐火车从省城到佳木斯,今早跟我一起赶过来的。”老周熟络地介绍,“王研究员,这就是我跟你提的林逍,打猎的好手,最近看了些药材书,才留意到东山上的情况。”王研究员快步上前,握住林逍的手,掌心带着常年握笔和铲子磨出的薄茧:“林逍同志,麻烦你了。听说你观察到东山上有不少野生药材,我们特意来实地看看,采些样本回去检测。”
这林逍连忙侧身让道:“王研究员,各位同志,快进屋歇脚!沈歌,二姐,快去烧点热水,家里刚杀了只兔子,还有些腊肉,中午简单对付一顿。”沈歌和林二姐应声往灶房去,林母这时也从堂屋迎出来,手里还擦着围裙。王研究员见了连忙问候:“大妹子,打扰你了。”林母笑着摆手:“不打扰不打扰,专家来考察是好事,快进屋坐!”
一行人进了堂屋,晓梅抱着小雅从里屋跑出来,两个小姑娘好奇地躲在门后偷看。老周把带来的两箱苹果放在桌上:“婶子,别忙活太复杂,我们吃完就得上山,争取今天把样本采齐。”王研究员翻开笔记本,开门见山:“林逍同志,咱们先说说东山的基本情况。面积大概有多大?海拔多少?平时你打猎的时候,留意到哪些区域植被不一样?”
林逍搬来条长凳坐下,回忆着打猎时的路线:“面积差不多两千多亩,最高的地方估计有八百多米。山下是阔叶林,大多是橡树和杨树;中间那段针阔混交,松树和桦树多;山顶就是些灌木和杂草。我前阵子看了本《北方常用药材图鉴》,才注意到有些植物像是书里画的,就是不敢确定。”
这回忆着跑山的路线也就五完达山脉这边的山都不算高。们山里人都靠这山吃饭“具体在哪些位置?比如有没有看到叶片呈羽状复叶、开淡黄色小花的?或者掌状复叶、茎秆带刺的?”王研究员追问,手指在笔记本上悬着,随时准备记录。林逍眼睛一亮:“有!北坡向阳的石头缝里,有开小黄花的,叶片是羽毛状;南坡的橡树林下,有带刺的灌木,叶子是巴掌状,还结着小绿果。前阵子下雨后,西坡的腐叶堆里,还冒出些像土豆似的块茎。”
正说着,虎子扛着猎枪走进来,他是林逍打猎的老搭档,听说要上山采样本,特意过来帮忙。“林逍,周哥,都准备好了,枪里压了霰弹,山里有野猪和狼,有我跟着安全。”王研究员看了眼猎枪,笑着点头:“有劳同志了,山上确实得注意安全。我们带了五个技术员,分两组行动,一组跟林逍去北坡和西坡,一组去南坡,这样效率高些。”
正说着,虎子扛着三八大盖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篮刚摘的樱桃:“林逍,听说有省城来的专家?”看到满屋子的人,他笑着晃了晃手里的枪:“我来搭个伴,山上虽熟但也有野物,带着家伙安全。”老周笑着说:“这是虎子吧?上次听林逍提过,打猎的好手。”林逍点点头:“虎子跟我一起跑山多年,有他在安全放心。”
王研究员起身让了让座:“快坐快坐,有你跟着我们更安心。我们正打听山上的情况,林逍说发现过不少野生药材,真是意外之喜。”虎子坐下后接过茶杯:“山里药材不少,我们平时也采点去镇上卖,就是不懂品种,卖不上价。林逍最近看了些书,才辨出不少好东西。”王研究员眼睛更亮了,连忙让技术员记下“北坡黄芪重点勘察”。
说话间,林二姐已经把馒头和腊肉装好了,用粗布包着递给林逍:“小心别被树枝刮破了。小雅,跟妈妈在家,别乱跑。”小雅抱着林二姐的腿,小声说:“妈妈,我等林逍哥回来讲故事。”林逍揉了揉她的头:“好,等哥回来给你讲山上的事。”
中午的饭菜很简单,红烧兔子肉、炒腊肉、拍黄瓜,还有一锅玉米糊糊。王研究员吃得很香,不时夸林母手艺好:“大妹子的手艺比我们单位食堂强多了,这兔子肉炖得烂乎,牙口不好也能吃。”林母笑着给众人添饭:“喜欢就多吃点,山上路难走,得多垫点肚子。”林父今天去林场上班了,临走前特意嘱咐林逍,一定要把专家照顾好,别出安全问题。
