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吴哲的事情,杨明宇并没有立刻找他进行第二次谈话。
他深知,对于吴哲这种内心壁垒极高的孩子,第一次的“点破”就像是在坚固的城墙上凿开了一条缝隙。阳光要照进去,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逼得太紧,反而会让对方重新把墙砌得更厚。
他决定先让那句“刚柔并济,方为大道”的批注在吴哲的心里发酵几天。
与此同时,他的注意力聚焦到了马丽的身上。
最初注意到马丽的“异常”,并非来自杨明宇,而是来自美术老师温静。
这天下午的教研活动结束后,温静抱着一摞画纸特意在杨明宇的办公室门口多停留了几分钟。
“杨老师,还没走呢?”温静的声音像她的人一样,温婉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亲近。虽然上次两人晚饭后拥抱了一起,两人之间的关系大家已经心照不宣,只差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没有捅破。
“温老师。”杨明宇抬起头看到是她,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笑容,“正准备收拾东西呢。怎么,找我有事?”
“嗯,有点事,想跟你聊聊你们班的一个学生。”温静说着走进了办公室顺手关上了门。
看到她这个举动,杨明宇的表情也变得认真起来。他知道,能让温静如此郑重其事地来找他,问题恐怕不小。
“是我们班的马丽吗?”杨明宇开门见山地问道。
温静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怎么知道?”
杨明宇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眼睛:“一个班五十多个学生,谁的状态好,谁的情绪不对,看一眼大概就能猜出个七七八八。马丽最近上课,尤其是你的美术课,眼神总是飘的。说吧,到底怎么了?”
温静叹了口气,将手中那摞画纸放到了杨明宇的桌上。她从中间抽出了两张素描并排放在一起。
“你看看这个。”
杨明宇的目光落在了那两张画上。
两张画画的都是同一个石膏像,但呈现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简直判若两人。
左边那张,是马丽上学期的作品。线条流畅而富有生命力,光影的处理极其细腻,充满了灵气。哪怕杨明宇是个外行也能一眼看出,画这幅画的人拥有着远超普通学生的天赋。这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知力。
而右边那张是马丽昨天的课堂作业。
乍一看,技巧还在,构图也中规中矩挑不出大毛病。但仔细看去,却能感觉到死气沉沉。线条是僵硬的,光影是刻板的,整幅画工整,却毫无灵魂。
“看出来了吗?”温静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惋惜,“左边这张,是一个天才的作品。而右边这张,只是一个工匠的习作。”
杨明宇的眉头皱了起来。他当然看得出来。
这种灵气的丧失比成绩下滑更可怕。成绩下滑可能是因为懒惰或者方法不对,但灵气的消失,往往意味着创作者内心深处最宝贵的东西正在被某种力量扼杀。
“这孩子……遇到什么事了?”杨明宇沉声问道。
“我也不知道。”温静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担忧,“我私下找她聊过两次,可她什么都不肯说,只是一个劲地道歉,说自己最近状态不好,以后会努力画的。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不对劲。”
这番话倒是和吴哲的情况有几分相似。都是把问题往自己身上揽,用“我会努力”来堵住老师进一步探究的嘴。这是很多内心有事却不愿求助的惯用伎俩。
杨明宇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马丽是一个在班里同样不太起眼的女生。性格文静,成绩中等偏上,属于那种扔进人堆里就找不出来的类型。家庭背景也极其普通,父母都是国企的普通双职工,家教很严。
这样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学生,内心怎么会发生如此剧烈的动荡?
杨明宇百思不得其解。
他拿起那张充满灵气的旧作又看了一遍。画纸的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签名,除了“马丽”两个字,旁边还有一个用铅笔画的展翅欲飞的翅头膀膀。
一个渴望飞翔的灵魂为什么会突然折断自己的翅膀?
“杨老师,你在想什么?”温静看到他陷入沉思,轻声问道。
“我在想,能让一个有天赋的孩子主动放弃自己天赋的原因,通常只有两个。”杨明宇开口道,“第一,是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让她觉得天赋变成了负担。第二,是她自己内心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恐惧。”
“你觉得,马丽会是哪一种?”
“都有可能。”杨明宇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温老师,谢谢你及时把这个情况告诉我。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吧。艺术生的心理比普通学生更敏感,也更脆弱,必须小心对待。”
温静点了点头,她相信杨明宇有这个能力。两人又聊了几句关于学校艺术节的安排,温静才抱着画纸离开。
办公室里只剩下杨明宇一个人。
他没有立刻回家,而是打开了电脑,登录了学校的内部学生档案系统。他调出了马丽从入学以来的所有档案资料,包括每一次的考试成绩、每一次的家长会反馈记录,甚至还有她初中时的获奖情况。
然而,所有的资料都显示“正常”。
这个女孩的人生轨迹就像她昨天的画一样,工整、规范,看不出任何异常的波澜。
可越是这样,杨明宇越觉得不对劲。
一个内心有巨大波澜的人,怎么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不留下一丝痕迹?除非……她非常擅长伪装,或者,那个变故被隐藏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
杨明宇关掉电脑,起身准备下班。
当他锁好办公室的门,习惯性地最后巡视一遍自己班级的教室时,一个细节突然引起了他的注意。
14班的卫生,一向是学生们轮流值日。今天的卫生做得还算干净,课桌也都摆放得整整齐齐。
然而,在马丽的座位上,杨明宇却发现了异样。
她的书桌抽屉里,书本和卷子都码放得非常整齐。但是,在抽屉的最内侧与挡板的缝隙之间,似乎卡着一个白色的小纸团。
一个念头,在杨明宇的脑海中闪过。
他走过去蹲下身,将手伸进了那个狭窄的缝隙里,小心翼翼地将那个小小的纸团给勾了出来。
纸团被捏得很紧,显然是被人带着极大的情绪揉搓过。
杨明宇犹豫了一下。他知道,私自看学生的东西有违师德。但他也清楚,这个纸团里很可能就藏着解开马丽心结的钥匙。
最终,职业的责任感战胜了道德上的洁癖。
他将那个被揉成一团的纸展开。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那是一张表格。
一张布满了泪痕和褶皱的表格。
《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美术专业统一考试(联考)报名表》
报名表的下方,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都已经被工工整整地填写完毕。但在最下方的“考生签名”一栏,却是空白的。
而在表格的空白处,有一行用铅笔写下又被擦掉的字迹。杨明宇凑近了才勉强看清那几个字:
“妈妈说,画画……没出息……”
轰!
一切都明白了。
杨明宇拿着这张报名表,心中涌起酸楚和愤怒。
他几乎可以想象出全部的场景:马丽是如何满怀希望地拿到这张通往梦想的门票,又是如何在父母“为你好”的劝说下,含着泪亲手将它揉成一团,塞进那个最黑暗的角落,企图将自己的梦想一同埋葬。
折翼的天使不是不想飞,而是她的翅膀被最亲的人用最爱的名义给生生折断了。
杨明宇将报名表小心地重新折好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他抬起头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这件事他管定了。
他不仅要帮马丽把这张报名表重新填上,还要帮她把那双折断的翅膀重新接上,让她飞得比任何人都高。
而第一步就是去会一会那对声称“为你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