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二十年(1920年)三月十日的清晨,新京皇城笼罩在一片肃穆而庄严的气氛之中。武英殿前的广场上,汉白玉石阶被打扫得一尘不染,两侧禁卫军士兵持枪肃立,盔明甲亮,军容严整。初春的寒风依旧料峭,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凝重与期待。今日,将举行帝国前所未有的全军授衔仪式,正式确立现代化的军衔制度,以彰武勋,以励士气。
辰时正刻,皇帝柏凌云身着特制的帝国大元帅礼服,出现在武英殿高大的丹陛之上。礼服以玄色为底,金线绣织腾龙云海,肩章与绶带代表着无上的权威与荣耀。十二旒冕冠下,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历经二十载风雨淬炼的帝王威仪,令在场所有人屏息凝神。
在他的身后,帝国真正的栋梁们依次肃立。武王柏凌岳、定王柏凌峰、靖王柏凌锐,三位宗室统帅,战功彪炳,威震寰宇;海军都督萨镇冰,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执掌帝国海军从小到大,从近海走向深蓝;前任海军都督、现海军总顾问陈璘,虽已退居二线,其经验仍是帝国海军的宝贵财富;帝国近卫军司令邓安邦,忠诚勇毅,守护京畿;已转任大都督府军事参谋部总长的宋占彪、任帝国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王士珍、任军事参谋部次长的李鼎新、任帝国海军军官学校校长的刘冠雄……这些名字,无一不与帝国二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征战史紧密相连。
广场上,受衔将领代表按陆军、海军、近卫军序列,整齐列队。从集团军司令、军帅到师帅、旅帅,乃至有功的校尉军官代表,人人挺胸抬头,接受这至高荣光的检阅。
“宣诏!”内侍监清越的声音划破寂静。
首辅文履谦手持明黄诏书,步至御前,朗声宣读:“朕承天命,统御八方,赖尔将士用命,血战经年,方有今日寰宇初定之局。为彰武功,定爵秩,励士气,垂范后世,特颁行《帝国军队衔级条例》。自即日起,帝国陆、海、近卫各军,悉行新式军衔……”
诏书详细规定了自士兵至帝国元帅的各级军衔标识、晋升条件及相应待遇。明确了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伤残军人及军烈属的优厚抚恤与保障政策,宣告“帝国必不负任何为国效命之士”。
随后,皇帝柏凌云亲自为功勋最着者授衔。他首先走到柏凌岳面前,亲手为其佩戴上象征着帝国最高军事荣誉的元帅肩章与金光闪闪的星徽。
“凌岳,”皇帝的声音不高,却清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耳中,“自豫南团练至今,你为帝国劈荆斩棘,功在社稷。此衔,你当之无愧。”
柏凌岳虎目含威,挺身肃立,铿锵应答:“臣,柏凌岳,谢陛下隆恩!必竭尽忠诚,为帝国扫清六合,定鼎乾坤!”
紧接着,柏凌峰、柏凌锐、萨镇冰、陈璘、邓安邦、宋占彪、王士珍、李鼎新、刘冠雄依次受封帝国元帅。每一位元帅的授衔,都引来观礼人群中一阵压抑着的激动低语。这些名字,本身就是一部帝国的铁血史诗。
随后,各集团军司令段祺瑞、马啸川、吴佩孚、赵守诚、何雄、蔡锷、蒋百里被授予大将军衔;各军军帅及主力舰艇管带等被授予上将军衔。授衔仪式庄重而有序,象征着帝国军队从此迈入了更加正规化、制度化的新阶段。
到四月一日下午,新京皇城太和殿再次迎来了盛大的集会。国际联盟各成员国的旗帜与中华帝国的赤龙旗交相辉映,英国首相贝尔福、法国总理克列孟梭、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葡萄牙总统卡尔莫纳等数十国元首或特使齐聚于此,气氛比数月前的联盟成立大会更为紧张肃杀。
皇帝柏凌云端坐于御座之上,目光扫过下方神色各异的各国代表。他无需过多言辞,帝国的意志早已通过强大的军力和此前的外交博弈清晰传达。
“诸位联盟成员国的代表们,”皇帝的声音在宏伟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自国际联盟成立以来,我们致力于构建和平之基石。然,德、美及其仆从奥匈、意、罗等同盟国集团,冥顽不灵,拒不接受联盟之正义呼吁,持续扩军备战,威胁世界之和平与安全。其野心勃勃,欲壑难填,若任其坐大,则联盟宪章形同虚设,天下永无宁日!”
他稍作停顿,让翻译将话语传递,也让沉重的压力弥漫在每个代表心头。
“为扞卫联盟之尊严,为保障各成员国之安全,为开创万世之太平,朕,以中华帝国皇帝及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首脑之名义提议:联盟应立即对德、美同盟及其所有仆从国,正式宣战!”
