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泉州城还沉浸在朦胧的睡意中。街道两旁的商铺尚未开张,只有几家早点铺子亮着昏黄的灯光,蒸笼中冒出袅袅白气,与清晨的薄雾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油条和豆浆的香气,混合着海风的咸涩,构成这座海滨城市独特的味道。
云舒早早起身,梳洗完毕,便带着几名精通测绘的助手,以及墨临渊派来的精锐护卫,前往鹰嘴岬勘察。她身着便于行动的浅青色劲装,腰间系着一个特制的皮囊,里面装着炭笔、纸张和一些简单的测量工具。晨光中,她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眼神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
鹰嘴岬位于泉州湾出海口,形如鹰嘴,三面环海,背靠一处不高的山崖。这里地势险要,视野开阔,确实是修建海防要塞的理想位置。但要将蓝图变为现实,需要克服诸多困难。
云舒站在岬角最高处,海风拂面,吹动她的衣袂。她取出特制的厚纸本,用炭笔飞速勾勒着草图,标注着只有她自己能完全理解的符号和数据。时而登高望远,审视整个海湾的咽喉要道;时而深入浅滩,检查礁石的分布与坚固程度;时而又蹲下身,抓起一把沙土,仔细观察其质地。
郡主,这地质...一名老测绘师皱眉道,表层是松散沙土,下层是风化岩,不太稳固。
云舒点头,仔细查看岩层结构:确实,需要特殊处理。不过,这不是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桩基加深,直达坚固岩层。再在表层铺设碎石和黏土混合层,增强承载力。
她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示意图。老测绘师眼中闪过惊讶:这...这方法闻所未闻,但似乎...可行。
云舒微笑:古法有云: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不牢地动山摇。要建一座坚不可摧的要塞,根基必须稳固。
勘察持续了一整天。正午时分,日头高照,海面波光粼粼,刺得人睁不开眼。护卫们搭起简易凉棚,云舒却仍坚持在烈日下测量水深,记录潮汐。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但她毫不在意,眼中只有眼前的图纸和数据。
郡主,休息一下吧。一名护卫担忧道,日头太毒,小心中暑。
云舒摇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不碍事。潮汐数据必须在涨潮前记录完毕,否则就要等明天了。时间不等人。
她的执着感染了所有人。护卫们默默为她打伞遮阳,助手们加快记录速度,连老测绘师也重新拿起工具,加入测量行列。海风徐徐,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云舒心中逐渐成形的蓝图。
夕阳西下,云舒一行人回到泉州城。墨临渊已在行辕等候,面前摊开着几本账册,脸色阴沉。
如何?云舒进门便问。
墨临渊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却在看到她时化为温柔:账目查清了。去年拨付的五十万两军饷,实际到账不足二十万。其余,被层层克扣。水师将领中饱私囊,地方官员坐视不管。我已下令,将涉案人员全部逮捕,等候发落。
云舒点头:该当如此。但眼下,我们更需要解决海防问题。我今日勘察了鹰嘴岬,有了一些想法。
墨临渊立即起身,亲自为她倒了杯茶:说来听听。
云舒接过茶杯,一饮而尽,随即铺开自己绘制的草图:鹰嘴岬地势险要,三面环海,背靠山崖,视野极佳。若在那里建一座要塞,可俯瞰整个海湾出入口。我称之为——昭宁关。
她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勾勒。墨临渊凝神观看,眼中光芒越来越盛。
昭宁关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堡,而是一个体系。云舒的笔尖在纸上飞舞,核心区设在鹰嘴岬最高处,利用山势,构建主了望塔与指挥中枢。塔高十丈,分为五层,最上层设了望台,配有望远镜和信号旗。中间三层设为指挥室、作战室和休息室。最下层则是储藏室和水井。
墨临渊点头:视野极佳,可监控整个海域。
沿岬角两侧,依据地形,修建阶梯式炮台。云舒的笔尖在岬角边缘划过,炮位经过精密计算,射程覆盖海湾入口主要航道,并能形成交叉火力网。每座炮台可容纳两门火炮,共设六座炮台,形成十二门火炮的火力网。
墨临渊眼中闪过赞许:交叉火力,这是军中常用战术。但如何保证炮台稳固?海浪冲击,风雨侵蚀,都是问题。
