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剑桥,就像是被一层淡淡的忧伤笼罩着的古老小镇。阳光依旧灿烂,但那光芒里似乎少了些往日的活力,多了几分慵懒和惆怅。林栀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面前的桌子上摊开的不是书,而是一张张需要填写的表格。那些表格的纸张有些粗糙,摸上去沙沙的。陆辰言的访问学者项目即将结束,而她的硕士课程还有最后一年。她一边填写着表格,一边时不时地抬起头,望向窗外,思绪有些飘远。
窗外的康河上,游船来来往往,就像一条条灵动的小鱼在水面上穿梭。游船载着即将离校的学子,他们有的穿着学士袍,有的穿着便装,脸上都带着或兴奋或不舍的表情。欢声笑语中夹杂着淡淡的伤感,就像一首欢快的乐曲中偶尔夹杂着几个低沉的音符。她停下笔,望向三一学院的方向,那里正在举行霍金学者的结业典礼。典礼现场,彩旗飘飘,红色的横幅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上面写着“霍金学者结业典礼”几个大字。学子们穿着整齐的礼服,排着队依次上台领取结业证书,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但眼神里也透露出一丝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校园的不舍。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陆辰言发来的照片。她拿起手机,看到照片里的陆辰言穿着学士袍,站在苹果树下,手中捧着结业证书。那棵苹果树是三一学院着名的苹果树,据说它是牛顿原版苹果树的后代,枝叶茂盛,青涩的果实隐在绿叶间。照片下标着一行字:“还有两小时就能见到你。”林栀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她回复了一个笑脸表情,然后继续填写表格。这些都是陆辰言工作室需要移交的文件,他离开后,她在剑桥的职责之一就是协助远程管理。她知道,这些文件虽然繁琐,但却是陆辰言在剑桥工作的重要记录,她要认真对待。
午后,阳光斜照进图书馆,那一道道金色的光线就像一条条金色的丝线,穿过窗户,洒在图书馆的地板上。尘埃在光柱中起舞,就像一群小小的精灵在欢快地玩耍。她坐在座位上,思绪渐渐飘远,想起了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从初到剑桥的忐忑,到如今能自如地在古老学院中穿梭;从依赖他的陪伴,到如今能独当一面。她还记得刚到剑桥的时候,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那古老的建筑、陌生的语言、不同的文化,都让她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在陆辰言的陪伴下,她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她学会了如何在古老的学院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和合作。现在,她已经能够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和科研任务,这一切都离不开陆辰言的帮助和支持。
“林同学?”图书管理员轻声唤她,那声音温柔而亲切,就像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她的耳边。“威廉教授请你去一趟办公室。”林栀抬起头,看了看图书管理员,然后合上手中的表格,站起身来,跟着图书管理员向威廉教授的办公室走去。
威廉教授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打包的纸箱,那些纸箱有大有小,堆得像小山一样。老教授正在整理藏书,他的动作很小心,就像在呵护着珍贵的宝贝。见她进来,教授示意她坐下。林栀坐在椅子上,看着教授忙碌的身影,心里有些感慨。她知道,教授也要离开了,这个办公室将会迎来新的主人。
“辰言明天就要走了,”教授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那眼镜的镜片上有一些细小的划痕,就像岁月留下的痕迹。“你确定要留下来完成学业?”教授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关切和询问。
她点点头,坚定地说:“这是我们共同的决定。”她知道,虽然陆辰言要离开,但她不能放弃自己的学业。她要在这里继续努力,完成自己的硕士课程,不辜负自己和陆辰言的期望。
教授欣慰地笑了,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和蔼。“很好。真正的爱情不是形影不离,而是互相成就。”教授的话语里充满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递给她,说:“这是学院图书馆的特许借阅证,可以借阅所有库本。算是我给你的临别礼物。”林栀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张精美的卡片,上面印着学院图书馆的标志和特许借阅证的相关信息。这份信任让她眼眶发热,她知道,这是教授对她的认可和鼓励。在剑桥这一年,威廉教授不仅是学术上的导师,更是人生的引路人。他教会了她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让她在学术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傍晚,她提前回到公寓准备告别晚餐。艾琳太太送来刚烤好的司康饼,那司康饼胖胖的,表面有一些细小的气孔,摸上去热乎乎的,还软软的。老人眼中闪着泪光,说:“这一年有你们在,这个房子又有了家的感觉。”林栀接过司康饼,心里充满了感动。她知道,这一年来,艾琳太太就像他们的家人一样,给予他们很多关心和帮助。