林逍趁机说:“王研究员,你们先歇会儿,我去叫王小宝赶牛车过来,等会儿上山拉工具方便。虎子,你也准备下,咱们一起上山带路。”虎子连忙道:“好嘞,我这就去检查下枪。”
刚出村口,王小宝赶着牛车过来了,车斗里铺着干草:“林逍哥,周哥,我把牛车赶过来了,你们采的样本多了,我好拉回去。”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是小宝机灵,就在山脚下等着,别上山,不安全。”王小宝咧嘴笑:“放心吧周哥,我就在老橡树下等你们。”
东山的北坡路比较平缓,林逍在前边挥舞着砍柴刀,砍掉挡路的荆棘和藤蔓。王研究员跟在他身后,一边走一边观察周围的植被:“你看这土层,颜色偏黄,颗粒感明显,应该是沙质土。”他蹲下身,从工具箱里拿出小铲子,挖了一小块土放在掌心揉搓,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没有异味,透气性不错,就是看着肥力一般,得回去测下有机质含量。”
扛着56半,提着三八大盖跟在后面,负责警戒脚下的老橡树下旁边的年轻技术员小张连忙拿出土壤样本袋,把土装进去,贴上写着“北坡01-向阳坡”的标签:“王老师,ph试纸测一下?”王研究员点点头,小张从工具箱里拿出试纸,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浸湿,沾了点土:“大概6.5左右,中性偏酸,适合不少药材生长。”林逍在一旁听着,心里暗暗记下,这些知识在书里都看到过,没想到实际检测是这样操作的。
咱们山里人常年靠山吃饭,这些土性你们肯定也摸得门清。“你说的开小黄花的植物在哪?”王研究员起身问道。林逍往前指了指:“就在前面那片石头缝里,我上次打猎路过看到的,当时还以为是普通野草,看了书才觉得像黄芪。”走了大概百十米,果然看到石头缝里长着几株开淡黄色小花的植物,茎秆直立,叶片呈羽状复叶,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
平时我们也采着卖,就是数量不多王研究员快步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杂草,眼睛瞬间亮了:“没错!这是野黄芪!你看这茎秆上的绒毛,还有这复叶的数量,是正宗的北黄芪,药效比南黄芪好得多。”他从工具箱里拿出小锄头,轻轻挖了株最小的,根系上带着不少沙土,形状像个纺锤:“就采这株做样本,大的留着,野生资源得保护好。”
咱们山里人靠药材换钱,可不能把老根都挖绝了小张连忙拿出标本夹,把黄芪的枝叶整理好,夹在吸水纸中间:“王老师,这片黄芪大概有多少株?”林逍粗略数了数:“得有二十多株,都长在石头缝里,平时没人敢来这儿,没被人挖过。”王研究员点点头:“沙质土、向阳坡,正好符合黄芪的生长习性,回去测下有效成分含量,要是高的话,这片区域很有种植潜力。”
往深处走了走,林逍又指着一片开小黄花的纤细植物:“王研究员,你看这个,叶子细长,跟书里画的柴胡有点像。”王研究员蹲下身看了半天,又摘了片叶子放在嘴里嚼了嚼,眉头微微一皱:“有点苦,带点辛味,像是柴胡。”他让小张采了株样本,又挖了土样:“柴胡喜欢干燥的沙质土,跟黄芪的生长环境差不多,回去一起检测。”
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北坡的山泉边。泉水从石缝里流出来,汇成一小片水洼,周围长满了杂草。王研究员蹲下身,用干净的杯子接了杯泉水,滴了几滴ph试纸:“水质偏中性,很好。”他又指着水边一丛叶子呈披针形的植物:“这是白茅根,也是种常用药材,清热利尿的,水边湿润的环境正好适合它生长。”小张连忙采了样本,记录下生长环境:“北坡山泉周边,湿润沙质土。”
