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公元前188年 汉后少帝元年 农历十一月下至十二月

时值寒冬,北地高原尽为冰雪覆盖。凛冽的西北风呼啸着掠过狄道城头,卷起地上坚硬的雪粒,抽打得旌旗猎猎作响。湟水早已失去滔滔之势,化作一条覆着厚厚冰层的白色缎带,沉默地蜿蜒于苍茫天地之间。原野上积雪没膝,天地一色,唯见枯草在风中瑟瑟。在这万物肃杀的季节,边境的战事与纷扰也仿佛被严寒冻结,暂告停歇。然而,靖王府内,那种于静默中运筹帷幄的氛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浓厚。长安二次政变、代王刘恒被功臣集团拥立的消息,已如一道无声的惊雷,传至北地。尽管正式的改元诏令需待来年正月朔日方能颁布,天下在法理上仍沿用着“后少帝刘弘四年”的年号,但权力核心的更迭已是既定事实。靖王李凌在震惊之余,以其一贯的冷静与果决,迅速完成了政治姿态的调整,那道恭贺新帝的贺表与丰厚的“登基贺礼”已快马加鞭送往长安。然而,表章送出之后,李凌便定下了“外示恭顺,内修甲兵,静观其变”的基调。他深知,新帝初立,根基未稳,功臣环伺,其政策走向、对四方藩镇的真实态度,尚在未定之天。此刻的北地,不宜有任何引人注目的举动,最佳的应对便是沉心静气,加速推进既定的“固本培元”与“西进经略”方略,同时以最大的耐心,仔细观察、分析来自长安的每一丝讯息,从中解读新朝的脉搏。这场静默的观察,本身便是一场至关重要的博弈。而对世子李玄业的培养,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学习具体政务军务,转向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洞察大势、研判未来的更高层面。

十一月廿二,狄道城迎来又一场大雪。鹅毛般的雪片纷纷扬扬,将天地染成纯净的洁白。靖王府书房内,炭火盆烧得正旺,驱散了严冬的刺骨寒意。李凌并未处理日常庶务,而是召来了长史周勃、郡丞公孙阙,进行一场小范围的情报研判。世子李玄业亦在侧旁听。案几上,摊开着多卷用特殊药水书写、需在火旁才能显影的密报。

“王爷,”公孙阙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指着几卷绢帛,“长安消息陆续传来。新帝即位已近旬月,虽未改元,然施政已有迹可循。”

他详细禀报:“首要在于稳定人心。 连下几道旨意:一为《施恩诏》,大赦天下,赏赐功臣、宗室、耆老,范围颇广,我北地亦在赏赐之列,帛十匹、金百斤,不日将至。二为《节俭诏》,减省宫禁用度,罢露台、苑囿之役,以示与民休息。三为《求贤诏》,令各郡国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欲广开言路。”

周勃抚须沉吟:“陛下施政,颇有章法。施恩以安众,节俭以养民,求贤以图治。观此三诏,仁厚、务实之风,可见一斑。确与代地所传贤名相符。”

“然,其对诸侯、对边镇,态度仍显模糊。”公孙阙补充道,“赏赐乃循旧例,并无特加恩宠。对各郡国政务、军务,亦无新的明确指令。这种……沉默,反倒更需留意。”

李凌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勃兄所见甚是。新朝初立,百废待兴,陛下首要在于巩固中枢,安抚关东。对我等边藩,尤其是拥兵自重者,心存考量,在所难免。此时沉默,非是忽视,乃是观察与权衡。我北地新立大功,地处要冲,更易成焦点。故,我辈当更加谨言慎行,不授人以柄。”

他话锋一转,问道:“长安权力格局,可有新动向?”

公孙阙立刻回道:“有。陛下虽倚重灌婴、周勃、陈平等功臣,然亦大力提拔潜邸旧臣。如郎中令张武(此前宣诏使者)、中尉宋昌等,皆委以重任,掌宫禁护卫,显是陛下亲信。后宫,窦氏已立为后,性恭俭。看来,陛下在功臣、旧臣、外戚之间,正试图建立平衡。”

“平衡之道,乃帝王术精髓。”李凌若有所思,“如此,则朝局短期内不致大动,然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博弈必将持续。我北地身处局外,反可看得更清。”

这时,李凌将目光转向凝神倾听的李玄业:“业儿,依你之见,新朝此举,是真心求治,还是权宜之计?我北地当如何应对这‘静默’?”

