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默默追忆了一番青春岁月后,朱元璋南下至南阳,沿汉水进入湖北,自此顺长江东下,直返京城。

尽管大明主要城市之间已修通水泥道路,但走水泥路终究不如水路舒适。

况且水路比陆路更为便捷,这也是如今大明在江南及更南地区很少修建水泥路的原因。

南方水系发达,即使修建水泥路,也难以与水路的运输便利与快捷相比,得不偿失。

至今,大明仍在缓慢修建湖广连接两广的道路,甚至尚未完工,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第322章 朱棣继位

朱元璋回到京城后,感到自己的精力越发不如从前。

或许是因为长达近一年的巡视耗尽了心力,他本身的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于是朱元璋开始逐步筹划内禅之事。毕竟朱棣年龄已足,能力出众,这一年监国期间的各项事务也都颇合朱元璋的心意。

若继承人仍是之前的朱允炆,朱元璋或许还会不放心。但朱棣的能力与朱标不相上下,在军事方面甚至更胜朱标一筹。

如此情形,朱元璋已无需再为功臣们的事操心,这些小事朱棣自己就能妥善处理。

朱元璋留下的班臣固然精明强干,但他却意识到朱棣麾下的人才已与自己留下的这批大臣旗鼓相当。

这种知人善任的本领令朱元璋深感欣慰。

为避免父子间因权力滋生嫌隙,闹出有损皇家颜面的 ** ,从而危及大明国本的传承,自洪武二十八年后,朱元璋便退居皇城新修的别院,将朝政全权交由朱棣处置。

此举标志着朱元璋彻底放权,虽然年号仍为洪武,实则已迈入朱棣主政的时代。

在这座别院中,朱元璋已两次向朱棣提及禅让之事,此番朱棣前来拜见,他再次旧事重提。

朱棣终于明白父皇让位的决心已坚如磐石。

毕竟事不过三。

朱棣只得勉为其难地接受禅让,低调举行了登基大典。

不过此次朱棣面见朱元璋,还另有一事要商议。

父皇,儿臣再三思量,不愿将都城迁往洛阳,反而觉得北平更为适宜。

朱棣此言主要是出于对北方边境的忧虑。蒙古人虽表面臣服,这两年却从未安分守己。他麾下的将领几乎日日都要出塞巡视边防,严防蒙古人卷土重来。

同时,朱棣也颇为怀念在北平的生活经历。相较于南京和情况未明的洛阳,他更钟情于北平。

朱元璋抬眼注视着他,反问道:

若迁都北平,南方当如何处置?洛阳尚可兼顾南北,定都北平岂不是要放弃南方?

朱棣不假思索地回答:

可将南京设为陪都!

那么派何人坐镇南京?

朱棣顿时语塞。他确实尚未想定合适人选。江南乃财赋重地,若派遣文官恐难全面掌控局势;若委任武将,且不论信任与否,在承平之地待上数年,战备必然荒疏,更可能与地方士绅流瀣一气。

至于分封藩王更不可行。朱棣扪心自问,岂敢在江南要地安置藩王?凭借当地的财富与人才,难保不会滋生异心。

但若对北方疏于防范亦非良策。北平地势险要,毗邻蒙古,若边将心生反意勾结蒙古南下,必将动摇国本。毕竟大明精锐尽在九边,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比南方财赋更为紧要,绝不可轻易托付他人。

朱棣同样不确定洛阳能否真正承担统筹南北的重任。倘若不能,大明岂非既失军事保障,又丧财赋支撑?

相较而言,迁都北平至少能确保皇帝直接掌控精锐军队!

朱元璋望着沉默不语的朱棣,缓缓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有时候思虑不够周全,不妨就此事与你女婿商议一番。”

朱棣默默颔首。如今他登基为帝,何秋成了驸马,反而不好再委以重任。

只让何秋在宗人府挂了个闲职,何秋倒也乐得清闲,每日点卯之后,便将时间用来教导学生。

朱棣来到何秋宅院,何秋已得讯匆匆迎出。

“陛下亲临,不知有何要事?”

何秋心中不免好奇。自朱棣登基以来,终日忙于朝政,按理不该此时来访。

朱棣步入庭院,方道:

“朕无事就不能来与你叙话?”

何秋脸上写满不信。他深知朱棣从不会无故与人闲谈,这些年来早已看透此人秉性。

二人书房坐定后,朱棣将先前与朱元璋商议之事娓娓道来。

何秋只觉好笑。既有此意,当初重修洛阳城时就该提出。如今洛阳修缮已毕,只待朱元璋驾崩后迁都,却又突发此想。

莫非觉得大明银钱多得无处可使?

不过何秋并未直言,反而问道:

“陛下可知北方年粮产几何?”

朱棣迟疑摇首。若要他说出确数,实在不能。

何秋简略道:

“北方与南方粮产约为三比七。若定都北平,满朝文武的粮秣从何而来?”

“依靠漕运?大运河必将不堪重负!且运河若须终年通航,淮河治理便再难施行。”

朱棣神色凝重:

“这些朕都明白。但北方边患不容小觑,朝廷若不坐镇北方,朕终难安心。”

“况且大明立国已二十余载,南北文教差距依然悬殊。若迁都北平,或可稍缓南北士子比例失衡之困。”

“大明是天下人的大明,非独南方之大明!”

