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雨巷初遇
《剑仙断情》的故事,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柳荫集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沈沧澜(本体)化名“沈先生”,以其低沉磁性的嗓音、曲折离奇的情节和真挚动人的情感,迅速在镇上打响了名头。“沧澜书场”的生意日渐红火,每日午后,书场内都座无虚席,茶客们听得如痴如醉,对那位独臂说书先生的来历也充满了好奇。
然而,沈沧澜的心思却不在这些虚名上。他每日说书,暗中观察着听众的反应,尤其是那些气息异常之人。同时,他也在不断打磨着《剑仙断情》的后续情节,将脑海中涌现的更多记忆碎片,小心翼翼地编织进去,既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试探。
洛云归大多时候仍留在湖畔旧屋,静心调息,恢复修为,同时以神念遥遥监控着书场与木匠铺的动静。她察觉到,自书场开张后,暗中窥伺的目光多了几道,除了那日码头乌篷船上的魔修同伙,似乎还多了几股陌生的气息,有阴冷的,也有中正平和的,鱼龙混杂。
这日午后,天色骤变,乌云压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很快连成一片雨幕。书场内,正是说书的高潮时分,沈沧澜讲到“剑仙破封出山,踏遍凡尘寻徒”,台下茶客屏息凝神。
就在这时,书场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被轻轻推开。
一个身影,裹挟着外面的风雨湿气,走了进来。
来人是一位老妪,身形佝偻,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头发花白,用一根木簪松松挽着,脸上布满皱纹,看上去与镇上寻常的老妇并无二致。她手中拄着一根磨得光滑的竹杖,步履有些蹒跚,似乎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逼进来避雨的。
她低着头,默默走到靠近门口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空位坐下,将竹杖靠在桌边,轻轻拍打着身上的水珠,动作缓慢而安静,并未引起太多注意。只有跑堂的伙计上前,给她倒了一碗粗茶。
然而,就在这老妪踏入书场的瞬间——
高台之上,正讲到“剑仙于风雪中感应到一丝熟悉剑意”的沈沧澜,声音猛地一顿!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喉咙!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门口角落那个看似平凡的老妪,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一股难以言喻的、源自灵魂深处的悸动与熟悉感,如同潮水般席卷全身!比那日触碰到霜蓝剑穗时,更加清晰,更加……汹涌!
这感觉……这感觉……
与此同时,角落里的洛云归(本体伪装)端着茶杯的手也是微微一滞,冰蓝色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她自然也感应到了来人的气息!那是一种……与她同源,却又带着一丝岁月沧桑与深沉内敛的霜溟剑意!虽然被刻意压制、伪装,但本质不会错!
是师兄!凌霄子!他竟然离开了青萝镇,来到了柳荫集!
他为何而来?是察觉到了此地的异常?还是……循着剑穗的共鸣而来?
台上,沈沧澜(本体)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恢复平稳,继续讲述着故事。但他的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那个角落,仿佛被磁石吸引。
台下茶客并未察觉异常,依旧沉浸在故事中。
角落里的老妪(凌霄子)低着头,慢悠悠地喝着粗茶,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听书老人。但若有人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她那布满皱纹的手指,在听到“魔君散魂”、“凡尘寻觅”等字眼时,会无意识地微微蜷缩。浑浊的眼眸深处,更是有复杂难言的光芒一闪而逝。
一段书说完,满堂喝彩。茶客们议论纷纷,催促着沈先生明日再讲后续。
沈沧澜拱手谢过众人,目光再次落向角落,却发现那老妪不知何时已悄然起身,拄着竹杖,默默地走向门口,身影即将没入外面的雨幕之中。
他心中一急,也顾不上收拾东西,对伙计交代了一句,便快步追了出去。
“老人家请留步!”沈沧澜在书场门口喊住了即将离去的老妪。
老妪(凌霄子)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抬起浑浊的眼睛看着他,声音沙哑:“先生有何事?”
雨丝打湿了她的鬓角,让她看起来更加苍老憔悴。
沈沧澜看着这张陌生的、布满风霜的脸,心中那股莫名的熟悉感与悸动却越发强烈。他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半晌,才道:“雨势正大,老人家何不在店内多坐片刻,等雨小些再走?”
老妪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不了,家中还有事。多谢先生好意。”
说完,她转身便要离开。
“等等!”沈沧澜再次开口,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句,“老人家……也觉得这《剑仙断情》的故事……如何?”
老妪身体微不可察地僵了一下,没有回头,只是用那沙哑的声音缓缓道:“故事……挺好。只是这世间,哪有那么多情深不寿,更多是……造化弄人,身不由己罢了。”
话音未落,她已拄着竹杖,一步一蹒跚地,消失在朦胧的雨巷深处。
沈沧澜怔怔地站在门口,望着那消失在雨中的佝偻背影,心中怅然若失。那句“造化弄人,身不由己”,如同重锤,敲击在他的心坎上。
这时,洛云归(本体)不知何时已来到他身后,声音平静无波:“人都走了,还看什么?”
沈沧澜回过神来,转身看向师尊,眼中带着困惑与激动:“师尊!刚才那位老人家……她……她的气息……”
“嗯。”洛云归淡淡应了一声,目光也望向那空无一人的雨巷,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是他来了。”
“真的是师伯?!”沈沧澜虽然有所猜测,但得到确认,依旧震惊不已,“师伯他……为何会来柳荫集?还扮成这般模样?”
“或许是感应到了什么。”洛云归收回目光,“或许……是放心不下。”
她顿了顿,又道:“他既现身,却又避而不见,自有他的道理。不必刻意寻找,该相见时,自会相见。”
沈沧澜点了点头,压下心中的激动。师伯的到来,无疑让他们这边力量大增,但也意味着,柳荫集的这潭水,恐怕比想象中更深。
“回去吧。”洛云归转身走入书场,“风雨欲来,做好准备。”
沈沧澜深吸一口带着雨腥味的空气,握紧了左拳。他知道,平静的日子,恐怕就要结束了。
而就在两人转身进入书场后不久,雨巷另一头的拐角处,那佝偻的老妪(凌霄子)缓缓现出身形。她望着书场的方向,独眼中流露出深深的担忧与决绝。
“师妹,沧澜……这一次,师兄绝不会再退缩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