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内座无虚席。沈曼身着月白色西装套裙,胸前那枚嵌有蓝宝石的胸针在聚光灯下泛着冷光,她正站在主席台上慷慨陈词,《西方文明的普世之光》的译着封面在身后的投影幕布上格外醒目。
“…… 华夏文明的现代化转型,之所以步履维艰,根源在于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滞后性。”
沈曼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眼神扫过台下的媒体与学者,带着刻意营造的自信
“而西方文明所倡导的普世价值,恰如刺破黑暗的光,为我们提供了重构文化体系的全新参照。”
台下响起零星的掌声,怀特伪装的西方学者带头叫好,清华大学的李教授与社科院的张研究员频频颔首。
沈曼正准备继续深入阐述,却见第一排正中央,一位身着熨帖中山装的年轻男子缓缓举起了手。
他身形挺拔,面容清俊,眉宇间透着沉稳锐利的气质,正是刚调任文化部的陆则。
作为汉东大学研究生,他在大学期间不但对法学专业了若指掌,还在这一世父母的影响下,深耕华夏传统文化研究领域。
此次以 “文化项目审批代表” 的身份出席首发式,就是因为陆则前期审核译着时,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敏锐察觉内容中的学术谬误,专程前来以学术探讨之名,厘清真相,同时在学界树立专业权威。
“沈女士,恕我直言,你的观点与译着内容存在三处关键学术谬误,若不加以辨明,恐将误导学界认知。” 陆则的声音清朗有力,无需话筒便穿透了现场的嘈杂
“首先,你在译着第三章核心论证部分引用的《剑桥人文评论》匿名论文,我已通过汉东大学图书馆的国际文献检索系统反复核验,并正式致函该刊编辑部求证。
对方书面回复明确表示,近五年从未刊登过此类主题的文章,你口中的‘权威文献’实为无据可查的伪造内容,这已违背学术研究的基本诚信原则。”
此言一出,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沈曼的脸色骤然一白,强装镇定地反驳:“这不可能!我亲眼核对过期刊原文复印件,你这是对我学术成果的恶意质疑!”
“学术探讨当以实证为据,而非空口辩驳。” 陆则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抬手示意工作人员切换投影内容。
幕布上立刻出现了汉东大学图书馆的检索记录截图、与期刊编辑部的往来函件扫描件,以及对方加盖公章的否定回复,证据链清晰完整。
“不仅如此,你译着中宣称的‘西方前沿理论’核心框架,与我外祖父林景行先生的未刊手稿高度重合,却在关键观点上刻意扭曲原意。
作为林家指定的手稿整理人,我对这些文献的熟悉程度,足以证实你存在刻意篡改原始文献的学术不端行为。”
“林景行” 三个字如同惊雷炸响,台下瞬间掀起轩然大波。
李教授猛地坐直身体,张研究员更是失声惊呼:“您是林老先生的外孙?难怪对传统文脉研究有着如此深厚的积淀!”
陆则点头,目光转向沈曼,语气带着学术探讨的严谨与不容置疑的权威性:
“我外祖父毕生致力于华夏文脉的传承与研究,你译着中歪曲的‘传统伦理虚伪论’,正是他当年在西南联大授课时重点批判的殖民主义谬论。
这些手稿目前由陆家捐赠给北大图书馆特藏部,我带来了手稿关键页的影印件,与你译着中的篡改内容逐句比对,每一处刻意修改的痕迹都清晰可见,完全有据可查。
学术研究允许观点争鸣,但绝不容忍伪造与篡改行为。”
工作人员随即投影出泛黄的手稿影印件与译着内容的对比图,台下学者纷纷俯身细看,低声议论起其中的明显差异,不少人脸上露出震惊与质疑的神色。
陆则顿了顿,继续从学术角度展开辩驳:“其次,你在发言中声称苏绣技艺源自欧洲,这一结论完全违背史料记载。
我外祖父当年牵头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曾系统考证过苏绣的起源,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代《刺绣图谱》孤本,以及苏州刺绣研究所馆藏的清代传承档案,都明确记载了苏绣从唐代初步形成到明清鼎盛的独立发展脉络。
恰好,故宫的李馆长今日也在场,他可从文物考证角度佐证这一历史事实。”
人群中,一位白发老者站起身,正是故宫博物院李馆长。他沉声道:“陆则所言句句属实,林景行先生当年的苏绣起源考证报告,结合现存文物史料,至今仍是该领域的权威研究成果。
沈女士的观点无视实物史料与学术共识,实难称之为严谨的学术论断。”
沈曼的身体开始剧烈颤抖,指尖死死攥住讲台边缘,原本的自信早已荡然无存。
怀特试图上前以 “学术观点差异” 为由打圆场,却被陆则冰冷的眼神制止。
陆则刻意放缓语速,将话题聚焦于学术层面,继续说道:“最后,从翻译学角度来看,你译着中多处关键术语的译法存在严重偏差,且对西方学术着作的核心思想存在误读。
例如将‘cultural particularism’(文化特殊主义)译为‘文化封闭主义’,刻意扭曲原文内涵以契合你的论证逻辑,这已超出合理翻译误差的范畴,属于典型的学术误导行为。
基于以上三点,我认为该译着尚不具备正式出版传播的学术资质,建议出版方启动内容复核程序。”
这番纯学术层面的精准辩驳,是卢泽早有准备的作战方案。
既彻底击垮了沈曼的心理防线,又未触及任何敏感信息,始终将争论限定在学术框架内。
她双腿一软,扶住讲台才勉强站稳,脸色惨白如纸。
台下的记者们瞬间沸腾,闪光灯此起彼伏,围绕学术造假的提问声不绝于耳。
李教授与张研究员面色铁青,当场声明与沈曼断绝所有学术合作,并呼吁学界建立更严格的成果审核机制。
在场的多位资深学者纷纷点头附和,对陆则的学术素养与敢于较真的态度赞不绝口,他在学界的威信就此初步树立。
陆则站在原地,眼神平静却透着学术工作者的坚定。
他从公文包中取出外祖父的《华夏文脉考》,高声说道:“文化自信,始于对历史的敬畏,源于对传统的传承,更基于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
学术领域当以真理为尊,任何试图通过伪造、篡改、误导等手段扭曲文化认知的行为,都终将被学界所摒弃。
愿我们共同坚守学术底线,守护文脉本真。”
这番话意有所指,既传递了学术立场,又未过度刺激对方背后势力。
季鸿远安排在现场的眼线见状,只是默默观察着局势变化,并未显露异常。
怀特则强装镇定地记录着现场情况,眼底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陆则望着窗外飘落的银杏叶思考着,此次首发式上的学术反击,不仅成功揭穿了沈曼的学术造假行为,更在学界树立了扞卫传统文化与学术诚信的鲜明立场。
陆则刻意将交锋限定在学术层面,既达成了敲山震虎的初步效果,又不用担心,吓跑了后面的大鱼,为后续通过沈曼这条线索深入调查其背后的学术网络留下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