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中年店主这么说,朱元璋等人脸上都露出震惊的神情。他们都是吃过苦、受过穷的人,深知田地对百姓的意义。
正是为了不让百姓再挨饿受冻。
当年大明立国时就明确表示。
要依照登记的百姓分发田地。
其余归国家调配,赏赐给功臣贵族。
如今怎么反倒无田可种?
“前些日子凤阳那边的事。”
“在各地早已屡见不鲜。”
“虽说朝廷控制了凤阳。”
“把土地重新还给了百姓。”
“可怎么挡得住那些权势滔天的贵族侯爷们?”
“他们有的是法子,让百姓把地交出来。你们听说过一串钱买一亩地的事吗?”
“在我们家乡,这都成了常事。”
“真是伤心啊!”
“除了京师还算安稳,别的地方大多民不聊生。不瞒您说,我虽然是个平民,但南闯北走,什么场面没见过。”
这中年店主眼中闪过一丝辛酸。想想也对,谁不想中年以后光宗耀祖,回家安度晚年?又何必在这京师挣扎求生,不过是活命罢了!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昨天的事。
还记忆犹新。
多么凄凉!
“那些大户人家占了大量田地!”
“当初大明心慈手软,没有对他们动手。”
“再加上许多淮西功臣也分得大量田产。”
“百姓能分到的已经最少,可他们还要继续压榨。”
“难道大明的律法只是摆设不成!”
朱标虽以仁厚着称,但也忍不住怒火中烧,猛地一拍桌子:“为官者若不仁,为君者若不严,便是大明之耻!”
“说得好!”
“为官者不仁!”
“为君者不严!”
“这是大明的耻辱!”
朱元璋面色铁青,一言不发,而朱涛却冷着脸开口道:“该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朱涛与当朝太子殿下朱标共坐朝堂!
原以为国泰民安,百业兴旺。
没想到。
竟有人暗中舞弊,胡作非为!
这大明表面风平浪静。
实则早已风雨飘摇!
南方战事不断!
叛乱迟迟未平!
朝中却又生出这般丑事!
如此治理国家!
恐怕用不了多久!
天下百姓之中!
便会再出一位开国之主!
“大胆!”
“区区草民竟敢妄议朝政!”
“竟敢诽谤圣上!”
“诋毁朝纲!”
“给我拿下!”
话音未落,朱元璋身后传来一声怒喝。
紧接着。
数十名差役将摊位团团围住,为首的差人上前一步,举起手中兵刃,厉声喝道:“束手就擒,否则休怪我们不讲情面,押你去县衙问罪!”
“是非不分。”
“缘由未问。”
“你们凭什么抓人?”
“谁给你们的权力?”
“你们又是哪个衙门的人!”
朱元璋咬牙切齿,眼中怒火滔天,杀意凛然,转头望向那名中年差役,沉声道:“好一个应天知府,好一个清官父母,难怪百姓不愿告官,原来是告天无门,告地无路,真是好官!”
“放肆!”
“知府大人岂是你能妄评!”
“快跟我们回去!”
“否则格杀勿论!”
这差役胆大包天,竟敢如此放肆!
竟敢以如此口气说话!
又怎会是个普通小吏!
还敢如此嚣张!
“放肆!”
“臣等护驾来迟!”
“请陛下恕罪!”
“请太子殿下、摄政王殿下恕罪!”
朱元璋的亲随二虎率领御前军赶到,将现场团团围住,随即单膝跪地,向朱元璋请罪。
如同天雷炸响!
二虎现身登场!
根本不用摆架势!
就有人来撑场面!
这感觉!
就像酷暑喝下一口冰酒!
一个字!
痛快!
朱元璋如一头苏醒的猛兽,缓缓站起身来。街道两旁围观的百姓纷纷跪倒,不敢抬头,唯恐触怒天颜!
“陛下!”
那名差役当场吓破胆,瘫倒在地,带来的差役也纷纷扔掉兵器,跪伏于朱元璋脚下。
本是出来耀武扬威!
却撞上了当今圣上!
大明皇帝!
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若咱不是皇帝!”
“今日岂不就白白送命!”
朱元璋冷冷地盯着那名官员,脸上毫无波澜。淮西那些权贵的胡作非为,他尚未从怒火中平复,如今又冒出一个撞到刀口上的,正好让他一泄心头之恨!
“下官应天知府曹德顺,叩见陛下!”
“陛下圣安!”
“叩见太子殿下、摄政王殿下!”
“殿下万安!”
刚上任不久的应天知府曹德顺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扑到朱元璋面前行礼。
“曹德顺。”
“你这个应天知府,架子不小。”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这天下的主。”
朱元璋嘴角浮现一丝冷笑,目光如刀般落在曹德顺身上。
他对这个小官毫无印象,即便曹德顺是应天府的父母官,也从未有机会踏进奉天殿一步。
“陛下。”
“微臣罪该万死!”