李玄业沉思片刻,谨慎答道:“回父王,儿臣以为,新帝三诏,其心昭然,确是欲有所作为。然,是否‘真心’,需观其行,尤需观其如何对待如我北地这般势力。眼下静默,可作两解:一为谨慎,待站稳脚跟后再行举措;二为……蓄势,或待我等出错,或待其布局完成。”

他稍顿,继续道:“故儿臣以为,我北地当以不变应万变。父王‘静观’之策,实为上策。外遵法度,内修实政,加速西进。同时,广布耳目,紧盯长安三事:一观其后续政令,是否有利边郡或暗含制约?二观其人事任免,尤其边郡守令人选,可知其用心。三观其财政军事调度,可知其战略重心。待其动向明朗,我再后发制人,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善!”李凌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业儿能虑及‘观行’胜于‘听言’,并能从政令、人事、调度三方面入手,已得观察之要。然,尚需切记,于静观中,自身实力增长,方是根本。唯有自身强韧,无论东风西风,方能屹立不倒。”

“儿臣谨记父王教诲!”李玄业肃然应答。

【系统提示:宿主于新朝初立、政策未定的关键窗口期,采取极高明的“静观”策略,展现出卓越的战略耐心与政治定力,并成功引导继承人建立系统性情报分析框架,从宏观政策、人事变动、资源调配等多维度研判局势… 宿主状态:于历史转折点沉着应对,以静制动,将外部不确定性转化为内部深化发展的机遇,统治艺术更趋成熟,继承人战略思维显着提升…】

计议已定,北地郡这架精密的机器,在李凌的掌控下,继续着高速且低调的运转。表面上看,郡府一切如常,吏员按部就班,军队操练不辍,百姓准备年货,仿佛长安的惊天之变只是遥远的谈资。但在平静的水面之下,各项既定战略正以更高的效率推进。

内政方面,周勃利用冬闲时节,大力整顿吏治,复核积年刑狱,确保司法公正,提升治理效能。同时,组织民夫疏浚河道,整修陂塘,为来年春耕灌溉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一项代号“金城”的绝密计划开始启动前期筹备——在李凌的授意下,周勃已秘密派遣精干吏员与工匠,前往狄道西北三十里外的一处险要山口进行勘测,计划在此修筑一座新的军事堡垒,作为未来西进的前沿基地和应对变局的战略支点。相关的预算、物料、人力调配方案,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

军务方面,赵破奴顶着严寒,强化军队冬训。尤其注重骑兵在极端天气下的机动、生存与作战能力,演练雪地奔袭、冰面行军等特殊课目。军械监的工匠们也未停歇,在新搭建的保暖工棚内,加紧赶制、维修强弩、箭矢和攻城器械,并针对西域与草原作战的特点,尝试对装备进行适应性改进。北地军的战斗力,在看似沉寂的冬季里,悄然淬炼提升。

经济与外交方面,“西进经略”是重中之重。首支官督商队已西出阳关数月,虽尚无音讯,但第二批规模更大的商队已在组建之中,货品采购、驼马筹措、人员选拔培训都在同步进行。公孙阙则加派了大量精干细作,以商队、使团、甚至流民等各种身份为掩护,深入河西走廊乃至西域东部,一方面绘制详尽的舆图,记录山川水草、部落分布、城邦虚实;另一方面,广泛结交当地酋长、头人、商人,建立情报网络,散播北地友善通商的信号,并密切关注匈奴势力在西域的渗透情况。对近在咫尺的河西羌胡各部,北地郡加大了粮食、布帛、茶叶、铁器(非兵器)的“馈赠”与互市优惠,换取其战马、牛羊、皮毛,并默许其在边境指定区域越冬,这种怀柔策略使得双方关系日益紧密,西线压力大为减轻。

世子培养方面,李玄业的日程更加充实。上午,他跟随周勃学习处理郡府日常政务,参与“金城”计划的预算核算与民夫征调方案讨论,接触具体的钱粮调度、刑名判例;下午,他随赵破奴观摩军队操演,学习兵法阵图,了解各兵种协同;晚间,则要在父亲指导下,阅读分析公孙阙每日送来的长安及各方情报摘要,尝试撰写局势分析简报,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李凌时常就某个具体情报,要求他推演数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及北地的应对之策,着重培养其前瞻性思维与风险预判能力。

