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佳的雪中送炭,虽然缓解了部分供应链的压力,但王辰深知,面对涡旋资本和其背后势力的全方位打压,仅仅依靠外部援助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主动出击,敲山震虎,打乱对方的节奏。
目标,他选择了景明集团。
此时的景明集团,在辰星资本突然撤资和内部股东质疑的双重打击下,已是风雨飘摇。股价持续阴跌,银行催贷,资金链濒临断裂。郭景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奔走,试图寻找新的资金注入,甚至不惜以极高的利息寻求短期过桥贷款。
王辰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这天下午,一场由几家大型金融机构联合举办的、规格极高的闭门经济论坛在本市举行。与会者皆是金融界和产业界的头面人物。王辰和郭景明,都在受邀之列。
这是自双方公开决裂后,首次在公开场合同时露面。
论坛间隙的茶歇时间,衣香鬓影,觥筹交错。王辰正与一位国有大行的副行长低声交谈,气氛融洽。郭景明则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他试图与几位熟悉的投资人搭话,但对方的态度都颇为冷淡,显然是对景明集团的现状心存顾虑。
王辰眼角的余光瞥见郭景明,他结束了与副行长的谈话,端着酒杯,看似随意地踱步过去。
“郭董,好久不见。”王辰的声音不高不低,恰好能让周围几位竖着耳朵的人听到。
郭景明身体一僵,转过身,脸上挤出一个极其不自然的笑容:“是王董啊,确实……好久不见。”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一个平静如水,深不见底;一个强作镇定,却难掩眼底的焦虑与一丝怨恨。
“听说景明最近遇到点困难?”王辰语气平淡,如同在谈论天气,“资本市场就是这样,起起落落。不过,郭董经营景明多年,根基深厚,想必能化险为夷。”
这话听起来像是安慰,但在当前语境下,却充满了讽刺意味。周围的人都放缓了动作,看似在互相交谈,实则注意力都集中在这边。
郭景明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握着酒杯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他强压着怒气,干巴巴地说道:“不劳王董费心,一点小风浪,景明还扛得住。”
“那就好。”王辰微微颔首,仿佛真的放心了一般。他话锋突然一转,声音压低了几分,却带着一种冰冷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郭景明和附近几人的耳中:“不过,郭董,有些船,上去了就很难下来了。尤其是那种……看起来华丽,实则破旧不堪,随时可能沉没的贼船。选择合作伙伴,还是要擦亮眼睛为好,免得最后……人财两空。”
他指的,自然是郭景明与“蓝湾资本”(涡旋资本)的合作。
郭景明瞳孔骤缩,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王辰的话,像一把淬毒的匕首,精准地捅在了他最大的心病上。他张了张嘴,想反驳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王辰没有再看他,仿佛只是说了一句无关紧要的闲话。他举起酒杯,向周围几位若有所思的金融大佬示意了一下,脸上带着从容而疏离的微笑,转身优雅地离开,融入了另一边的人群。
留下郭景明独自站在原地,承受着四周那些或同情、或讥讽、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他感觉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当众剥光了衣服。王辰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比任何严厉的指责都更具杀伤力,彻底将他和他背后的“盟友”钉在了耻辱柱上。
这一幕,被许多人看在眼里。王辰的态度,无疑向整个圈子释放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他与郭景明乃至其背后的势力,已是不死不休。而王辰所展现出的那种绝对的自信和掌控力,与他此刻面临的制裁压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反而让一些原本摇摆的人,心中开始重新权衡。
敲山震虎,目的已然达到。
王辰走到露台,点燃了一支烟(他极少抽烟,除非是为了思考或应酬),看着楼下繁华的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