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官员已重重叩首,浑身战栗:陛下息怒!周青尘抹去太多痕迹,等微臣查明时为时已晚!臣甘愿受罚!
这正是他惶恐的缘由——当他循着线索追至咸阳城外村落时,上百村民已闻声前往观看所谓天降神石。他总不能屠戮这些无辜百姓,只得匆忙请罪。
责罚?嬴政语气平静得可怕,你可知道此事若传开,对大秦子民、朝廷乃至监国太子意味着什么?
官员抖如筛糠,却不敢求饶:微臣......甘愿领罪!
沉默片刻后,嬴政下令:整理好证据,自领二十杖。正堂大门随之缓缓关闭。
官员先是一愣,继而狂喜叩首:谢陛下开恩!谢陛下开恩!
............
正堂内,嬴政面沉如水。
淳于越!他咬牙切齿,当真不择手段。这就是儒家?还有几人恪守本心?朕留这些博士是为教导后人,岂容他们干涉朝政!
良久,皇帝口中迸出两个冰冷的字眼:
当诛!
嬴政独自思忖良久,眼下大秦百废待举,本该乘势腾飞之际,却陷入无谓的内耗之中!
儒家学说!
此非大秦当务之急所需,他并非否定儒家之道。
只是当下,大秦仍需严刑峻法来推进变革。
罪在当代啊!
朕会畏惧吗?
嬴政淡然一笑,烛光映照下,神情从容自若,不见丝毫犹疑。
他起身回到榻上,至于淳于越的所作所为,他并不挂怀。
无非是兵权之争罢了!
然而这兵权!
先生自然明白当前局势,断不会轻易放手,倘若那逆子强行收回,他这清闲日子怕是过不下去了。
..................
同一时刻。
咸阳城外某处山村。
这村落仅有百余人口,此刻几乎全都聚集在此。尽管已过去许久,众人仍在议论纷纷,皆因那块天降巨石上刻着的四个大字——
亡秦者武!
这四字成了乡民们热议的话题,但机敏者皆不敢高声谈论,毕竟这字暗指何人?
众人不约而同想到了武安君三字!
事关武安君,聪明人自然噤若寒蝉,唯恐因口舌之祸身陷囹圄。
忽然。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未等村民回头——
快让开!
咸阳的大人们到了!
里正焦急的喊声从人群后方响起,村民们慌忙让出一条通路。
只见一队黑甲锐士目光如电,凌厉地扫视众人,吓得百姓连连后退,低头不敢直视。
刘都尉!
这就是老朽所说的巨石,当时......
年过半百的里正正要解释,为首的都尉抬手打断:这些话路上已经听过多遍了!
里正尴尬地退到一旁。深夜的咸阳城门本已紧闭,他匆忙赶去报信,奈何人微言轻。若非提及巨石上的四字,连城门都尉都不会亲自出城查探。
刘都尉大步走到巨石前,挥手示意士兵举火照明。
他瞳孔骤然收缩——
眼前赫然矗立着一丈高的巨石,表面泛着奇异光泽。
但这些都不重要,真正令他心惊的是石上刻着的四个大字!
刘都尉面色陡变,急令:速报辛胜将军!
..................
第149章 亡秦者武
待传令兵离去,刘都尉忽然转向里正,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大人有何指示?
里正不解其意,上前躬身询问。
除了你们村,可还有人见过这巨石?
刘都尉冷冽的目光扫过在场村民,吓得众人将头埋得更低。
回大人的话,这块巨石坠落时发出巨响,只有我们南岗村的村民离得最近,在场的都是本村百姓!
快,告诉大人,附近可还有其他村的人来过?
里正急忙招呼村民们回答。
众人纷纷应和,刘都尉满意地点点头。
那就先委屈各位乡亲了。放心,一定让大家吃好喝好!
刘都尉松了口气。幸好发生在深夜,否则这消息恐怕早就传开了。
亡秦者武这四个字干系重大。如今武安君在朝中权势正盛,突然发生这种事,实在蹊跷。当务之急是要控制消息传播范围。
百姓虽微不足道,但绝不能任其形成舆论风潮!
见刘都尉说完,里正慌忙跪下:大人,我们都是小民,绝不会往外说的!
其他村民也反应过来,纷纷跪地哭求,仿佛大难临头。刘都尉苦笑着解释:事关重大,不是不信任各位。一旦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这也是为大家着想。
放心,我们会安排好住处,一切开销都由我们负责!
刘都尉拍着胸脯保证。听到包吃包住的承诺,村民们这才渐渐平静下来。
............
咸阳城。
夜色中,这座雄伟的都城如沉睡的猛虎盘踞大地。
靠近城墙的一座府邸里,辛胜猛地从床榻上跃起。
房门大开,他看着跪地的士兵,脸色由惊诧转为凝重。
此事当真?
