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太行山脉,寒风卷着枯叶在山谷间呼啸,军工车间里却暖意融融。李铮刚检查完新投入使用的简易车床,正和吴天浩讨论下一步的生产计划,脑海里突然响起一阵熟悉的提示音。
【叮!检测到车间已形成“炼钢-零件加工-武器组装”完整产业链,生产效率与质量显着提升,特奖励《简易钢材热处理指南》!】
李铮心中一喜,连忙在脑海中翻阅这份指南——里面详细记载了“淬火+回火”的简易热处理工艺,通过将钢材加热到特定温度后快速冷却(淬火),再进行低温加热保温(回火),可大幅提升钢材的硬度和韧性。这对于解决当前车间面临的难题,简直是雪中送炭。
“吴师傅,有好消息!”李铮快步走到吴天浩面前,脸上难掩兴奋,“我们有办法解决步枪撞针易断裂的问题了!”
吴天浩推了推眼镜,有些疑惑:“撞针断裂一直是个棘手问题,主要是咱们炼的粗钢硬度不够,连续击发后容易变形或断裂,难道有新的钢材来源了?”
“不是新钢材,是新的加工工艺!”李铮将《简易钢材热处理指南》的核心内容告诉了吴天浩,“通过‘淬火+回火’处理,能让粗钢的硬度提升20%,韧性也会增强,正好适合制作撞针这种需要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零件。”
吴天浩听完,眼睛瞬间亮了:“太好了!热处理是提升钢材性能的关键工艺,没想到咱们能掌握这种技术!快,咱们立刻组织人手,学习这套工艺,尽快应用到生产中!”
李铮立刻召集徐小眼、王铁锤、陈婉儿等核心技术人员,在车间的空地上召开临时培训会。他将指南中的内容整理成通俗易懂的讲义,结合车间现有的设备,讲解“淬火+回火”的具体操作步骤。
“淬火的关键是控温,”李铮拿着一根粗钢条,对着众人说,“我们要将钢材加热到800-850c,这个温度下钢材会变成奥氏体组织,然后迅速放入水中冷却,让钢材的组织转变为马氏体,从而提升硬度。但淬火后的钢材会变脆,所以必须进行回火处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回火就是将淬火后的钢材重新加热到200-300c,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这样既能保留淬火带来的硬度,又能消除钢材内部的应力,增强韧性。咱们车间的红炉和冷却水池正好可以用来做热处理,不需要额外添置设备。”
徐小眼听得频频点头:“这个工艺听起来不难,就是温度控制是个难点,咱们没有专业的测温仪,怎么判断钢材是否达到目标温度?”
“指南里有简易的测温方法,”李铮笑着说,“可以通过观察钢材的颜色来判断温度——当钢材加热到800c左右时,会呈现亮樱桃红色;200c左右时,会呈现淡红色。我们可以先做几次试验,记录不同温度下钢材的颜色变化,形成一套简易的测温标准。”
王铁锤也摩拳擦掌:“热处理的加热工作交给我们铁匠组!红炉的火候我们最熟悉,保证能把温度控制好!”
培训结束后,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组建了专门的热处理小组:王铁锤带领铁匠组负责钢材加热,控制淬火和回火的温度;徐小眼带领技工组负责钢材的装夹、冷却和后续加工;吴天浩负责记录每次试验的数据,优化工艺参数;李铮则全程协调,解决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试验正式开始。王铁锤将一根制作撞针的粗钢条放进红炉,用焦炭猛烧。他不时打开炉门,观察钢条的颜色,嘴里还念叨着:“快了,快到亮樱桃红色了!”
旁边的技工拿着小本子,紧张地记录着时间和钢条的颜色变化。大约半个时辰后,钢条终于变成了亮樱桃红色,王铁锤大喊一声:“好了!”
两名技工立刻用铁钳将钢条从炉中取出,快速放入旁边的冷却水池中。“滋啦——”一声巨响,水池中升起一股白烟,钢条在水中快速冷却,原本通红的颜色瞬间褪去。
“淬火完成!接下来是回火!”李铮喊道。
王铁锤再次将淬火后的钢条放进红炉,这次他控制着火候,让炉温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大约一刻钟后,钢条呈现出淡红色,王铁锤将它从炉中取出,放在空气中缓慢冷却。
回火完成后,徐小眼拿着卡尺和硬度测试器(简易的硬度测试工具,通过敲击钢材听声音判断硬度),对处理后的钢条进行检测。他用硬度测试器轻轻敲击钢条,听着清脆的声音,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硬度明显提升了!比之前的粗钢硬多了,而且声音清脆,说明韧性也不错!”
为了验证效果,徐小眼用处理后的钢条加工了10根步枪撞针,安装在10支步枪上进行试射。每支步枪连续击发100次,结果只有1根撞针出现轻微变形,其余9根完好无损,而之前未处理的撞针,连续击发50次就会有一半出现断裂或变形。
“成功了!热处理工艺成功了!”徐小眼激动地大喊,手里拿着完好的撞针,跑到李铮面前。
李铮看着撞针,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立刻下令,将热处理工艺全面应用到撞针、枪机等关键零件的生产中。同时,徐小眼还对轻机枪的枪管进行了热处理试验,结果显示,热处理后的枪管硬度提升,耐磨损性增强,连续射击时的精度稳定性也有了明显提升。
消息传到前线,战士们都兴奋不已。三营的一名步枪手拿着装有热处理撞针的步枪,在战斗中连续击发150次,撞针依旧完好,他激动地说:“这撞针太耐用了!之前打几十发就要换,现在根本不用担心断针的问题,能安心杀敌了!”
随着热处理工艺的推广,车间生产的武器质量越来越高,故障率大幅下降。李铮看着车间里忙碌的身影——王铁锤的红炉前,钢材在火中灼烧,等待着淬火;徐小眼的车床旁,处理后的钢材被加工成各种精密零件;组装区的工人,将这些高质量的零件组装成一把把崭新的武器——心里充满了自豪。
他知道,这套简易的热处理工艺,不仅解决了当前生产中的难题,更让车间的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只要继续创新,不断提升技术,就能生产出更多更精良的武器,为前线的战士们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早日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夕阳透过车间的窗户,洒在正在进行热处理的钢材上,泛着耀眼的红光,仿佛预示着抗战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