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府密室内摇曳的烛火,仿佛映照着整个林家乃至江南旧派命运的最后挣扎。而远在京城的紫宸殿,此刻却如同一座冷静运转的战争机器核心。
李琮看着王瑾呈上的最新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林文远与西域暗线联络的渠道、约定的暗语,以及他们计划传递的“情报”内容——其中混杂着部分真实的边防驻军位置,以及林家在江南可能制造的骚乱计划。
“果然走了这一步。”李琮放下密报,脸上没有任何意外,只有一种猎手终于等到猎物落入陷阱的冷冽,“为了私利,竟不惜引外寇入室,其心可诛,其行当族!”
“陛下,是否立刻拦截他们的通信,并收网擒拿林氏满门?”王瑾请示,眼中杀意凛然。通敌叛国,在任何朝代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不。”李琮抬手制止,眼中闪烁着智谋的光芒,“拦截?为何要拦截?他们想递消息,就让他们递出去。不过,这消息的内容,得由朕来定。”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西北舆图前,手指划过边境线:“林家想借刀杀人,用西域这把刀来砍朕的西北防线,甚至想害萧煜。那朕就将计就计,用他们这条线,给西域的豺狼们,送上一份‘大礼’!”
“陛下的意思是…偷梁换柱?”王瑾立刻领悟。
“没错。”李琮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让咱们的人,模仿林家的笔迹和暗语,重新伪造几封‘情报’。内容嘛……就写萧煜重伤不治,已然身亡,西北军心浮动,新任主将急于立功,将于某月某日,贸然出兵偷袭‘黑风隘’。同时,再‘透露’一些江南‘义士’已准备就绪,只待西北烽起,便同时举事,让朝廷首尾难顾。”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反间计!不仅要利用林家的通信渠道,更要传递完全虚假的情报,引诱西域敌军进入预设的埋伏圈,一举重创之!同时,也将林家“江南举事”的阴谋暴露在阳光下,为后续清洗提供最有力的借口。
“妙啊!”王瑾忍不住赞道,“此计若成,不仅可重创西域敌军,更能将林家通敌之罪坐实,届时再行清算,天下无人能置喙!老奴这就去安排最精于仿写与密探之事的人手!”
“记住,”李琮叮嘱,“务求逼真,绝不能有丝毫破绽。所有环节,必须由绝对可靠之人经手。此事,仅有你、朕,以及具体执行者可知。”
“老奴明白,必万无一失!”
就在李琮布下这惊天陷阱的同时,京郊别院内的萧煜,也接到了皇帝的密旨。得知林家竟疯狂至此,他虎目含煞,恨不得立刻提兵荡平江南。但密旨中,李琮并未让他轻动,而是给了他新的任务。
“萧卿,朕知你伤势未愈,但西北局势恐有剧变。朕已设下诱敌之策,然需一稳若磐石之将,于关键时刻坐镇军中,方能确保此策功成,并趁势反击。朕要你,秘密返回西北。”
萧煜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抱拳:“臣遵旨!臣之伤已无大碍,必不负陛下重托!”他知道,这是皇帝对他最大的信任,也是将西北乃至帝国安危再次交托于他。
“不,你并非明面上回去。”李琮在密旨中详细指示,“你需乔装改扮,秘密潜回。抵达后,亦不直接接管指挥,而是隐于幕后,统筹全局。明面上的指挥,朕自有安排。你的任务,是确保‘诱敌’顺利,并在敌军入彀后,给予致命一击!同时,严防内部可能出现的任何变故。”
这是要让萧煜成为隐藏在西北军中的定海神针和最后的杀手锏。
“臣,定不辱命!”萧煜沉声应道,眼中燃烧着战意与忠诚。
数日后,一队看似普通的商队离开了京郊别院,其中多了一个面容普通、气质沉稳的“账房先生”,正是乔装后的萧煜。苏芷柔站在别院门口,目送车队远去,眼中虽有担忧,但更多的是坚定与支持。她知道,她的夫君,是属于战场的雄鹰。
几乎在同一时间,几封经由李琮授意、精心伪造的“林家密信”,通过被监控的渠道,悄然流向了西域。信中所载,尽是能令任何野心家怦然心动的“绝佳机会”与“内部空虚”。
紫宸殿内,李琮负手而立,望着西北方向。棋盘已经布好,棋子也已落下。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西域的豺狼嗅着“血腥味”扑来,等待江南的林家在绝望中露出更多破绽,等待萧煜在西北再次擎起胜利的旗帜。
“来吧,让朕看看,这场由背叛引来的风暴,最终将如何反噬其自身。”
皇宫深处,坤宁宫内,谢知非的腹部已高高隆起,距离产期越来越近。在严密的保护下,她虽安心静养,却也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她抚摸着腹中的孩儿,轻声低语:“孩子,你的父皇正在为你,为这天下,扫清一切阴霾。你要平安出世,看看他为你打下的清明江山。”
山雨欲来风满楼,帝国的心脏强劲地跳动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雷霆与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