辛胜目光如电,紧盯着来人。
禀将军!
属下亲眼所见,千真万确!
士兵刚禀报完,一块令牌就抛了过来。他手忙脚乱地接住,令牌在掌心跳了几下才握稳。
持我令牌,速调五百禁军,把那些村民安置到城外军营!
辛胜快速下令。这已是他能调动的最大兵力。
遵命!
士兵不敢耽搁。辛胜大步向外走去。此事非同小可,不是他能遮掩的。天降巨石刻字?实在蹊跷!
他决定立即禀报上将军。
甚至要联系武安君!
这个字直指武安君。武将们或许觉得蹊跷,可一旦传开,那些文官必定借题发挥!
............
与此同时,淳府内。
淳初遇害才三日,尚未下葬。白幡飘荡,孝服人影穿梭其间。
后堂不似前厅灯火通明,只有几支蜡烛在寒风中摇曳。一道黑影随烛光晃动。
忽然。
脚步声响起。
事情办妥了?
黑暗里响起嘶哑的嗓音,正是淳于越在说话。
脚步声忽然停住,火折子擦亮的瞬间,火油被点燃,昏黄的光晕渐渐驱散厅堂里的黑暗。
周青尘的身影在火光中显现。
淳于越随意坐在石阶上,灼热的目光紧紧锁住周青尘。
天降陨石,这是夺取武安君兵权的最后一步棋。
不容有失!
周青尘被这目光烫得心头一紧,连忙躬身行礼。
禀大人!
所有知情者都已处理妥当,绝不会走漏风声。
周青尘沉声汇报,往日的书卷气早已褪去,眉宇间尽是肃杀之气。
很好。
淳于越微微颔首,嘴角抽动。若在往日,他定会放声大笑,如今却连扯动嘴角都觉费力。
只是......周青尘迟疑道:夜间行事虽能掩人耳目,却也阻碍消息传播。属下来时,已见守城将士出城。
南岗村不过五十余户,恐怕......
这正是周青尘不解之处。消息传不出去,这番布置又有何用?
但淳于越只是发出沙哑的冷笑,在寂静的厅堂里显得格外阴森。
............
亡秦者武——
你真当是说给百姓听的?即便满城皆知又如何?事不关己,谁会冒险宣扬?
这最后一步,关键不在百姓。
而在朝堂诸公,在那位公子!
这些时日,你以为文官们对武安君当真毫无怨言?
他们只是敢怒不敢言!朝堂殴打扶苏公子,当殿斩杀我孙,陈麟的所作所为,早已令百官寝食难安!
莫说寻常臣子,便是左相右相知晓此事,纵不与陈麟反目,心中也必生芥蒂。他们虽与陈麟同党,终究要以秦国为重。
天降异象乃上天示警,谁敢拿身家性命作赌?唯有静观其变!
如此便够了。陈麟羽翼渐折,肯为他赌上性命者能有几何?
这些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
扶苏公子与陈麟,早已心生嫌隙!
说来......
初儿之死......
反倒让公子对陈麟愈发不满。虽成全了大父的计划,可大父宁愿......宁愿不要这样的成全啊......
淳于越仰起布满皱纹的脸,浑浊的泪水顺着脸颊滚落。
周青尘静立一旁,默然不语。此刻他终于明白:
亡秦者武从不是要借百姓之口传播。
真正的杀招,在于扶苏公子,在于满朝文武!
这一夜,堪称致命一击!
武安君终究无法超越皇权!
...................
夜色未央,咸阳城内暗流涌动。消息如野火般在朝臣间蔓延,待到寅时,俯瞰整座城池,可见诸多府邸早已灯火通明。
百姓虽被蒙在鼓里,但官吏们心知肚明。纵使对陈麟恨之入骨,众人却默契地三缄其口——若被武安君顺藤查出,以他的手段,必无活路!
武安君府内。
陈麟披衣踏入正堂,目光扫过焦躁踱步的三人。
上将军、大将军、国尉大人。
深夜来访?
莫非出了大事?
他直言相询。此刻四更将至,若非十万火急,谁愿扰人清梦?可三人投来的目光竟带着忧虑,这让陈麟愈发不解。
先生!
王翦见他神色困惑,急忙上前解释。
片刻后。
陈麟眉峰微挑。
难怪。
难怪这三位重臣夤夜联袂而至。此等关头敢登门示警,饶是陈麟也不禁动容。
亡秦者武四字,无论真假,都足以令任何君王起杀心。而这三人竟甘冒风险前来,全然不顾引火烧身!
陈麟暗自思忖:史书所载本是亡秦者胡,始皇闻讯便挥师北伐匈奴。如今历史偏移,谶语竟变作亡秦者武?
他冷笑落座,抬眼望向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