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的平华村,最热闹、最气派的当属林守业家的老宅。与别家或憋闷、或算计、或只是小门小户的温馨不同,林家的回门日,是真正的大团圆,温情与前景都拉到了满格。
一大早,林家大宅便忙碌开来。林守业、林守英和李货郎老两口都穿着簇新的棉袍,脚踏孩子们孝敬的暖和棉鞋棉袜,胸前佩戴着孙辈们精心挑选的生肖玉牌,个个精神矍铄,笑逐颜开。林文松与张青樱夫妇、李文石与江依心夫妇、李文远与孙嘉陵夫妇,纷纷带着自家孩子早早过来帮忙张罗。
今日林家大宅要迎接三对回门的闺女女婿:远嫁平安村的大女儿林文柳与黄少里正一家、嫁到镇上的小女儿林文梅与赵衙役一家,还有同村的李文慧与刘大山一家。这是林家的规矩,重要节庆,无论是否分家,核心成员总要聚在一起。
唯一的缺席是林文柏和郑秀娘,他们带着五个孩子回了平正村郑家,但这丝毫不影响老宅的热闹。李文慧和刘大山跟着爹娘林守英和李货郎,一早就回来了,神态自然,如同日常归家。
最先到的是大女儿林文柳一家。只见林文柳与夫婿黄少里正皆身着新衣,戴着同款的兔毛手套和帽子,瞧着别提多般配了!身后跟着三个虎头虎脑的儿子——黄义、黄智、黄信,同样装备整齐,举止有礼,笑容明朗,一看便是家教良好的孩子。
“爹\/岳父!女儿\/女婿给您拜年了!二姑、姑父,新春大吉!”林文柳和黄少里正一进门,便恭敬地向端坐堂上的林守业等长辈行礼。
“外公新年好!姑奶奶、姑爷爷新年好!”三个少年郎声音洪亮,齐刷刷跪下磕头,动作标准,透着对长辈由衷的尊敬。
“好,好!快起来!”林守业看着这兴旺的一大家子,脸上笑开了花,连忙拿出备好的厚实红封,挨个塞到外孙手里。发完,他习惯性地望了望他们身后,疑惑道:“女婿啊,你爹这回咋没来?”
不怪林守业有此一问,自打知晓平华村有了新菜种和灵果树,林文柳每次回娘家,她那公公老黄里正几乎次次不落,美其名曰“与林老哥叙旧”,实则便是来品味美食,顺道巩固两村情谊。
“还是岳父了解我爹,”性子活络的黄少里正笑着接话,毫不留情地揭自家老爹的底,“他本是要来的,可想着今日回门,村里外嫁的闺女都回来,怕有人不守规矩,趁机外泄种子,影响村子后续发展。他不放心,非要留在村里各处转转,敲打敲打。”
他顿了顿,模仿着老黄头的语气,“我出门前,他再三叮嘱,让我替他向您和二姑、姑父问好,还特意交代,定要把吃到的新鲜吃食给他带些回去尝尝!”
“黄老弟还是一心为公啊,有他在,平安村定会越来越好。”林守业对这位亲家兼好友极为欣赏,“放心,今儿好吃的管够,回头都给你爹娘带些回去,让他们也尝尝鲜。”
“文柳啊,看你们这兔毛手套和帽子,怎么,你们的兔子工坊也进展顺利?”林守英打量着气色红润的大侄女,笑着问道。
“是呢,二姑!”林文柳性子爽朗,见到家人更是笑意盈盈,“多亏年中妹夫提醒,我们回去就把兔子工坊办起来了!规模虽还不及文慧的那个,但已开始有进项,而且相当不错!总算是实现了当初的诺言,让我家时时能吃上酸辣兔丁了!”
“可不!”黄少里正立刻得意洋洋地补充,“二姑,如今我只要表现好,文柳就给我做一顿酸辣兔丁犒劳呢!”
“大姐夫,啥叫表现好呀?”李文远好奇地插嘴。
“小弟,这你就不懂了吧?”黄少里正更来劲了,摇头晃脑地现场教学,“得做到‘三从四德’!媳妇儿出门要跟从,媳妇儿命令要服从,媳妇儿说错要盲从;还有四得,媳妇儿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惹不得。” 他一脸骄傲地转向林文柳求证,“我可是标兵,是不,媳妇儿?”
“嗯,表现尚可,”林文柳忍着笑,故作严肃地点点头,“弟弟们的教育就交给你了,回去再给你做酸辣兔丁。”
得到肯定,黄少里正更是尾巴翘上了天,“来,弟弟们,跟我来,咱们细细研讨……”
正说笑间,小女儿林文梅一家也到了。林文梅与赵衙役带着儿女进门,一家人衣着得体,更显镇上人的利落与讲究。赵衙役为人沉稳内敛,礼数周全地向长辈们抱拳行礼:“岳父,二姑、姑父,小婿携文梅给您们拜年了!”
儿子赵栋、女儿赵玉也跟着乖巧行礼:“给外公、姑奶奶、姑爷爷拜年,祝您们福寿安康,万事如意!”