陆辰言回来时,带回一束罕见的蓝色玫瑰。他说这是卡文迪许实验室同事的礼物,花瓣的颜色是特殊的荧光染料处理过的,在星光下会微微发亮。那蓝色玫瑰的颜色鲜艳极了,就像深邃的夜空,花瓣上闪烁着淡淡的光芒,就像夜空中的星星。晚餐时,他们刻意避开离别的话题,聊着未来的计划:她的论文方向,工作室的发展,还有那栋蓝色小屋的装修设想。
“父亲说小屋的钥匙下个月就能交付,”陆辰言切着牛排,那牛排煎得金黄金黄的,边缘还泛着微微的焦香。“你可以按你喜欢的样子布置。”陆辰言的话语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这个委托象征着更深的意义。她郑重地点头,说:“我会让它保持你喜欢的模样。”她知道,这栋蓝色小屋是他们未来的家,她要用心去布置它,让它成为他们温馨的港湾。
饭后,他们最后一次一起去学院天文台。威廉教授给的钥匙在月光下闪着银光,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穹顶开启的瞬间,夏季星空扑面而来。那星空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繁星点点,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天鹅座正好在天顶,那十字形星群清晰可见,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悬挂在夜空中。
“看,”陆辰言调整着望远镜,他的动作很熟练,就像一个专业的天文学家。“天鹅座正好在天顶。”林栀凑近目镜,熟悉的十字形星群清晰可见。想起一年前,他们就是在这个星座下许下相伴的承诺。那时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观星吗?”她轻声问,她的声音很温柔,就像一阵微风。
“记得你说,剑桥的星空比故乡的更温柔。”陆辰言回忆着过去,眼神里充满了温柔。
其实温柔的从来不是星空,而是共赏星空的人。这句话她没有说出口,但他似乎懂了,轻轻握住了她的手。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就像两颗相互依偎的心。
观测结束后,他们锁好天文台。石板路上回荡着两人的脚步声,比往常更加缓慢。那脚步声就像一首离别的乐曲,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不舍和留恋。
回到公寓,打包的纸箱堆在客厅中央,就像一座小山。陆辰言从其中一个箱子里取出星空投影仪,那星空投影仪的外壳是黑色的,摸上去凉凉的。“这个留给你。我已经设置好了,每晚都会播放我们共同观测过的星空。”陆辰言的话语里充满了贴心和关怀。这个贴心的礼物让她终于忍不住落泪,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下来。他轻轻擦去她的眼泪,说:“别哭。现在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他的声音很温柔,就像在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
深夜,她帮他做最后的行李检查。在行李箱的夹层里,她悄悄放了一本手工相册,记录着这一年来在剑桥的点点滴滴。相册的封面是蓝色的,上面印着剑桥的风景照片。最后一页是她站在蓝色小屋前的照片,下面写着一行字:“这里永远等你回家。”她希望陆辰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记得这个家,记得她。
第二天清晨,去伦敦的火车上,他们十指相扣,看着窗外的田园风光飞速后退。那田园风光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有绿色的田野、金黄的麦浪、悠闲的牛羊。抵达希斯罗机场时,离登机还有一段时间。
在安检口前,陆辰言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盒子,那小盒子是黑色的,上面刻着一些精美的花纹。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精致的耳钉,设计成北斗七星的形状,那北斗七星的形状栩栩如生,就像真的在夜空中闪烁一样。“本来想等明年你毕业时再给你,”他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爱意。“但我觉得现在更需要它。”他亲自为她戴上,那耳钉戴在她的耳朵上,闪闪发光。“这样无论你在哪里,都能找到方向。”这个举动引来周围旅客善意的微笑。在众人的注视下,她踮脚吻了他,说:“一路平安。我会每天给你发剑桥的星空。”她的声音很坚定,就像在给他一个承诺。
通过安检后,他在玻璃隔墙那端挥手,身影渐渐消失在人群中。林栀看着他的身影,心里充满了不舍和牵挂。她知道,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
回剑桥的火车上,林栀独自坐在窗边。耳钉在晨光中闪烁,像遥远的星辰。她打开手机,收到他登机前发来的消息:“已登机。记得按时吃饭,记得想我。”她回复道:“我会让小屋充满鲜花,等你回来。”她的文字里充满了温暖和期待。
列车驶过田野,八月的阳光洒满车厢。她翻开日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今日暂别,只为明日更好的重逢。我们的故事,远未结束。”她知道,虽然他们暂时分离,但他们的爱情不会因为距离而褪色,反而会在思念中变得更加深厚。
而在三万英尺的高空,陆辰言打开她塞进行李的相册。在最后一页的照片背面,他发现了一行新添的小字:“你是我永恒的北极星。”他的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温暖,他知道,无论他走到哪里,林栀都会像北极星一样,为他指引方向,等待他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