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处理完果郡王之事,又把所有兄弟都查了一遍,以防再有人头脑不清醒。
之后胤祥以摄政王的身份代昌荣帝册封了先帝其他后妃。
华贵妃封华贵太妃;
齐妃晋齐贵太妃;
裕嫔晋裕太妃;
吉嫔晋吉太妃;
宓嫔晋宓太妃;
颐嫔晋颐太妃;
丽嫔封丽太嫔;
旻贵人晋旻太嫔;
曹贵人封太嫔,赐封号玏,是为玏太嫔;
欣常在、瑜常在、淳常在和颜答应也是各晋一级。
其实除了吉太妃是因为是先帝后宫中唯一出身蒙古的后妃,晋封太妃,其他后妃就是主位以上有皇子、有公主的因生育有功晋一级,没有就不升。
贵人以下就无所谓了,摄政王施恩全部晋一级。
一道圣旨,所有后妃就从东西六宫搬离,皇太后富察氏当仁不让的住进了宁寿宫。
宁寿宫本是康熙为了孝庄太皇太后和他的嫡母仁宪皇太后居住所建,可惜,孝庄去世的时候宁寿宫还没建成,孝庄太后也无缘得住。
孝庄去世两年后,宁寿宫建成,康熙奉迎嫡母从慈仁宫移居宁寿宫。
仁宪皇太后去世后,宁寿宫就空了下来。
雍正登基后,要迎请生母太后乌雅氏入住宁寿宫。
毕竟连年号都选了‘雍正’这个暗示自己雍亲王得位正统、正当,以消弭关于他‘矫诏篡位’的舆论影响。
如果在康熙死后公开质疑自己继位的生母、在自己登基后拒绝接受册封她为太后圣旨的乌雅氏,能够入住宁寿宫,这象征着太后身份的宫殿,那无疑能消除不少之前的影响。
可惜,乌雅氏铁了心和雍正作对,不仅拒绝搬入宁寿宫,还以不能打扰孝庄太后的英灵的鬼话拒绝搬入孝庄自顺治十年到她去世居住了四十四年的慈宁宫。
就这般和雍正硬顶,正史中,仅仅在雍正登基六个月后,就在永和宫因‘康熙驾崩,皇太后哀痛深切,积哀日久,’病逝的。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乌雅氏因为康熙死了太过悲伤然后病逝了。
还是在雍正亲自到永和宫侍奉汤药的第二天病逝的。
这中间有没有什么不可说的秘密,那就见仁见智了。
富察太后可不是有福不享的,宁寿宫比慈宁宫更大、更豪华,她自然要住,而且是理所当然的住。
当了太后的富察欣怡不知道是太无聊了,还是和夏冬春住习惯了,竟然主动拉着旻太嫔去找胤祥,说让旻太嫔带着九阿哥弘昂与她同住宁寿宫。
胤祥想着,皇上年纪这么小,也不能离开母亲,每天在宁寿宫,有个同龄的九阿哥陪着也挺好,不仅可以培养兄弟感情,也有利于成长,就爽快的同意了。
当然,富察太后也不是来征求胤祥的同意的,她都当了太后了,又不插手朝政宫权,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她自己觉得,自己能来跟胤祥说一声都是尊重他了。
对于胤祥的点头,富察太后从鼻子中发出一声哼,理都不理胤祥,站起来拉着旻太嫔的手,扭头就走了。
华贵太妃本就有旧疾未愈一直养病,这次皇上没了,她是真的伤心欲绝,是真的有死志了。
胤祥看这种直接把人交给年羹尧了,既然要用年羹尧,就要让他无后顾之忧,华贵太妃毕竟是先帝后妃,也不好住臣子家,胤祥将圆明园旁边的一个皇家小庄子拨给华贵太妃住了。这样也方便年羹尧和年家人随时能探望她照顾她。
裕太妃带着欣太贵人、瑜太贵人和淳太贵人、颜太常在住进了寿康宫。
齐贵太妃带着剩下的一大拨人住进了寿安宫。
至于敬妃,则被胤祥单独下旨,封为皇贵太妃,还将慈宁宫留给敬皇贵太妃居住。
当然,顺便将宓太妃这个不太安分的也交给敬皇贵太妃看管。
是的,慈宁宫,除了敬妃,还有两个人和她同住,一个是宓太妃,另一个是吉太妃,这个隐身人。
吉太妃还好,宓太妃可是一直愤愤不平,觉得这皇位应该是她的七阿哥的。交给敬妃看着,胤祥才能放心。
而且还有七阿哥,可不能让宓太妃养偏了,还是交给敬妃养着吧,能者多劳嘛!
敬妃没想到浓眉大眼的胤祥也学会诓人了。
但,看在未来舰队的份儿上,她忍了。
敬妃不仅把宓太妃和七阿哥照顾好了,还把颐太妃从齐贵太妃的寿安宫抢了过来,带着她和吉太妃又双叒叕开始毛衣大业。
三阿哥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五阿哥也十五岁了,胤祥大手一挥,将他们封了爵,三阿哥封为多罗逸郡王,五阿哥封为多罗和郡王,出宫开府,三年后守孝结束便选福晋大婚,大婚后即可按例接其母妃去王府颐养天年。
胤祥没有直接封亲王,也是考虑到三阿哥、五阿哥都没有什么功绩,另外,还有皇上亲政后也需要加封这些兄长,因此只封了郡王。
先帝其他子女则都在宫中抚养直到成年大婚。
敬妃回宫后也没闲着,除了开启了毛衣大业,还建立了女学和流水线工厂。
第一个就是纺织,改进纺织机,建立纺织工厂,招收大量女工。
敬妃始终认为,要真的实现男女平等、女性独立,最基础的就是女性要经济独立。只有经济独立的女性才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和底气,才能真的打破传统的束缚。
如果就是下一道圣旨、或者喊喊口号,这些被困在后宅一生的女子永远走不出来,因为走出来了她们也活不下去。
但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就完全不一样了。
之后,为了给远洋舰队筹集银子,敬妃继续‘不要脸面’的发明创造了。
于是,香皂工厂、玻璃工厂、水泥工厂、火柴、自行车、香水、镜子等等一系列工厂拔地而起。
敬妃还以皇贵太妃的名义下旨通传天下,召集有识之士,只要你有发明,不论是什么都可以去各地敬妃名下的铺子登记,验证作用后,给予相应的奖励。
为此,敬妃还千金买马骨,作秀了一番,奖励了一个改良了玻璃制作的工匠一千两银子。
在敬妃忙碌的时候,胤祥和年羹尧也没闲着,朝政由胤祥把控,稳步向前,还一点点松懈了满汉之防,也没有继续雍正的文字狱,同时,也渐渐开始学习西方的治理政策。
年羹尧上任后就和远在广州的大哥通信,两人一南一北,开始与传教士、西洋商人交朋友,开始火器、舰船等技术、图纸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