“冒犯圣驾!”
“请陛下降罪!”
曹德顺显然不了解朱元璋的脾性,立刻跪地请罪。
在他想来,只要态度诚恳,顶多是受些责罚,不至于丢命。
“拖下去,斩了。”
“至于权家,流放云南。”
“铁铉。”
“由你接任应天知府。”
“给孤好好查查那家豆腐摊的摊主。”
“别让孤失望。”
朱涛看着眼前脸色惨白的曹德顺,目光冷漠,随后望向站在二虎身边的铁铉。
这虽谈不上飞黄腾达,但一步跨入应天府之首的位置,铁铉也当知足。
“叩谢陛下。”
“叩谢太子殿下、摄政王殿下。”
铁铉沉稳有度,立刻跪下谢恩。有他坐镇应天,京师百姓必能得一方安宁。
这正是朱涛的用意。
铁铉为人刚正不阿,骨气铮铮。
若非如此,当年燕王朱棣起兵时,以他与朱棣自幼的交情,顺势归附岂不是更明智?
可他偏偏宁死不降,对朱棣嗤之以鼻。
如此人物,怎会成为一方祸害?
若说他会胡作非为,反倒成了笑话。
“陛下!”
“饶命啊!”
而那曹德顺早已吓得失禁,满身臊臭,一个劲地磕头求饶。朱元璋视若无睹,轻轻一挥手,二虎便将人押了下去,结局不言自明。
“老二。”
“结账。”
“我们走。”
朱标看着朱元璋默默前行的背影,对朱涛点头示意,随后一同跟随而去。
“老头子难得出宫一趟。”
“却又是满心悲愤。”
“明日朝堂之上。”
“恐怕又要掀起波澜。”
“二虎啊。”
“把孤王的奏折送到中书省,替孤王告个病假,明天孤王不想上早朝。”
朱涛从卖肉夹馍的老板手中接过找零,顺手放下一锭银子,看见二虎回来,笑着说道:“既然现在左相是胡惟庸,那就把奏折送去他那里,不必麻烦刘夫子了。”
“是。”
二虎用力点头,他是老朱家两代人都极为信任的心腹,不仅负责保护朱元璋的安全,还要听从太子与摄政王的调遣。
“对了。”
“听说你和母后身边的如玉姑娘,彼此有情。”
“孤在城南有一处府邸,一直空着。”
“也没人住。”
“就赐给你们吧。”
“但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别在宫中与如玉过于亲密,否则就算孤和太子也护不住你。”
“至于母后那边,孤会替你说清楚。”
朱涛早已看出二虎与如玉之间的那份情意,便拍了拍他的肩膀,有意成人之美。
说到底,抛开身份不说,他们依旧是兄弟。
“谢殿下!”
二虎眼中满是激动,原本还愁不知该如何向皇上开口,如今摄政王却替他解了难题,让他一时激动得说不出话。
“别谢孤。”
“好好为朱家办事。”
“再添个儿子,将来也为朱家出力。”
朱涛一把扶起跪下的二虎,转身便朝朱标的方向走去。二虎仍站在原地,良久后才跪地叩首,连磕三个响头。
“咱早就觉得那小子不对劲。”
“原来是喜欢上了如玉姑娘。”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咱。”
“咱还能不成全他们。”
朱涛刚追上朱元璋,便听到他嘴里的嘟囔,笑了笑说道:“爹,二虎怕给您添麻烦,毕竟一个是宫中女官,身份有别,他也懂分寸。”
“放屁!”
“别的事咱管不了!”
“但这点小事咱还做不了主?”
“不就是喜欢一个宫女,如玉是皇后身边的人,二虎又是跟了咱多年的老臣,就算没有大功,也有苦劳,一直忠心耿耿。”
“这点恩典咱还给得起!”
“还有你们两个小子!”
“日后若咱不在了,也要善待二虎和如玉,他们就算辜负自己,也不会辜负朱家。”
朱元璋一生识人无数,也正因如此,才能创下这片江山。他自然看得清楚二虎的为人,此刻望着朱标兄弟二人,语气郑重地叮嘱道。
“爹一定会长命百岁。”
“别瞎说。”
兄弟二人同时摇头,做儿子的,自然希望父亲长寿安康。就算不能与天同寿,也希望他能安享百年。
“爹难道真能长生不老吗!”
“人终有一死!”
“哪怕爹贵为天子,也无法逃脱!”
“你们兄弟要记取教训,千万别去炼什么长生药,那都是骗人的玩意儿,人可以征服自然,却逃不过命运,这是天命!”
老朱这番话充满哲理。他这一生逆天改命,从一介草民起家,打下万里江山,定鼎天下之时,四海归心,万邦来朝,可最终也敌不过生老病死。其实,真正的长生,并非靠丹药,而在于一言一行留下的影响!
单凭世间那些寻常药材!
怎么可能炼出不老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