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省内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办公室里,之前因华兴科技入驻而带来的喜悦气氛,被苏晓这份薄薄的报告彻底抽空,只剩下一种近乎凝固的冰冷。
阳光依旧从巨大的落地窗洒入,却不再让人觉得温暖,反而将空气中漂浮的每一粒微尘都照得格外清晰,像一个个沉默的警告。
李瑞脸上的兴奋笑容还未完全褪去,便僵在了那里。他拿起那份报告,快速地翻阅着,眉头越皱越紧。
“房价上涨,收入差距……这……这不是发展中必然会经历的阵痛吗?”他试图用一个宏观的经济学名词来稀释报告里的严峻,“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地区,都会有这个过程。深圳当年不也是一样?只要经济总量上去了,蛋糕做大了,这些问题慢慢都能解决。”
苏晓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而锐利。她没有跟李瑞争辩理论,只是指着报告中的一页,说出了一个具体的数据。
“省城高新区的基尼系数,在一个月内,从0.42跃升到了0.47。这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李瑞,这不是阵痛,这是高烧。再不降温,人会休克。”
李瑞的嘴唇动了动,却没能说出反驳的话。他是个玩数据的高手,自然明白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那不是一行冰冷的统计,而是无数个家庭被飞涨的房租压得喘不过气,是无数个本地工人看着新邻居光鲜亮丽的生活而产生的巨大失落。
林舟一直没有说话。他坐在办公桌后,手指无意识地在苏晓那份报告的封面上轻轻划过。他的沉默,比任何激烈的言辞都更让李瑞和苏晓感到压力。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被抽成了真空,压得人胸口发闷。
就在这时,林舟桌上的内线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尖锐的铃声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林舟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省公安厅指挥中心。
他接起电话,神色没有变化。
电话那头,传来省公安厅指挥中心主任焦急的声音:“林主任,高新产业园区那边出事了!”
李瑞和苏晓的心同时提到了嗓子眼。
“说。”林舟的语气依旧平稳。
“刚刚接到报告,大约三百名本地居民,堵住了华兴科技新园区的主入口。他们拉着横幅,抗议拆迁补偿过低和周边房租暴涨。现场情绪很激动,跟维持秩序的园区保安发生了推搡。我们的人已经赶过去了,但……带头的那几个人,就是不肯散。”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李瑞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苍白。
华兴科技,这个他刚刚还在为之庆贺的巨大政绩,转眼间就成了社会矛盾的引爆点。这种戏剧性的转变,让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像被人抽了一记无形的耳光。
“现场情况控制住,疏散为主,绝对不能激化矛盾。”林舟冷静地发出指令,“把现场的实时监控画面,切到我的电脑上。”
“是!”
挂断电话,林舟抬头看向已经有些手足无措的李瑞和一脸凝重的苏晓。
“慌什么。”他开口,声音不大,却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问题来了,就解决问题。”
他转向李瑞:“立刻,我要高新区近半年所有的房屋交易数据、租赁价格波动曲线,以及这次拆迁涉及的所有住户的补偿方案明细。”
“好,我马上去办!”李瑞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立刻转身冲了出去。
“苏晓,”林舟又看向苏晓,“给我一份本地社交媒体的舆情分析,关键词:华兴、拆迁、房租、新地主。我要知道,是谁在煽动情绪,他们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明白。”苏晓也立刻行动起来。
偌大的办公室,很快只剩下林舟一个人。
他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的城市。几分钟后,他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弹出了高新园区的实时监控画面。
画面里,人群拥挤,情绪激动。几条刺眼的红色横幅在风中抖动:“还我公道!”“抵制高房租!”。维持秩序的警察组成人墙,艰难地将人群与园区大门隔开。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但那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林舟静静地看着,眼神深邃。
他知道,这绝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补偿款可以再加,房租可以进行管制,但人心里的那股不平之气,要怎么抚平?