大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尽管早有预料,但当最终决断来临,仍让人感到窒息。
英国首相贝尔福首先起身,他整理了一下西装,声音沉稳:“陛下,大英帝国完全支持对德美同盟宣战的决定。德意志的野心必须被遏制,美利坚的挑战必须被回应。联盟的团结,是胜利的保证。”
法国总理克列孟梭紧随其后,语气激昂:“法兰西共和国与德意志有着世仇,我们坚定地站在帝国一边,支持立即宣战!必须彻底粉碎德意志的军国主义机器!”
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其他欧、亚、美、非各洲的代表们相继起身,表达了对宣战决议的支持。帝国的军事胜利和此前的外交运作,已然将国际联盟牢牢捆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好!”柏凌云霍然起身,走到大殿中央那幅覆盖了整个地面的巨大世界地图前,“既然如此,联盟意志已定!朕宣布,自即日起,中华帝国及国际联盟所有成员国,与德意志帝国、美利坚合众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处于战争状态!”
他接过内侍奉上的御笔,在地图上德意志和北美区域重重划下赤色的叉号。
“此战,目标绝非妥协,唯有彻底胜利!直至敌人无条件投降,直至其战争能力被根本解除,直至联盟的意志贯彻于天下!”
为了统筹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战争,在前期已与英、法等国沟通后,皇帝随即宣布了联盟军的统帅任命:
“任命,中华帝国武王、帝国元帅柏凌岳,为联盟军最高统帅,总揽全球战局!”
“任命,中华帝国定王、帝国元帅柏凌峰,为联盟军欧洲战区总司令,负责对德、奥、意、罗作战!”
“任命,中华帝国靖王、帝国元帅柏凌锐,为联盟军美洲战区总司令,负责对美作战!”
柏凌岳、柏凌峰、柏凌锐三人踏步出列,向皇帝及各国代表行礼,接受了这沉甸甸的任命。他们的身影,在各国代表眼中,已然成为联盟武力的象征。
朝会结束后,皇帝在武英殿侧殿召开了最高军事会议。与会者除了新授衔的诸位元帅、大将,还有首辅文履谦、景王柏凌宇、兵部尚书曹文翰、锦衣卫都指挥使何三等核心重臣。巨大的沙盘上,清晰地标示着敌我双方的态势。
“凌岳,你先说说总体部署。”皇帝直接切入主题。
柏凌岳走到沙盘前,手持指挥棒,声音洪亮:“陛下,诸位同僚。根据御前确定的‘欧洲先稳后攻,美洲海权优先’总方针,我七大集团军与三大舰队已按预设部署展开。”
他的指挥棒点在欧洲方向:“欧洲战区,由定王凌峰统辖。第一集团军段祺瑞部、第二集团军马啸川部、第三集团军吴佩孚部,沿东欧战线对德军‘东方壁垒’形成正面压力。第四集团军赵守诚部、第五集团军何雄部,集中于巴尔干方向,伺机向南欧突进。西亚各国联军负责侧翼掩护与牵制。”
指挥棒移向美洲:“美洲战区,由靖王凌锐统辖。第六集团军蔡锷部,以巴拿马为根基,巩固中美洲防线,并向墨西哥方向施加压力。第七集团军蒋百里部,依托珍珠港和阿拉斯加前进基地,待命渡海。战略重点,首先在于海军决战,夺取绝对制海权。”
接着,他又简要说明了近卫军的战略预备地位以及各舰队的任务区域。
“后勤保障乃决胜关键,”首辅文履谦接口道,“内阁已协调各方,帝国境内的兵工厂全力运转,铁路网优先保障军事运输,粮食、被服、药品等物资正在向各战区集结。联盟各国也将根据协议,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支持。”
兵部尚书曹文翰补充:“新式装备的换装正在加速,尤其是‘启元-3型’战车、‘雷霆’火炮和‘烈风’战机,将优先配发给一线主力部队。”
锦衣卫都指挥使何三则汇报了情报工作:“我方情报人员已加强对德、美本土及其占领区的情报搜集与渗透。目前迹象表明,德军企图依托坚固防线消耗我军,美军则正全力扩充海军,企图挽回太平洋的劣势。”
皇帝柏凌云静静听取汇报,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决绝:“准备已然就绪,战略亦已明晰。此战,将决定未来百年之世界格局。帝国二十载之积累,将士们血汗铸就之强军,皆系于此。朕不要惨胜,只要完胜!传令三军:按计划,出击!”
“臣等遵旨!”殿内,众将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命令通过加密的电波和快马,传向遥远的前线。从冰雪覆盖的东欧平原到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从炎热潮湿的东南亚丛林到干燥荒凉的中东沙漠,中华帝国及其联盟的战争机器,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数以百万计的士兵检查枪械,登上战舰,钻进坦克座舱。机场上,战机轰鸣起飞;港口内,舰艇解缆出航。
一场席卷全球、决定人类命运的终极大战,终于在启元二十年的春天,全面爆发。帝国的龙旗,在初春的寒风中猎猎作响,指向了最终征服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