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归入各长老门下,补考的弟子也全力以赴,取得了该有的成绩。
戚寒天来到太虚宗主的太虚宫,太虚宫位于观真宗的最高峰上,云雾缭绕,仙鹤时不时掠过。
戚寒天刚踏上太虚宫第三级白玉阶,五感便如被惊雷劈开般突破界限。
视觉里,云雾不再是白茫一片,红外光让古松根系在土壤下的蜿蜒轨迹清晰如脉络,紫外光勾勒出琉璃瓦裂纹中积年的尘垢,连空气里悬浮粒子的原子振动,都像细碎金芒在眼前流转。
听觉越过了常人的声域,次声传来殿基下岩层缓慢挤压的沉闷震颤,超声则捕捉到符文内部粒子高速碰撞的尖细嗡鸣,甚至能分辨仙鹤羽翼每根羽丝划过空气时,不同分子振动产生的高频差异。
他抬手迎向山风,触觉竟能触到风的分子结构——氧原子、氮分子,混着水分子凝结成霜时的细微碰撞,都像有无数细小的触角在掌心轻挠。
鼻腔里,檀香分子的苯环结构化作醇厚的木质香气,松针释放的萜烯类物质带着尖锐的清苦,连云雾中极微量的臭氧,都以独特的腥甜在嗅觉里划出清晰痕迹。
一抿嘴唇,气息触碰到舌尖,味蕾捕捉到水汽中氢氧键的清甜,混着空气中二氧化碳溶解后的微涩,甚至尝出古木释放的木质素分子,在口腔里留下带着时光沉淀的微苦余韵。
戚寒天指尖悬在半空,正细辨风里氮氧分子的触感,忽有顿悟撞上心头——方才捕捉到的氢原子是极淡的凉,氧原子是微刺的滑,可当二者凝成水分子落进掌心,竟生出全然不同的温润,这便是涌现。
他抬眼再看,视觉里单独的红外光只是暖芒,紫外光不过冷荧,可当它们与可见光交织,竟晕出云雾中从未见过的七彩流光;听觉中次声的闷震与超声的尖鸣本是割裂的,可当二者在耳畔共振,竟化作符文流转的低沉韵律,比任何单一频段都更撼人心神。
连舌尖的滋味也是如此:氢氧的清甜、碳分子的微涩、萜烯的苦意,单独尝来不过是零散的味觉,可当它们在口腔里交融,竟酿出天地灵气独有的清冽,远非任何一种单一分子能造就。
他忽然懂了,这太虚宫的玄妙,从不是某道符文、某缕气息的功劳,而是无数细微存在相互作用,才涌现出这般超越个体的磅礴意境。
戚寒天望着阶前飘落的灵果,指尖捻起果肉碎屑,视线穿透果皮直抵分子层面——不过是碳氢氧的粒子在无序排列,单独拎出任何一粒,舌尖都尝不到半分甜意。
可当这些粒子以特定结构相拥,竟在味蕾上绽开蜜般的甘醇,连带着果皮的微酸、果籽的轻涩,都成了独属于灵果的鲜活滋味。
他又看向殿外路过的弟子,目光掠过血肉,看见无数细胞在有序运作,细胞核里的染色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拆解来看不过是核酸与氨基酸的聚合。
可当这些微观存在相互协作,竟诞生出思维与意识,能感知天地灵气,能运转功法吐纳,甚至能生出喜怒哀乐,远非任何一个单独细胞能承载。
再往深想,太虚宫的符文亦是如此。
单独的光粒只是微弱的能量,单独的声波不过是空气的振动,可当亿万光粒凝成符文轨迹,亿万声波化作护山大阵的韵律,竟能镇住殿基下的阴邪,能引天地灵气滋养宗门,涌现出远超个体的磅礴力量。
他忽然彻悟:世间万物的玄妙,从不在单一粒子的属性里,而在无数微小存在的相拥中,于无序到有序的跃迁里,绽放出全新的、超越个体的生命意境。
戚寒天望着太虚宫檐角凝结的冰棱,视线拆解出冰的分子结构——不过是水分子重复堆叠的晶体,单独看只是无色的粒子,可亿万分子相拥,竟化作剔透的棱体,能折射天光、凝结云雾,生出冰的凛冽与清透。