云舒微笑:这正是我的创新之处。炮台基座采用多层复合结构:最底层深入岩层,用条石榫卯嵌固;中间层用改进的夯土技术,掺入碎瓷片、贝壳粉增加密实度,并预埋纵横交错的拉结筋;最上层则用特殊配方处理的硬化层面。这样的结构,既坚固,又抗腐蚀。
墨临渊眼中闪烁着惊讶:你考虑得如此周全。
云舒继续道:岬角内侧,利用天然港湾,修建一座隐蔽的军港和船坞。未来我们的战船可以在此停泊、维修、补给,避开风浪,也便于快速出击。港内设防波堤和水闸,可控制水位,保证战船安全。
更重要的是,云舒的笔尖在关隘与内陆连接处点了点,这里要修建坚固的甬道和支援堡垒,与内陆后勤线路相连。整个昭宁关体系,将与沿岸其他烽燧、哨卡联动,形成一张完整的海防预警与防御网络。关内设粮仓、武库、医馆、工坊,甚至...可引入净化水源的系统,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
随着她的描述,一个融合了现代军事工程学理念与古代建筑条件的、宏大的海防要塞蓝图,逐渐在墨临渊面前清晰起来。这不仅仅是一座关,更是一个集指挥、观测、防御、进攻、后勤于一体的战略性支点。
墨临渊凝视着图纸,眼中光芒大盛:舒儿,这...这简直是神来之笔!若能建成,泉州湾将真正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户,海盗的活动将受到极大遏制!
云舒眼中闪烁着创造者的激情:还不止于此。我计划在关墙内侧,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屋顶斜面和导水管,将雨水引入地下储水池。再配以净水装置,可保证长期供水。关内设菜园、鸡舍,实现部分自给自足。这样,即使被围困,也能坚持数月之久。
墨临渊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欣赏与疼惜:你考虑得太周全了。只是...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云舒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初步估算,需要工匠五百,民夫三千,工期至少一年。材料方面,石材、木材、铁器...都需要大量准备。资金...恐怕要百万两白银。
墨临渊沉思片刻:百万两...确实是个天文数字。但若能一劳永逸解决海患,值得。我会上奏朝廷,请求专项拨款。同时,追缴贪官赃款,充作工程之用。
云舒点头:我也会想办法降低成本。比如,利用当地石材,招募流民参与建设,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既解决人力问题,又安抚民生。
墨临渊凝视着她,眼中满是柔情:舒儿,你不仅有才华,更有仁心。这座昭宁关,不仅会是海防的屏障,更会是百姓心中的希望。
云舒微微脸红,转移话题:还有一事。我在勘察时发现,鹰嘴岬附近有几处天然温泉。若能引水入关,可设浴池,改善士兵生活条件。士兵身心舒适,才能更好地守卫家园。
墨临渊眼中闪过惊讶:你连这都想到了?
云舒微笑:治军之道,细节决定成败。
夜深了,烛火摇曳。云舒伏案绘制详细设计图,墨临渊在一旁研墨添茶。烛光下,两人的影子交织在一起,如同他们心中的理想与信念。
临渊,云舒突然轻声问,你为何如此信任我?这座要塞,耗费巨大,若失败...
墨临渊放下茶杯,目光坚定:因为我知道,你心中装着百姓。你设计的不是一座冰冷的要塞,而是一个能守护生命的家园。这样的信念,不会失败。
云舒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低头继续绘制。笔尖在纸上游走,勾勒出一个个精确的尺寸和结构。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望海村老人的泪水,男孩无助的眼神,水师士兵破旧的衣衫...
我要在这里,建一座昭宁关她声音轻柔却坚定,让海疆,永享昭宁。
墨临渊凝视着她,烛光映照下,她的侧脸如玉般温润,眼中却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这一刻,他看到了一个灵魂的光辉,比任何金银珠宝都要璀璨。
会的,他轻声承诺,我们一起,让这座关,成为海上长城。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中。远处,海浪轻拍岸边的声音隐约传来,如同大自然的低语,回应着他们的誓言。而在云舒的图纸上,昭宁关的轮廓逐渐清晰,仿佛已经屹立在鹰嘴岬上,守护着这片海域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