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局新布,暗涌再迭起
怡亲王的问话,如同一把冰冷的匕首,瞬间抵在了林潇潇的咽喉!他知道了!他果然知道金匮密匣的存在,甚至可能知道里面的内容!
他是来试探?还是来警告?抑或是……来摊牌?
林潇潇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竭力维持着平静,甚至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王爷何出此言?先帝忌辰,臣妾确曾奉太后遗命,前往地宫祈福。不知王爷所说的‘不该见的东西’,是指什么?”
她巧妙地将“去过地宫”的事实,归结于“太后遗命祈福”,避开了核心问题。
怡亲王深邃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仿佛要看穿她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皇贵太妃,你是个聪明人。有些事,知道得越多,未必是福。先帝在时,曾言‘难得糊涂’。如今皇上年幼,朝局初定,万事……当以稳定为上。”
他这是在暗示她,即便知道了什么,也要装作不知道,以大局为重。
林潇潇心中冷笑,好一个“稳定为上”!为了这个“稳定”,就可以掩盖血统,混淆皇室血脉吗?就可以让她的儿子与本该属于他的位置失之交臂吗?
但她知道,此刻绝不能与怡亲王撕破脸。他是辅政王叔,手握大权,若将他逼到对立面,后果不堪设想。
“王爷教诲的是。”林潇潇垂下眼帘,语气恭顺,“臣妾一介女流,只知深居宫中,教养皇子,朝堂大事,不敢妄议。唯有祈愿皇上龙体康健,大清江山永固。”
她再次表明自己无意权力,只求安稳的态度。
怡亲王似乎对她的回答还算满意,神色稍霁:“皇贵太妃能如此想,乃大清之福,亦是三阿哥之福。放心,只要本王在一日,必当竭尽全力,护佑皇上,亦会保三阿哥一世平安富贵。”
这是承诺,也是警告。承诺保三阿哥平安,警告她不要轻举妄动。
送走怡亲王,林潇潇独自坐在空荡的殿内,只觉得浑身冰凉。怡亲王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他希望这个秘密永远埋藏。他今日前来,既是试探,也是安抚,更是划下底线。
她现在手中握着的,是一个足以颠覆朝局的秘密,但也可能是一道催命符。怡亲王、乃至朝中那些知晓内情或利益相关的勋贵大臣,绝不会允许这个秘密被揭开。
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棋局之中,周围皆是虎视眈眈的棋手,而她手中的“金匮密匣”,则是一枚足以搅乱全局的、危险的棋子。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甚至会赔上自己和儿子的性命。
不能急,绝对不能急。她需要时间,需要更周密的谋划,需要找到可靠的盟友,或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她将目光投向了南方。父亲林如海……他远在江南,是否知晓这最终的秘密?他信中提及钥匙下落,是否意味着他也在暗中关注着京城的局势?他,会是她可以完全信赖的盟友吗?
还有那个神秘的白莲教“新佛”……此人是否也与这段皇室秘辛有关?他(或她)的存在,对于目前的局面,是威胁,还是……可以利用的变数?
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诡谲。表面的平静之下,是更加汹涌的暗流。
数日后,前朝传来消息,怡亲王以“庄亲王余孽未清、江南白莲教尚有潜伏”为由,奏请皇上,加强京城及直隶防务,并擢升了一批忠于皇室的年轻将领,其中就包括傅恒。同时,对宫中侍卫和内务府进行了一轮新的、更加严格的审查和清洗。
显然,怡亲王也在加紧布局,巩固权力,防范任何可能出现的变故。
而林潇潇,则在深宫之中,更加低调隐忍,专心教导三阿哥,仿佛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只有在她偶尔望向乾清宫那越来越有帝王威仪的小皇帝乾隆时,眼底深处,才会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光芒。
这一天,三阿哥弘时在御花园玩耍时,不慎被一只突然窜出的恶犬惊扰,虽然侍卫及时将恶犬打死,但弘时受惊高烧,病势汹汹。
林潇潇守在儿子病榻前,心急如焚。太医诊治后,神色凝重地告诉她,三阿哥是受了极大的惊吓,邪风入体,需用一味珍稀的药材“回魂草”做药引,方可无忧。而此药,唯有福建武夷山深谷中才有产出,宫中存量已尽。
爱子心切,林潇潇立刻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八百里加急前往福建采办此药。
然而,就在采办药材的侍卫出发后的第三天夜里,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翊坤宫,将一张纸条塞进了林潇潇寝殿的门缝。
纸条上只有一句话:
“回魂草路危,‘新佛’已动。小心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