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龙从外部发起的阴损攻势,如同几支淬毒的冷箭,精准地射向湖西厂新生肌体最脆弱的关节——原料供应与人心浮动。原料市场的波诡云谲与几个关键加工点的突然“叛变”,让原本顺畅起来的生产节奏再次出现了令人揪心的阻滞。范新华急得嘴角再次燎泡,小闲的财务报表上也出现了计划外的成本项。湖西厂刚刚提振起来的士气,蒙上了一层不安的阴影。
消息传到和平饭店,宝总站在落地窗前,凝视着窗外奔流的黄浦江,面色沉静,并无怒色。他深知,薛金龙此举,看似凶狠,实则暴露了其格局的狭小与手段的下作。这种依靠地方性人情关系和小恩小惠进行的搅局,或许能一时得逞,却终究难成气候。
“爷叔,薛金龙这是要把我们拖进他熟悉的泥潭里打滚。”宝总转过身,语气平静地对爷叔说道,“比谁在七浦路更有面子,比谁给的小恩小惠更多,比谁更会撒泼耍横。我们不能跟着他的节奏走。”
爷叔微微颔首,捻动着佛珠:“下棋莫入对手局。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破局之道,在于升维。跳出他的战场,开辟你的战场。”
宝总心领神会。他立刻召集了小闲、汪明珠和范新华,进行紧急部署。他的指示清晰而果断,完全跳出了与薛金龙缠斗的层面。
“明珠,你那边,继续稳住客户。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我们的产品质量和如期交货。不必与金豹厂在低端市场打价格战,更不必参与口水仗,自降身价。我们的战场,不在那里。”
“范新华,安抚好现有的加工点。被挖走的人,不必强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但把话放出去:凡此刻离开的,湖西厂重组后的所有合作机会,将与之永久无缘。把名单记下来。”
“小闲,立刻启动备用供应商预案。同时,准备一笔资金,我有用。”
接着,宝总做出了一个超出众人意料的决定。他没有去和薛金龙争夺那些被搅乱的本地供应商,而是拿起电话,动用了自己纵横上海滩资本市场多年积累下的、远超薛金龙想象的高层人脉和商业信誉。
几个电话直接拨往了江苏和山东的大型棉纱生产国企。这些企业,是真正掌控着产业链上游的“巨头”,平日里根本不会直接对接湖西厂这样规模小、状况不稳的客户。
宝总在电话里,没有过多提及湖西厂眼前的困境,而是以一个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清晰描绘了湖西厂“老品牌重生+柔性生产网络”的创新商业模式和未来潜力。他以宝隆贸易和自身信誉为担保,承诺了一个可观的、稳定的长期采购需求,并提出了建立直接战略合作关系的请求。
“王厂长,鄙人阿宝。湖西针织厂的重组项目,想必您有所耳闻……对,我们不看一时得失,看的是长远发展。希望能与贵厂建立直供渠道,价格可以谈,但质量必须保证,供应必须稳定……对,我们可以签订年度框架协议,预付款比例可以提高……我相信,这对双方都是共赢的局面。”
他的声音沉稳自信,格局开阔,给出的条件既有诚意又有诱惑力。对方在仔细评估后,看重的不仅是订单,更是宝总这个人及其背后的资源和承诺。很快,一家国内知名的棉纱国企同意了合作意向,愿意以接近批发价的优惠价格,直接向湖西厂供应指定规格的优质棉纱,但要求起订量必须达到一定规模。
“签!”宝总毫不犹豫地对小闲下令,“集中采购!资金我来协调!中心厂立刻改造出规范的原料仓储区!以后我们的原料,直接从源头大厂来,跳过所有中间环节!看谁还能在源头上卡我们的脖子!”
这一招,釜底抽薪,直击要害!薛金龙那点依靠地方关系在二级批发市场捣乱的手段,在宝总直达上游的降维打击面前,顿时显得可笑而无力。湖西厂不仅彻底摆脱了原料受制于人的困境,更因直供而获得了更稳定优质的材料和更具优势的成本!小闲迅速算了一笔账,长期来看,综合成本反而降低了。
与此同时,对于被挖走的工人,管理小组严格执行了宝总的指示。范新华带着遗憾但坚决的态度,与那几个动摇的加工点进行了沟通,明确了“好聚好散,再无瓜葛”的原则。消息传开,反而让那些犹豫观望的人看清了形势——宝总是有原则、有底线的,跟着他干,有长远保障;为了一点眼前小利背叛,将永远失去这个机会。
随后,汪明珠和小闲迅速行动,从之前摸底建立的、庞大的下岗职工信息库中,重新筛选出一批手艺尚可、信誉良好、渴望工作的工人,由张秀英等老师傅组织简单的集中培训,快速补充到生产网络中。湖西厂的柔性模式此刻展现了其强大的弹性和抗风险能力——单个节点的流失,并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短短数日,薛金龙处心积虑布下的险局,便被宝总以更高维的格局和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从容化解。原料供应变得比以往更加稳定、优质、价廉;生产队伍经过一番洗礼,去芜存菁,反而更加纯粹和忠诚;而湖西厂与大型国企建立直供合作的消息传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击了之前的破产谣言,增强了客户的信心。
宝总站在和平饭店顶楼,听着小闲汇报原料顺利入库、新加工点培训上岗的消息,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却一切尽在掌握的笑意。
“薛金龙以为掐住了我的喉咙,”他轻声道,“却不知,我早已呼吸到了更高处的空气。”
爷叔在一旁,缓缓斟上一杯茶,推到他面前:“慧眼识链,直取源头。此为商道之上乘。阿宝,你这一步,走得对。接下来,该让那位薛老板,尝尝自己酿的苦酒了。”
黄浦江上,百舸争流。商业战场上的博弈,从来不只是刀光剑影,更是格局、眼光与资源的全方位较量。宝总这一回合,赢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