时间悄然进入十二月,岁暮天寒。来自长安的诏令逐渐增多,内容多为劝课农桑、祭祀天地、考核吏治等常规事项,对各地藩王亦无特殊指令,似乎印证了“静默期”的判断。然而,公孙阙的一条密报引起了李凌的注意:文帝下诏,命太尉灌婴巡视函谷、武关等关隘防务,并“慰劳”沿边将士。

“陛下开始握紧刀柄了。”李凌对周勃和李玄业分析道,“太尉巡边,名为慰劳,实为检阅。首选关内要塞,而非我边郡,说明其重心仍在巩固根本,防范关东,对西陲暂取守势。此于我北地,利大于弊。”

数日后,又一重要消息传来:文帝采纳了晁错(一位开始崭露头角的年轻官员)的建议,下《省兵诏》,令各郡国“罢遣部分军士归农”,以节省军费,与民休息。值得注意的是,诏书中明确允许边郡“依故事置屯”,即维持常备军规模。这再次表明,新朝对边郡的特殊性有认知,政策尚属务实宽松。

腊月廿三,祭灶之日。一份来自西域、用密码写就的密信,由一名历经艰险的信使带回狄道。首支官督商队已成功抵达楼兰国,交易顺利,换回了大量玉石、良马及西域特产,并绘制了详细的路线图。更重要的是,商队确认西域都护府早已名存实亡,各国各自为政,匈奴势力虽有渗透,但未形成绝对控制,商业潜力巨大。

消息传来,靖王府核心层精神为之一振。这证明了“西进”战略的可行性,为北地开辟了一条新的财富与影响力通道。

李凌当即下令:厚赏商队人员,命其休整后,开春即组建第二批商队,规模扩大一倍!同时,指示公孙阙,重点搜集匈奴右贤王部在西域活动的具体情况。

“西进之路已通,此乃天助我也!”李凌难得地露出了畅快的笑容,“无论长安风向如何,我北地手握此条商路,便多了一分底气,未来纵横捭阖,空间更大!”

腊月三十,除夕。虽在国丧期内(文帝尚在为先帝服丧)不宜大肆庆贺,但狄道城内依旧弥漫着辞旧迎新的气息,百姓家中悄然准备着简单的年夜饭。靖王府也设了小家宴。席间,李凌对李玄业道:“业儿,今岁风云激荡,我北地可谓步步惊心。然,能于惊涛骇浪中行稳致远,靠的便是这‘定’与‘动’的把握。定,是定力,是根本;动,是应变,是进取。”

李玄业恭敬答道:“父王教诲的是。儿臣深感,唯有内政修明,甲兵坚利,方有静观风云的底气;亦唯有洞察时局,顺势而为,方能于变局中抓住机遇。去岁抗胡,今岁应变,皆赖父王掌舵有方。”

“嗯,”李凌颔首,“然,需知这‘定’与‘动’,永无止境。新朝已立,天下将定而未定,正是我辈强筋健骨、拓展格局之关键期。这个年关,可稍作喘息,但绝非高枕无忧之时。来年开春,必有新局。”

“儿臣明白!定当协助父王,勤勉不辍!”李玄业郑重应道。

窗外,风雪依旧,夜色深沉。但靖王府内,烛火长明。北地郡这艘航船,在靖王李凌的娴熟驾驭下,于岁末的港湾中静静休整,积蓄力量。它刚刚驶过一段急流险滩,前方,依旧是广阔而充满未知的海洋。静观者,正在积蓄力量,准备迎接下一段航程。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文帝纪:“冬十二月,施恩赐民爵,躬修节俭,诏举贤良。”

* 家族史·始祖本纪:“后少帝元年冬十一月下至十二月,长安易主,新帝立。凌公定‘静观’之策,外示恭顺,内修甲兵,加速西进。世子玄业习政军,析情报,益通战略。长安新政初露,北地根基日厚,西域商路初通。”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新元伊始,上帝静观风云,圣域潜心砺剑,圣嗣通晓时务。”

* 北地秘录·凌公岁末静观:“新帝立,政令未明,李凌沉机观变,内政外交并进,世子参议机要,北地于沉寂中势愈张。”

(第三百五十七章 完)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山河鉴:隋鼎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三国群美传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当兵就发十八个老婆,不要就坐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穿越我有招兵系统封御三国:潜龙问鼎暗尘明月楼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