他缓缓闭上了眼睛。
瞬间,现实世界的一切都褪去色彩,化作无数的数据流,涌入他脑海中那片浩瀚的沙盘空间。
高新园区、抗议的人群、严阵以待的警察、园区内忧心忡忡的华兴员工……所有的一切,都被迅速建模,以一种上帝视角呈现在沙盘之上。
每一个抗议的居民头上,都跳动着一个红色的数值,代表着他们的“愤怒值”。林舟注意到,那些因为拆迁补偿而来的居民,愤怒值虽然高,但相对稳定。而另一部分因为房租暴涨而来的租户,他们的愤怒值却在不断攀升,并且像病毒一样,感染着周围的人。
林舟意念一动,在沙盘中开始了第一次推演。
【决策变量:宣布将拆迁补偿款上浮20%。】
沙盘开始飞速运转。画面中,消息传出,人群中爆发出短暂的欢呼,那些因拆迁而来的居民愤怒值迅速下降,开始三三两两地散去。
然而,那些租户的愤怒值,却不降反升!
“凭什么他们有钱拿,我们就要被赶走?”一个虚拟的租户模型在人群中高喊,他头上的愤怒值瞬间飙升到顶点。
紧接着,推演画面快进。一周后,省内其他开发区同时爆发了更大规模的抗议,所有人都要求享受和高新区一样的补偿标准。整个省的“社会稳定度”指数,断崖式下跌。
【推演结果:饮鸩止渴,引发连锁反应,局势失控。】
林舟面无表情地回溯了时间。
【决策变量:强行清场,逮捕带头闹事者。】
沙盘中的画面瞬间变得灰暗。警察与民众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哭喊声、警笛声响成一片。有人受伤倒地,有人点燃了保安亭。
推演画面中,一张张现场冲突的照片,迅速登上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头条。【科技新城的阴影:梦想与现实的暴力冲突】——刺眼的标题下,是林舟那张被记者抓拍到的、略显疲惫的脸。
紧接着,沙盘上方弹出一个血红色的系统提示:【触发“重大负面舆情”事件,中央高级别调查组进驻本省。你的仕途,于此终结。】
林舟的后背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睁开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所有推演,都局限在了“事件”本身。无论是给钱还是动用强权,都只是在处理症状,而不是在治疗病根。
这个社会的病根,到底在哪里?
他再次闭上眼睛,回到沙盘空间。这一次,他没有去关注那场正在发生的冲突。
“沙盘,”他下达了一个全新的指令,“忽略当前所有冲突事件。以‘社会阶层割裂’为核心,追溯导致民众‘相对剥夺感’和‘不公平感’的根源。我要看到,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
沙盘系统接收到指令,整个虚拟世界开始剧烈震动、重构。
画面不再是高新园区,而是以一种极快的速度,从宏观的城市,穿透到微观的社区、街道,最后进入一个个普通的家庭。
林舟看到了下岗的钢铁厂工人,在简陋的出租屋里,看着电视上关于“人工智能”“元宇宙”的新闻,眼神茫然;他看到了小商贩,因为不断上涨的店租,只能关掉经营了十几年的小店,愁眉不展。
这些画面都让“不公平感”的数值在缓慢上升,但似乎还不是根源。
沙盘的推演继续下沉,穿透了经济层面,进入了更深层的社会结构。
最终,所有的画面都定格在了一个出乎林舟意料的地方。
那不是工厂,不是市场,也不是拆迁现场。
那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公立小学,校舍陈旧,操场是坑洼不平的泥土地。
画面中,一群家长正围着一名年轻的女老师,情绪激动地争吵着。
“王老师,我们家孩子都六年级了,您怎么说走就走了?”
“就是啊,您走了,谁来教他们英语?学校新分来的那个老师,连口音都带着土味!”
那位年轻的女老师,脸上写满了愧疚和无奈:“对不起各位家长,我……我实在没办法。市里那家新开的私立学校,给我开了三倍的工资,还解决住宿。我家里还有弟弟要上大学……”
家长们沉默了,脸上是愤怒,更是无力和绝望。
林舟清晰地看到,在这些家长模型的头顶上,那代表着“不公平感”的数值,呈现出一种比抗议现场更加深沉、更加刺眼的暗红色。
它不像现场冲突那样激烈爆发,却像一种慢性剧毒,无声无息地侵蚀着整个社会最基础的细胞。
就在这时,一行冰冷而巨大的文字,缓缓浮现在沙盘的正中央,像一道惊雷,在林舟的脑海中炸响。
【终极预警:当一个社会,教育的起点开始出现无法逾越的鸿沟时,所有的经济发展,都将沦为加速社会撕裂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