两家人相互见礼,热闹非常。林文柳、林文梅姐妹感情极好,拉着张青樱、江依心、李文慧等嫂嫂弟妹的手,有说不完的体己话。赵衙役则与连襟黄少里正、舅兄林文松、李文石、李文远、刘大山等人热络地聊在一处,谈天说地,气氛融洽。
一时间,林家大宅堂屋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几乎要掀翻屋顶。小辈们更是迅速玩作一团。林怀安、林毅等半大少年领着黄家三兄弟和赵栋,谈论着村中趣事和学业;小果果则成了当之无愧的焦点,穿着桃红新袄,像只快乐的小蝴蝶,被姐姐林芝兰、林秀茹以及新来的表姐赵玉围着,分享她的宝贝零嘴和新得的小玩意儿,小奶音叽叽喳喳,萌得人心都要化了。
待到香气扑鼻的梅花酥饼端上来,立刻吸引了林文柳和黄少里正、林文梅和赵衙役两家的全部注意力。
“岳父、姑姑、姑父,您们也太破费了!”爱吃的黄少里正眼睛瞬间直了,“这般精致的点心,镇上的糕点铺子可没有!我几年前去州府办事,见过类似的‘梅花糕’,听说是达官贵人茶会上才有的!”
连见多识广的赵衙役也忍不住多看几眼,附和道:“确实,如此精巧的点心,在镇上实属罕见。”
“哈哈,这可不是外头买的,”李货郎满脸自豪,声音都洪亮了几分,“这是咱们村今年最时兴的‘梅花酥’!连京城来的将军尝了都赞不绝口,说他参加宫宴都没见过这么好吃又好看的!知道为啥不?一是用了胡麻油!‘油中黄金’,跟黄金一个价,香气特殊,滋味绝佳;二是咱们果果有心,还特意为我这老头子琢磨出了咸口的,这可是独一份儿!”
“胡麻油?”回门的两家人齐齐惊呼,“你们都用上胡麻油了?这可老贵了!”
“不止是贵,是有钱也难寻!”赵衙役印证道,“能产胡麻的地界就那么几处,产量稀少,各地年年都为搜寻贡品胡麻油耗费心力。”
“光说无用,你们先尝尝,边吃边聊。”李文石带着几分促狭,示意大家动手。果然,点心一入口,众人的表情从惊讶变成了陶醉。
黄少里正率先给妻子拿了一个,自己才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他凑巧吃到了咸蛋黄馅的,温热的馅料细滑咸香,与带着独特坚果香气的酥脆外皮在口中交融,瞬间幸福感爆棚!他三口两口吃完,手又伸向了盘子。那厢赵衙役尝的是豆沙馅,清甜柔滑的豆沙与酥皮亦是绝配,感觉吃多少都不会腻,他也自觉地拿了第二个。
更别提本就喜好点心的林文柳、林文梅和一群孩子们了,只见众人一个接一个,吃得专注又满足,一时间竟无人说话。转眼间,一碟酥饼只剩最后一个,黄少里正刚要伸手,他家三小子黄信已人小手快地抓起,毫不犹豫地塞进了嘴里。
“三娃!每次都是你跟我抢碗底,就不能尊老爱幼,让给你爹我么?”黄少里正悻悻收手,忍不住抱怨。
“爹!我这是为您着想!”黄信眨着清澈的大眼睛,振振有词,“您想,这酥饼都如此美味,待会儿正餐定有更多好吃的。您若现在吃饱了,待会儿岂不亏了?这种‘重任’,交给儿子我来承担就好!”
一番童言稚语引得满堂哄笑,连黄少里正都绷不住,被儿子逗得哭笑不得。“就你歪理多!”
“果果,你真棒!这酥饼太好吃了,特别是蛋黄馅儿的,我还是头一回吃,跟家里煮的鸡蛋黄完全不一样,咋这么香呢?”黄家老大黄义一边回味,一边朝果果竖起大拇指。
“玉莹奶奶家的蛋黄,是咸的。好吃。姑爷爷喜欢吃。”果果听到夸奖,小脸放光,认真地解释。
“果果说,这里头的蛋黄是上官玉莹自家腌的咸鸭蛋,她可是村里做这个的头一份。”林守英笑着补充,“果果念着她姑爷爷喜好咸口,特意琢磨出了这个方子。这咸蛋黄里还调了胡麻油,比例讲究,才能这般细滑咸香。”
“怪不得!咱们果果就是心思巧,这都能想出来!”黄少里正家里三个都是皮猴,对聪明伶俐又乖巧的果果格外稀罕,加上之前那些好吃的点子,更是喜欢得紧。“文松、青樱,你们可得把果果看好了,这么招人疼的囡囡,我都想套麻袋偷回我家去了。”
“麻袋,装石头的,不能装果果。”小果果立刻摇头,小表情十分严肃。她记得修“邻里留园”时,见过用麻袋装运雕花石板。“果果,是装在好看衣服和裤子里的。”
小豆丁一本正经的回答,瞬间逗得全家人前仰后合,连素来沉稳的赵衙役和刘大山都忍俊不禁,以拳抵唇,肩膀微微耸动,生怕笑出声来失了仪态……满堂欢声,其乐融融,为新年的团聚更添了几分暖意与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