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就绪后,顾潇潇便带着梦珠和月华直奔璃玥宫而去。
谁知抵达宫门前,掌事宫女见了她竟满脸惊愕,俯身回话时声音都带着几分迟疑。
“回禀皇后娘娘,公主殿下……前日便被太后宫里的人接走了。”
这话如醍醐灌顶,让顾潇潇蓦地想起昨夜南宫翊说过孩子在太后宫中安置着。
想来是太后疼惜这唯一的皇孙,一时舍不得放手吧。
也罢,永寿宫她又不是去不得。
念及此,她不做耽搁,转身利落吩咐:“去永寿宫。”一行人即刻改道,朝着太后寝宫而去。
永寿宫内暖意融融,太后正逗着徐芳茹怀里的婴孩,眼里满是温柔。
忽闻内侍通传“皇后娘娘驾到”,二人皆是一怔,脸上满是难以置信。
“她不是被陛下禁足了吗?怎么突然出来了?”徐芳茹眉头微蹙,语气中带着几分诧异,忙快步走到门口相迎。
抬眼望去,只见顾潇潇一身明黄凤袍,衣袂翻飞间尽显华贵威仪,正疾步走来。
目光越过人群,顾潇潇一眼便瞥见了徐芳茹怀中的襁褓。
现在的宫里,除了她生的南宫璃玥,没有第二个小孩。
一股无名火瞬间窜上心头,该死的女人,竟敢抱她的孩子!
走到门口,顾潇潇停下脚步,凤目含霜,冷冷扫向台阶上姿态傲然的徐芳茹,声音掷地有声:“徐妃,见了本宫,竟敢不行跪拜之礼?”
徐芳茹心头一凛,却强自镇定,唇角勾起一抹讥讽。
“皇后娘娘这是唱的哪一出?陛下明明下了旨让您禁足凤华殿,您却私自跑出来,若是让陛下知晓,娘娘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放肆!”顾潇潇厉声呵斥,眼中寒光更甚:“敢这样与本宫说话,谁吃不了兜着走还不一定呢?月华——”
她侧眸看向身侧的月华,递去一个隐晦的眼神。
月华心领神会,当即躬身应诺,转身便快步朝着殿外而去。
这个点,南宫翊正在上朝,但若不找他来,这群不知真相的人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看着月华离开的背影,徐芳茹抿了抿唇,心中泛起了一丝忐忑。
可她偏不信。
前两天,南宫翊来太后宫里吃饭,还一副对顾潇潇答不理的态度,她才不信短短一两天能有什么变化。
肯定是眼前这个女人想看孩子才偷溜出来的。
想到孩子,徐芳茹挑衅的扬了扬眉,当着顾潇潇的面伸手捏了捏南宫璃玥肉嘟嘟的脸。
见状,顾潇潇什么也顾不得,上前就把孩子抢到怀中,一脚将徐芳茹踢出了数米远。
也不知是不是闻到了妈妈的味道,孩子颠簸了一下居然没哭。
徐芳茹惊得瞳孔骤缩,随即捂着被踢的地方哭嚎起来:“你!太后娘娘,您可要为臣妾做主啊~”
听到吵闹声,太后不悦的声音在殿内响起:“皇后失仪,成何体统!都给哀家进来!”
闻言,顾潇潇理了理微乱的衣摆,抱孩子的动作依旧端庄稳妥,缓步踏入殿中。
“儿臣给母后请安。”她屈膝行礼,声音平静无波。
太后却视若无睹,目光径直落在徐芳茹身上,抬了抬下巴示意宫女。“扶徐妃到哀家身边来。”
待徐芳茹坐定,太后才转向顾潇潇,语气冰冷如霜:
“哀家记得,陛下早已禁了你的足,可有陛下圣谕准你出宫?若无,便是抗旨不遵!
再者,徐妃乃高位嫔妃,掌凤印理六宫,你有什么资格对她动手?”
顾潇潇懒得纠缠这些弯弯绕绕,也不等太后赐平身,径直挺直脊背,眸光清亮而锐利的和她对视上。
“陛下圣谕即刻便到,徐妃以下犯上,儿臣踢她一脚已是轻饶,若无他事,儿臣便带公主告退了。”
“好大的胆子!”太后猛地拍案,案上茶盏震得叮当作响。
她手臂一挥,几名宫女立刻上前,一边抢过顾潇潇怀中的孩子,一边将她死死按住。
“皇后抗旨不遵,本当废黜后位!念在诞下公主有功,今日便小惩大诫,杖责二十!”
话音一落,两名侍卫应声上前,正要架起顾潇潇,她骤然厉喝一声,将他们震在了原地。
“本宫看谁敢!”
侍卫动作一滞,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顾潇潇抬眸直视太后,目光凛然:“儿臣纵有过错,也该由陛下定夺生死荣辱,太后娘娘,后宫虽由您执掌,但废后、刑罚之事,您无权越俎代庖。”
“无权?”太后冷笑出声,眼底翻涌着威严:“今日,哀家便让你看看,这后宫到底是谁说了算!”
一旁的徐芳茹假意安抚着啼哭不止的南宫璃玥,眼底的幸灾乐祸几乎要溢出来。
就在侍卫想要再度上前的时候,殿外突然传来了一声穿透力极强的通传,震得满殿寂静。
“皇上驾到——”
话音未落,素来沉稳的太后竟莫名攥紧了帕子,眼底掠过一丝慌乱。
不等她先开口,徐芳茹就已抱着孩子扑到了门边,望见那抹明黄身影踏入殿门,便带着哭腔跪了下去。
“陛下~您可算来了!”她声音颤抖,眼角余光剜向顾潇潇。
“皇后娘娘擅离凤华殿不说,还平白无故踹了臣妾一脚,如今腰腹还阵阵作痛,连抱着璃玥都吃力……”
南宫翊无视她走进殿内,一身龙袍裹挟着寒气,目光淡淡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顾潇潇身上。
他迈步上前,声音听不出情绪,却带着明显的关切。
“你身子本就弱,即便要来给母后请安,也该等朕下朝一同前来才是。”
“臣妾是来看璃玥的。”顾潇潇抬眸,语气清冷,目光死死锁在徐芳茹怀中的襁褓上,分毫不让。
事到如今,她也不想给谁面子了。
太后嘴角微抽,正要开口打圆场,就被南宫翊抢先了一步。
“昨晚不是说好的吗?今天就会把孩子送去凤华殿,怎么一时半刻都等不了?”
他将她扶到一旁的软椅上坐下后,才转身面向太后,恭敬行礼:“儿子给母后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