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贝尔摩德提供的线索,周长安动用了周氏集团在商业调查方面的人脉,对那家名为“北极星贸易”的公司进行了外围调查。结果令人玩味。
这家公司表面从事普通的电子产品进出口,但资金流水异常,与数个离岸账户有频繁往来,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了一个名为“密米尔智慧”的基金会。
“密米尔智慧”…周长安和诸葛故里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这正是他们之前怀疑的、与那个跨国犯罪“基金”关系密切的众多外壳之一!
剧场任务中出现的第三方杀手,竟然可能与“基金”有关?
“基金”为什么要杀一个无关紧要的剧团团长?仅仅是为了那个可能涉及组织叛徒的剧本?这似乎说不通。“基金”的目标通常更大,涉及的利益更广。
周长安再次仔细翻阅了从黑泽团长那里夺回的剧本《无声的证言》。除了隐晦提及组织处理叛徒的手法外,她注意到其中一个配角的故事线——一位掌握了某种特殊化学配方的天才研究员,因不愿将成果交给某个跨国财团而“被自杀”,其配方下落不明。这个情节,似乎与十五年前一桩真实的、未破的悬案有相似之处,而那起悬案中失踪的配方,据说与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储能材料有关。
难道…“基金”真正感兴趣的,是这个隐藏在剧本故事里的、关于特殊配方的线索?黑泽团长在创作时,无意中触及了某个被“基金”掩盖的秘密?所以他们要灭口并取回可能存在的、更具体的证据(比如黑泽收集的原始案件资料)?
而组织,则是因为剧本可能暴露其处决叛徒的模式而想要灭口。
两股庞大的黑暗势力,因为不同的目的,巧合地将目标锁定在了同一个人身上。
这个发现让周长安背脊发凉。“基金”和“组织”,这两个她一直在对抗的庞然大物,其活动范围竟然出现了如此接近的重叠。虽然这次可能是偶然,但谁又能保证,在更深的阴影里,它们没有其他的联系或碰撞?
她立刻将这一发现同步给了诸葛故里和安室透(后者代表公安方面的关注)。三方都需要重新评估“基金”与“组织”之间可能存在的、哪怕是无意识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带来的风险和机会。
“这是一个机会。”诸葛故里在加密通讯中分析,“如果能找到‘基金’想要掩盖的那个配方相关线索,或许能成为我们牵制甚至反击‘基金’的一个重要筹码。同时,也要警惕‘组织’是否也对这类技术感兴趣。”
安室透则更关注行动安全:“既然涉及‘基金’,你们的调查必须更加小心。他们处理知情者的手段,比组织可能更加隐蔽和国际化。”
周长安表示明白。她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对“北极星贸易”和“密米尔智慧”基金会进行更深入、更隐蔽的调查,同时留意组织内部是否有关于那种特殊储能材料的动向。
剧场任务的阴影逐渐散去,但由此牵引出的、关于“基金”的线索,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复杂棋局的大门。周长安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交叉路口,一边是组织的森严堡垒,一边是“基金”的迷雾深渊,而她自己,则需要在两者的夹缝中,找到一条通往光明的险路。
她看了一眼手机,屏幕上显示着灰原哀发来的信息,关于Aptx能量研究的最新进展。解药的希望,对抗组织的筹码,以及 now 出现的、“基金”可能存在的另一个弱点…
所有的线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张庞大而危险的网。而她,周长安,既是网中的猎物,也是决心要撕破这张网的猎手。
夜幕下的东京,光影迷离,正如她此刻纷繁而坚定的内心。未来的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她已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