,也能拿到镇上药铺卖,就是价钱不高常用要是批量种,也是笔收入。咱们山里人就是靠山吃山,这些不起眼的野草都是宝贝从北坡往西行,坡度渐渐变陡,植被也从阔叶林变成了针阔混交林。虎子突然停下脚步,示意众人安静,然后指了指不远处的灌木丛:“有动静。”林逍和王研究员等人立刻停下脚步,虎子端起猎枪,慢慢靠近灌木丛。过了一会儿,一只野兔子从灌木丛里窜出来,飞快地跑远了。虎子松了口气:“没事,是只兔子,山里的野猪一般在下午三四点出来活动,咱们得注意点。”
不低,咱们山里人肯定常采吧?西坡的腐叶层很厚,踩上去软软的,还散发着泥土和落叶的清香。林逍指着前面一片腐叶堆:“王研究员,就在这儿,前阵子下雨后,冒出不少像土豆似的块茎。”王研究员连忙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拨开腐叶,果然看到几株像土豆一样的块茎,表面黄白色,带着环状纹路,顶部还长着嫩绿色的芽。
“这是天麻!”王研究员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看这形状和纹路,是乌天麻,名贵药材啊!”他连忙让小张拍照记录,自己则小心翼翼地挖了个小的块茎:“天麻得和蜜环菌共生才能生长,这里能长出天麻,说明土壤里有天然的蜜环菌,这可是宝贝!”他又挖了些腐叶土样本:“回去得好好测下腐叶土的肥力和蜜环菌含量,要是够的话,这地方太适合种天麻了。”
众人围过去,只见一棵橡树的根部,长着几株像土豆一样的块茎,表面黄白色,带着环状纹路。李老师激动地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泥土:“是天麻!正宗的乌天麻,这可是名贵药材!”他连忙让技术员拍照记录:“天麻金贵得很,咱们山里人采的时候肯定很小心吧?这东西得和蜜环菌共生,要是破坏了生长环境,就长不出来了。”
人参这东西金贵,我们采的时候都只采大的,留着小的让它再长,不然以后就没得采这可是咱们山里的宝贝疙瘩,得好好护着才能长久换钱刚走到山脚下的老橡树下,就看到李技术员带着两个技术员在等了,地上放着不少样本袋和标本夹。“王老师,收获不小啊!”李技术员笑着迎上来,“我们在南坡发现了刺五加和细辛,还有几株疑似人参的植物。”王研究员眼睛一亮:“哦?快看看!”李技术员拿出一株用湿纸包着的植物,叶片呈掌状,茎秆纤细,顶部还顶着个小小的花穗。
“这是人参!”王研究员仔细看了看,“虽然年份浅,也就三四年,但能自然生长就说明南坡的环境适合。南坡的土壤怎么样?”李技术员拿出土壤样本袋:“腐殖土,厚度有三十多厘米,肥力足,ph值6.0左右,典型的喜阴药材生长环境。刺五加长得密密麻麻的,至少有上百株,细辛也不少,都长在橡树林下的树荫里。”
“北坡沙质土,黄芪、柴胡长得好,还有白茅根!”王研究员晃了晃手里的土样袋,“三处山泉够灌溉,沙质土和腐殖土互补,能种的药材多着呢!咱们山里人靠山吃饭,把这些药材种好了,比种庄稼划算多了!”林逍听着心里乐开了花,这山要是真能搞成种植基地,乡亲们的日子就有奔头了。
林逍心里也很激动,但还是保持着冷静:“王研究员,周哥,检测结果没出来之前,咱们还是先别声张。搞种植基地投资不小,得等结果出来,确定哪些药材适合种、怎么种,咱们再合计后续的事。我倒是有个想法,要是真能种,或许可以跟村里商量搞个合作社,但现在说这些还太早。”