这景象让他骤然想到修真界的一切:
灵脉拆解开,是地底岩层里流动的能量粒子,单独一粒连微光都发不出,可当它们汇聚成脉,便能滋养万物、供修士吐纳,涌现出撼动山川的灵力;
宗门的护山大阵,拆解来看不过是符文与灵石的组合,单一符文只是刻痕,单块灵石只是储能,可当它们依循阵理排布,竟能抵御外敌、遮蔽天机,生出远超个体的防御力。
就连修士自身也是如此。
血肉是细胞的聚合,魂魄是灵识的凝聚,单独的细胞没有灵智,零散的灵识没有意识,可当它们共生共息,竟能衍生出思维、道心与修行的潜能,能感悟天地、突破境界,甚至追寻长生。
他站在阶上忽然失笑,原来修真界最根本的玄妙,从不在某个单一存在的强大,而在无数微小个体的交融与协作,于无序中生出有序,于零散中涌现出超越一切的可能。
戚寒天指尖划过殿柱上的符文,那些光粒碰撞的轨迹忽然与脑海中闪过的画面重叠——梦里见过的那一张张面孔、浮现的黄皮书,量子锚定,微观量子等等,从前疑惑不解,此刻却有了新的念头。
他想起方才悟到的涌现性,连灵果的甜、修士的识海都源于微观存在的聚合,那这些零碎的意识片段,会不会也是某种“涌现”?
或许是前世的魂灵粒子未曾散尽,在今生的识海里与自身灵识纠缠;又或是天地间漂浮的古老意识碎片,恰好与他的精神频率共振,拼凑出不属于当下的画面。
就像单独的水分子成不了冰棱,单独的魂灵粒子也显不出完整的前世记忆,可当它们在识海中与今生的意识相互作用、彼此嵌套,便涌现出那些模糊却真切的梦境与幻象。
他望着殿外流动的云海忽然明白,自己感知到的不仅是眼前的分子原子,或许还有跨越时空的、意识粒子的共振与重逢。
忽然,戚寒天脑子里出现了许多字符:
涌现性的定义是:
当系统内大量简单的微观组分,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整体结构时,会展现出单个或部分组分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的全新属性、功能或行为,且这些新属性无法通过拆解分析单个组分的特性来预测。
例如:
- 单独的氢原子(h) 和氧原子(o) ,既没有“液态”的形态,也没有“湿润”的触感,更无法用来解渴、载船;
- 但当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形成水分子(h?o) ,大量水分子再通过分子间作用力聚集时,就会涌现出“液态”“可流动”“能溶解物质”等全新属性;
- 进一步聚集,水分子还能在低温下涌现出“固态(冰)”的坚硬、在高温下涌现出“气态(水蒸气)”的扩散性——这些属性,在单独的氢、氧原子层面完全不存在,也无法从单个原子的特性中推导出来。
戚寒天看到这些字符,豁然开朗,与他的思悟,不谋而合。
他举一反三,马上想到,水如此,火何尝不是呢?
单独的烛芯纤维只是干枯的草木,遇火只会碳化,毫无光亮;烛油是油脂分子的聚合,单独存在时仅能润滑,连火星都引不燃。
可当烛芯吸饱烛油,遇火后二者相互作用——烛芯燃烧提供温度,烛油受热化作油气助燃,竟共同涌现出稳定的火苗,既能照亮殿内,又能传递暖意。
这火苗的光与热,在单独的烛芯或烛油身上完全找不到,就像水的液态属性与氢氧原子无关一样。
他心中更明了:修真界的一切玄妙,皆藏在这般“个体无而整体有”的涌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