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熵寂之种”的研究成果,如同投入帝国技术洪流中的催化剂,迅速催生出全新的应用。帝国并未试图去驾驭那种令人心悸的“寂灭”之力,而是以其为镜,反照自身,铸就更为坚韧的秩序壁垒。
龙渊格物院,新型防御系统验证场。
一座规模缩小但结构完整的“秩序稳定锚”正在接受极限测试。与以往不同的是,其基座外围环绕着一圈新加装的、散发着微弱乌光的环带。
“启动‘归墟屏障’模拟测试。”徐彭岳下令。
只见那乌光环带瞬间激活,并未散发出强大的能量波动,反而在稳定锚周围形成了一层极其稀薄、仿佛不存在的“隔层”。当模拟的“熵寂”规则侵蚀波束射向稳定锚时,惊人的一幕发生了:那足以让常规护盾剧烈波动甚至失效的侵蚀波,在接触到这层“隔层”时,竟如同水滴落入沙漠般,被迅速地“稀释”、“分散”,其蕴含的“寂灭”意韵被大幅削弱,最终作用在内部稳定锚主体上的,只剩下微不足道的残余。
“成功了!”荆羽难掩激动,“利用对‘熵寂之种’规则特性的逆向解析,我们制造出了这种‘非活性规则缓冲层’。它本身不蕴含强大能量,但其结构特性能够高效分解、中和类似的规则侵蚀攻击!就像给我们的稳定锚穿上了一件特制的‘防弹衣’!”
徐彭岳满意地点头:“立刻将此项技术整合进所有‘秩序稳定锚’的升级方案,优先部署边境节点。同时,尝试将这种缓冲层理念,应用于新一代星舰的护盾系统。”
灵枢殿与星穹阁的协同。
石星澜调整监测参数后,其“星脉感应”天赋对“寂灭”属性的感知灵敏度果然大幅提升。他与嬴雪华合作,将这种感知能力与“万灵同心阵”及“深空之眼”网络深度耦合。
如今,帝国的预警网络不仅能捕捉到物理存在和规则波动,更能“嗅”到深空中那细微的、代表着能量脉络“僵化”的“气味”。任何试图靠近帝国疆域的、携带“寂灭”属性的物体,即便隐匿技术再高超,也难逃这张复合感知大网的监控。
嬴雪华还指导灵枢殿的灵能者们,开始练习一种新型的“灵能净化涟漪”。这种技巧并非强大的攻击术法,而是如同清泉流淌,能有效驱散“寂灭”力量残留带来的那种令人不适的冰冷与迟滞感,确保帝国疆域内的灵能环境始终保持纯净与活力。
星骋军的战术革新。
得到了新技术加持的帝国军队,士气大振。顿弱指挥的快速反应舰队开始换装试验型的“归墟护盾”发生器,虽然覆盖范围有限,但在面对突发性的规则侵蚀时,能为舰队争取到宝贵的反应时间。
白起与蒙恬则联手推演更复杂的战术。他们设想,未来遭遇成建制的“熵寂联盟”舰队时,可以故意示弱,引诱敌方释放大范围的规则侵蚀,然后突然启动“归墟屏障”和强生命灵能场,抵消其优势的同时,由埋伏已久的突击舰队利用对方能力被克的短暂窗口,发动致命一击。
“要以‘秩序’之网,捕‘寂灭’之鱼。”白起冰冷的话语中,蕴含着全新的战术思想。
然而,就在帝国紧锣密鼓地强化自身,并以为掌握了部分主动权时,一直处于严密监控下的那枚“熵寂之种”,在看似被完全隔绝禁锢的状态下,突然产生了极其微弱、但被石星澜敏锐捕捉到的异常“脉动”。
这脉动并非能量爆发,更像是一种……超越常规物质与能量传递方式的“信息涟漪”。
几乎在同一时间,部署在帝国疆域最外围、数个不同方向的“望舒”观测站,以及石星澜本人,都捕捉到了来自深空远处、多个不同坐标的、与之频率完全一致的微弱回应!
这些回应的源头,分布极广,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在帝国周边的星域中!
“它们……是一体的!”石星澜脸色凝重地向嬴政和核心层汇报,“那枚被捕获的‘熵寂之种’并非孤立个体,它是一个庞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之前的静滞区、侦察舰,都只是这个网络的触须!我们捕获其中一个节点,可能已经引起了整个网络的警觉,甚至……更高级别的关注!”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心头一沉。
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敌对文明,而是一个结构未知、规模可能远超想象、基于某种“寂灭”规则连接起来的网络化存在!之前的交锋,或许只是不经意间触碰到了这张巨网的边缘。
嬴政帝眸深邃,望向星图上那些被标记出的、散发着微弱回应的遥远坐标,缓缓开口:
“星海猎犬,非是孤狼,乃群狩之网。”
“传令:帝国进入一级静默戒备。所有对外探索、扩张计划暂缓。”
“龙渊、灵枢殿、星骋军、镇幽司,依据新情况,调整所有应对方案。”
“朕倒要看看,这张‘寂灭’之网,究竟能有多大,又能否兜住朕这‘秩序’之帝国!”
帝国的氛围,从积极备战,瞬间转入更深沉的、面对未知庞大威胁的警惕之中。星海的深邃与危险,再次以超出预期的方式,展现在大秦君臣面前。那张刚刚被窥见一角的“寂灭之网”,正无声地收拢着它的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