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周叙白先把小篮子放在玄关的矮柜上,转身去厨房准备冲泡牛奶。林听言则小心翼翼地捧着樱花罐,蹲在茶几旁,像个即将开始创作的艺术家。
她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把罐子里原有的花瓣和银杏叶轻轻倒在一张白纸上。阳光透过窗户,在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那些干枯的花瓣看起来像是镀了一层金边。她用指尖轻轻拨弄着,仿佛在回忆每一片花瓣被捡回来时的情景。
“牛奶好了,小心烫。”周叙白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牛奶走过来,放在茶几上。他看林听言专注的样子,便没有打扰,只是在她身边坐下,拿起那包动物饼干,拆开后递了一块小熊形状的给她。
林听言接过饼干,咬了一小口,熟悉的甜味在舌尖散开,让她想起了小时候。她含着饼干,含糊地说:“这个味道跟以前一模一样。”说完,她拿起一片新鲜的樱花花瓣,对着阳光看了看,花瓣的纹路清晰可见,粉白的颜色比罐子里干枯的更加鲜活。
她先将几片新鲜的樱花花瓣放进罐底,然后用手指捏起一根绿油油的松针,小心地插在花瓣之间。松针的翠绿与樱花的粉白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她眼睛一亮。接着,她又挑了几颗形状圆润的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罐子里,每放一颗,都要轻轻晃一下罐子,调整它们的位置。
周叙白没有插手,只是靠在沙发上,静静地看着她。他喜欢看林听言专注时的样子,眉头微微蹙起,嘴角却带着浅浅的笑意,眼神里满是温柔和认真。阳光洒在她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让他觉得这样的时光格外美好。
林听言放完石子,又拿起那片像小月亮的石子,放在罐子的最上层。她满意地晃了晃罐子,里面的花瓣、松针和石子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你看,像不像一个小小的世界?”她把罐子递给周叙白,眼睛里满是期待。
周叙白接过罐子,对着阳光仔细看着。罐子里,粉白的樱花花瓣、翠绿的松针和带着花纹的石子相互映衬,层次分明,确实像一个浓缩的小世界。“真好看,”他由衷地赞叹道,“比我想象中还要美。”他把罐子还给林听言,顺手摸了摸她的头发,“我们把它放在哪里好呢?”
林听言捧着罐子,站起身,在客厅里来回走动,寻找最合适的位置。她先是把罐子放在电视柜上,觉得有点矮;又放在书架上,觉得被书挡住了视线。最后,她走到窗台前,把罐子放在窗台上,正好可以沐浴在阳光下。
“就这里吧,”她满意地说,“这样每天都能看到它,而且阳光照在上面肯定更好看。”她退后几步,双手抱胸,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浓。
周叙白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的发顶,看着窗台上的樱花罐。“以后,我们可以每个季节都捡点东西放进去,”他轻声说,“春天放樱花,夏天放荷叶,秋天放银杏叶,冬天放雪花。”
林听言靠在他怀里,闭上眼睛,想象着罐子里装满四季的样子,心里充满了幸福。“好啊,”她轻声回应,“那这个罐子,就叫‘四季罐’好不好?”
“好,”周叙白在她耳边低语,“我们的四季罐。”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窗台上的四季罐上。罐子里的小世界,仿佛也随着他们的呼吸,慢慢充满了温暖和爱意。厨房里,牛奶的香气还在弥漫,客厅里,饼干的甜味还在飘散,一切都慢得刚刚好,让人舍不得打破这份宁静与美好。日子就像窗台上的四季罐,在阳光里不紧不慢地流转。
很快,窗外的樱花谢了,枝头换上了翠绿的新叶。林听言兑现了承诺,开始为四季罐收集夏天的印记。一个周末的午后,两人特意去了远一点的湿地公园。周叙白撑着一把大大的遮阳伞,林听言则蹲在湖边,小心翼翼地捞起一片小小的、圆圆的荷叶。
“这个大小刚刚好,”她举着荷叶冲周叙白笑,阳光透过伞面的缝隙,在她脸上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等它干了,颜色会变成深褐色,和罐子里的绿色松针肯定很搭。”
周叙白走过去,帮她把荷叶上的水珠轻轻抖掉,然后放进随身带的小布袋里。“小心脚下,湖边的泥滑。”他扶着她的胳膊,看着她又捡起一颗光滑的鹅卵石,这颗石头是淡青色的,像一块被湖水打磨过的翡翠。
那天晚上,林听言把晾干的荷叶和青色鹅卵石放进了四季罐。她特意把荷叶铺在樱花花瓣的上面,再把鹅卵石嵌在松针之间。周叙白从身后抱着她,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一起看着罐子里的变化。
“你看,春天和夏天好像真的在罐子里相遇了。”林听言轻声说,指尖隔着玻璃,温柔地拂过那些来自不同季节的信物。
“嗯,”周叙白的声音带着笑意,“等秋天来了,我们就去捡最黄的银杏叶,让它落在荷叶上。”
林听言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期待秋天。她靠在周叙白怀里,闻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又看了看窗台上的四季罐,忽然觉得,幸福或许就是这样,把平凡日子里的每一个美好瞬间,都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就像收藏罐子里的每一片花瓣、每一根松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