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丁资本”精心构筑的联盟阵线出现裂痕,这头金融巨鳄显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迅速调整策略,放弃了原先拉拢大型种植园的策略,转而将火力集中在更隐蔽的领域——舆论和法律。
首先发难的是东南亚几家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突然开始连篇累牍地刊登“深度调查”文章,质疑大山药业GAp标准的“普适性”,声称其温带标准不适合热带气候,可能造成“水土不服”,甚至隐晦地暗示其技术输出是“新形式的资源掠夺”。文章引用了大量看似专业的数据和“匿名专家”的观点,极具迷惑性。
紧接着,一纸诉状将大山药业在马来西亚的示范园项目告上了当地法庭。起诉方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环保组织,指控示范园的灌溉系统可能污染地下水,要求法院下令暂停项目并进行无限期环境评估。这显然是“奥丁资本”利用当地法律程序,进行拖延和骚扰的战术。
消息传回国内,王斌气得直拍桌子:“卑鄙!打不过就玩阴的!”
张大山却异常冷静。他早就料到对方会有这一手。“舆论战和法律战,也是现代商战的一部分。既然他们出招了,我们就接招。”
他迅速部署反击:
1. 舆论对攻,以正视听: 他让李秀云和张承志连夜准备了一份详实的英文版技术白皮书和案例集,通过官方渠道和合作媒体发布,用具体数据和成功案例,详细阐述GAp标准如何根据不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优化,并展示示范园严格的环保措施。同时,邀请马来西亚本土有公信力的农业专家和环保人士参观示范园,用第三方声音还原真相。
2. 法律应对,聘请强援: 梁致远通过香港的关系,紧急聘请了马来西亚顶尖的环保法律师团队,积极应诉,并反诉该环保组织滥用诉权、恶意商业诋毁。
3. 高层斡旋,寻求理解: 张大山亲自起草信函,通过中国驻马来西亚商务参赞处,向马来西亚相关政府部门说明情况,强调大山药业的合作诚意和对当地环保法规的尊重,争取官方的理解和支持。
这是一场硬仗,考验的是公司的综合实力和危机应对能力。就在张大山全力应对海外风波时,国内市场再起波澜。之前被压制的一家竞争对手“华康药业”,突然宣布成功仿制了大山药业的“紫丹参”核心提取技术,并推出了价格更低廉的同类产品,广告铺天盖地,来势汹汹。
“张总,华康这次是有备而来!他们的产品成分和我们的非常相似,但价格低了将近三成!不少渠道商开始动摇了!”王斌的报告让张大山心头一紧。
内忧外患,再次同时压来。张大山感到一阵疲惫,但他知道,自己必须顶住。
“华康的产品,疗效和稳定性如何?”他问李秀云。
“根据我们初步检测,其有效成分含量不稳定,杂质也偏高,短期可能看不出问题,长期服用存在风险。”李秀云回答。
“好!”张大山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王斌,你立刻组织一次大规模的 ‘品质对比体验活动’ ,邀请权威专家、媒体和消费者代表,现场对比检测我们的产品和华康的产品,用数据说话!同时,启动法律程序,追究华康的技术侵权责任!”
他顿了顿,看向所有人:“海外的事情,承志和梁总负责顶住。国内的事情,我和老王、秀云来应对。大家各司其职,稳住阵脚。记住,真金不怕火炼!越是有人捣乱,越说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大战的硝烟,在国内外两个战场同时弥漫。大山药业这艘航船,在惊涛骇浪中,凭借着对品质的坚守和团队的凝聚力,艰难却坚定地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