何秋再问:

“难道洛阳不算北方?迁都洛阳就不能改善南北士子比例?”

见朱棣语塞,何秋恳切道:

“陛下若真有此心,其实不难。当以河南为根基,大修水利,仿汉室关中旧制,自河南至河北,逐步加大对北方的投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

“若能如此,假以时日,大明学风文教方可渐趋均衡。单凭现今的南北分榜与迁都北平,实难奏效。”

朱棣若有所悟,沉吟片刻,忽如释重负般睁开双眼。

“确实如此!是朕先前过于拘泥了。只要好生恢复北方元气,南北之争何足道哉!”

第323章 何栋

朱棣的目光骤然变得锐利,如同沉睡的猛虎苏醒,先前的倦怠一扫而空。他步履沉稳,周身散发着迫人的气势,在房中踱了几步,又坐回原位,含笑说道:

“此事朕明白了,先前确是考虑不周。”

何秋望着朱棣的身影,恍惚间仿佛从他身上看到了朱元璋的影子,不由心中暗叹:

“这才是朱棣该有的气魄!”

明朝诸帝中,朱棣本是最肖似朱元璋的。先前或因朱元璋甫退位,朱棣尚缺几分底气,难免想回到熟悉的北平。但经何秋稍加点拨,他立刻洞悉关键,这般悟性着实不凡。

何秋回到府中时,朱高炽已等候多时。一见何秋,他便快步迎上,兴奋地说道:

“姐夫,我要成亲了。”

何秋微怔——朱高炽不过十六七岁,但在此时也算适婚之龄。他笑问:

“太子妃人选可定?你母后可曾提起?”

朱高炽憨憨地挠头:

“母后似乎属意锦衣卫指挥使张麟之女,我也不知她品貌如何。”

何秋心头一动:张麟之女,仍是历史上朱高炽的原配。难道命运的轨迹终究难改?

他面上不露异色,只笑道:

“日后你有了孩儿,我可要亲自教导。今日我还有些话需与你姐姐说,你先回吧。”

朱高炽本只为分享喜讯而来,闻言撇撇嘴,略带不满地离去。

独自坐在书房中,何秋沉思着这桩婚事背后的意味。朱高炽既为太子,其妃择选必经深思。张麟久驻北平,或为朱棣向旧燕藩臣属示好之举?

思忖片刻,他摇了摇头——此事与他并无太大关联。身为外戚,涉足朝政本非宜事。如今他只愿低调授学,静观时局。

翌日,何秋便寻了朱玉颖,陪着幼子何栋玩耍度日。

说起来,何秋也是挺不容易的,亲生儿子何栋已经五六岁了,跟自己却始终亲近不起来。何秋满脸慈爱地看着眼前这个眼珠乌黑的孩子,递过一块点心:“来,尝尝这个,是爹爹特意从宫里给你带来的。”

何栋眼睛一亮,接过点心吃得正香,何秋忽然问道:“儿子,你识字启蒙的时候,都念过什么书?”

何栋眨着乌溜溜的眼睛回答:“《千字文》《百家姓》。”

何秋微微皱眉,这些并不是他想让儿子学的。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之前常不在家,朱玉颖能教这些也算不错了。“从今天起,你得跟爹爹学些新东西了。要是学得不好,可是要挨打的。”何秋提醒道。

何栋吃惊地睁大眼睛,嘴里的点心顿时不香了。他委屈巴巴地说:“那……要是学不好,你别打我头,打屁股行吗?”小家伙一边说,一边从椅子上跳下来,转身撅起小屁股对着何秋。

何秋忍不住笑了,忽然觉得这孩子格外可爱。他牵着何栋的小手,带他走进一间特意布置的游戏房。房间宽敞明亮,几面大玻璃窗透进充足的光线。“来看看,喜欢什么玩具?”何秋问道。

何栋好奇地环顾四周,这些都是爹爹为他准备的吗?屋里摆放着儿童骑乘小车、陀螺、布偶,还有一堆彩色积木。何栋的目光在积木上停留了很久,显然很喜欢。

“这叫积木,爹爹教你玩。”何秋毫不在意地席地而坐,给儿子做示范。何栋很聪明,看了一会儿就学着爹爹的样子坐在地上摆弄起来。

不一会儿,何栋已经搭出了一座宫殿的轮廓,有台阶有屋顶,结构完整。何秋惊讶地问:“儿子,你搭的是什么呀?”

“是皇宫!”何栋不假思索地回答。

“你在哪儿见过皇宫?”

何栋奶声奶气地说:“跟娘亲一起去过。”

何秋一拍脑门,这才想起朱玉颖以前常带何栋去东宫。

或许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何栋在心中勾勒出了皇宫的模样吧?

何秋满脸笑容地逗着何栋,父子俩这几天总是沉浸在这般看似幼稚的对话中,乐此不疲。

一旁的朱玉颖却因此颇为不满,总觉得何秋在和她争夺孩子的注意力。

这样简单平静的日子一直延续到冬天,直到朱棣正式举行第一次大朝会。

作为侯爵,何秋必须参加这场大朝会,他早早起床,匆匆赶往朝天宫。

当朱棣迈着稳健的步伐坐上象征大明最高权力的龙椅时,一些年迈的老臣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朱元璋。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