老周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小子,年纪不大倒挺稳重,说得对,凡事得稳扎稳打。等检测结果出来,要是适合种植,我再帮你们协调省里的扶持政策,联系药材公司谈收购,咱们一步一步来。”王研究员也表示赞同:“林逍同志考虑得很周全,种植确实需要谨慎,不能光看品种,还得看市场需求和种植技术难度。”
王研究员点点头:“集体种植好,能统一管理,保证品质。咱们山里人靠药材吃饭,野生的得悠着采,人工种既能保产量,又能让野生的慢慢恢复,这样才能长久。我们会派技术员定期来指导,免费提供种苗培育技术。”林逍连忙答应:“那太好了,有专家指导,我们种着也放心。”
乡亲们靠这山就能过上好日子采药材拿到镇上晚饭时,王研究员详细跟林逍讲了后续的检测流程:“我们会把土壤样本送去实验室测有机质、氮磷钾含量、重金属指标;药材样本测有效成分含量;水质测微生物和重金属。这些指标都合格了,我们再制定种植方案,包括种苗选择、种植密度、施肥方法、病虫害防治这些。”
林逍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我这几天再去东山转转,看看有没有其他药材,顺便留意下哪些区域适合集中种植。虎子,你也帮我留意着,别让外人上山乱采药材,咱们得把野生资源保护好。”虎子连忙答应:“放心吧,我每天上山打猎,帮你盯着。”
饭后,王研究员一行准备去村委会的空房休息,临走前特意把林逍叫到一边:“林逍同志,东山的潜力很大,要是检测结果好,这不仅是你的机会,也是全村的机会。你年轻,有文化,还肯钻研,以后要是搞种植,得多承担些责任。”林逍点点头:“我知道,王研究员,我会尽力的,等检测结果出来再说。”
老周留在林逍家喝茶,两人聊到半夜。“周哥,你说这检测结果能合格吗?”林逍还是有些担心。老周喝了口茶:“放心吧,王研究员他们是专业的,只要东山的自然条件没问题,检测肯定能过。我已经跟佳木斯药材公司打过招呼了,要是能种,他们愿意签保底收购合同,价格不会低于市场价。”
“关键还是得看药材的有效成分,要是含量低,就算能种也没价值。”林逍道。老周点点头:“这倒是,不过王研究员看了样本,说品相不错,应该差不了。你也别太着急,这几天好好休息,顺便再去东山摸摸情况,等检测结果出来,咱们再好好合计。”
第二天一早,王研究员一行就带着样本返程了,老周也跟着去佳木斯,帮着协调检测的事。林逍送他们到村口,王研究员握着他的手:“一周后我给你寄检测报告,要是有问题随时打电话。”林逍点点头:“麻烦您了,王研究员。”
送完众人,林逍回到家,沈歌和林二姐正在收拾院子。“都走了?”沈歌问道。林逍点点头:“走了,一周后出检测结果。我今天再去东山转转,虎子已经在村口等着了。”林二姐递给他一个干粮包:“路上小心点,早去早回,小雅还等着听你讲故事呢。”
家里小雅还在家等着,说要听舅舅讲山上的事呢。来到村口,虎子已经扛着猎枪等着了,背上还背着水壶:“走吧,我昨晚想了想,南坡的橡树林里可能还有其他药材,咱们再去看看。”林逍点点头,两人并肩往东山走去。清晨的阳光洒在山路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逍看着眼前的青山,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东山或许藏着改变全村命运的机会,但一切,都得等那份检测报告出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