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执行力强,尤其是在他认为“够劲儿、有面儿”的事情上。找“外援”这事对他来说挺刺激的。
他没有第一时间给他爸打电话。他知道他爸王建国虽然人脉广,但骨子里是个商人,让他帮忙找个补课名师易如反掌,可要让他找个“最会吵架的专业人士”来指导一场中学生辩论赛,多半会换来一句“你小子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王昊有自己的小算盘。他拿出手机翻到小姑的电话拨了过去。
王昊的小姑王丽萍,是王家的一个“异类”。她是政法大学的高材生,毕业后进了本市一家顶级的律师事务所,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个能独当一面的精英律师。用王昊自己的话说,他这个小姑“穿上西装是律政俏佳人,脱下西装……咳,比我还能打游戏”。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喂,昊昊,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居然想起给你小姑打电话了?是不是零花钱又不够了?”电话那头传来调侃的女声。
“姑!救命啊!”王昊一开口就用上了浮夸的演技,“我遇到大事了!事关我的荣誉、我的班级、我的人生!”
王丽萍在那头显然是被逗乐了:“行了行了,收起你那套。说吧,到底什么事,能让你上升到人生高度了?”
王昊立刻收起嬉皮笑脸,将辩论赛的来龙去脉,以及他们想赢下奖金去帮助同学的真实目说了一遍。当然,他很聪明地隐去了李浩的真实姓名,只说是“一个家里出了大事的同学”。
电话那头沉默了。
王昊心里有点打鼓,他小姑虽然疼他,但在工作上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最讨厌别人用私事占用她的专业时间。
就在王昊以为要被拒绝时,王丽萍开口了,语气同样变得严肃起来:“你们老师,叫杨明宇是吧?”
“对啊,姑,你认识?”王昊有些意外。
“不认识。但听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他是个很有意思的老师。用一场辩论赛既锻炼了你们,又用最体面的方式帮了同学。这思路,不像个老师,倒像个律师。”
王昊一听有戏,赶紧趁热打铁地道:“那肯定的!我们杨老师牛着呢!所以姑,你看,这事你能不能帮帮忙?我们现在就是一盘散沙,需要一个像您这样的专业大神来指点迷津!就占用您一点点时间,一个周末就行!我把我珍藏的那套限量版游戏手办送给您!”
王丽萍在那头轻笑了一声:“少来这套。你那点宝贝还是自己留着吧。不过,我对你们这个项目还真有点兴趣。”她顿了顿话锋一转,“这样吧,我这个周末正好有个案子要准备,走不开。但是,我可以给我们律所最厉害的‘新人王’放半天假,让他去给你们做个免费的赛前辅导。他叫张弛,虽然年轻但拿过全国大学生辩论赛的最佳辩手,专门负责经济犯罪领域的案子,对付你们这个辩题绰绰有余。”
“太好了!谢谢姑!你就是我的亲姑!”王昊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别高兴得太早。我有个条件。你们不是说想帮助那个家里出了事的同学吗?光有热情可不行。你们得让我看到你们的‘专业性’。你让你们那个小组,把那个同学家里案子的基本情况整理成一份摘要,匿名处理后发给我。如果我觉得你们有做法律援助的潜力,我才会让张弛去。我们律所不做没有价值的公益。”
王昊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小姑的用意。她这不是在刁难,而是在考验他们,也是在真正地帮助他们。
“没问题!姑!我们保证完成任务!”王昊挂断电话,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请来了一个教练,更是为李浩的案子,撬开了一扇通往专业法律支持的大门。
他兴冲冲地跑回办公室把这消息一说,林天、赵敏和陈静都很激动。
杨明宇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他早就从前世的记忆里知道王昊有个当律师的小姑。他要的从来都不只是一个辩论赛的教练。
“好了,既然‘外援’已经联系上了,那我们自己的活儿就更得干得漂亮。现在,我们面临两个任务。第一,准备辩论赛的立论和资料。第二,完成王昊小姑布置的‘附加题’——整理一份关于李浩父亲案情的摘要。”
他看向陈静:“陈静,资料搜集是你的强项。辩论赛正反双方的资料,你先初步整理一个框架。同时,李浩案子的摘要也需要你来执笔。”
他又看向赵敏:“赵敏,案情摘要这块需要你配合陈静。你心思细腻,最适合去跟李浩沟通,在不刺激到他的前提下了解一些必要的细节。记住,我们的身份是‘课题小组’,我们是在做研究。”
最后,他看向林天:“林天,你的任务最重。你需要把陈静搜集的所有资料进行逻辑上的梳理和归纳,搭建出我们辩论的攻防体系。同时,你也要帮陈静把关那份案情摘要,确保它的陈述是客观、严谨。”
任务分配完毕,四个人立刻行动起来。
下午,赵敏和陈静以“课题研究需要了解一些背景信息”为由来到了医院。
赵敏负责和李浩交谈,她没有直接问案子的事,而是从李浩母亲的病情聊起,聊到自己的母亲,聊到那段最艰难的日子。在相似的经历面前,李浩慢慢放下了戒备。赵敏这才“不经意”地提到:“李浩,我们那个课题小组想把你的事作为一个重点案例来研究,但我们对相关的法律完全不懂。律师顾问说需要我们提供一份案情的简介,你能帮帮我们吗?”
这种“请求帮助”的态度让李浩完全无法拒绝。他点点头,从床头柜里拿出了一份他父亲律师给他的案情通知书复印件。
陈静则在一旁将通知书上的关键信息和李浩断断续续的讲述一字不漏地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
拿到第一手资料后,几个人当晚就在学校的自习室里开了个短会。
陈静将搜集到的所有关于“非法集资”的法律条文和案例与李浩父亲的案情进行了比对。
杨明宇全程没有参与,他看到,林天和陈静在为一个法律术语的准确性争论不休;;看到王昊为了搞懂“主犯”和“从犯”的区别急得抓耳挠腮。
这已经不是在完成一份作业了。他们是在用自己学到的所有知识和能力去为一个同学的命运拼尽全力。
深夜十一点,一份长达五页的《关于“张某某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初步情况摘要》匿名版终于完成。林天负责最后校对,确保了其中没有错误。
王昊将报告用邮件发给了他小姑。邮件的最后加了一句话:“姑,这是我们小组的第一份‘作业’。我们是认真的。”
做完这一切,他们累瘫在椅子上,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满足。到目前为止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