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意闻言,总算将前因后果弄个清楚明白。她就说嘛,那个折叠桌怎么可能卖到一两银子一套呢?原来是有人以讹传讹,故意夸大其词罢了。不过想想也是,商人嘛,为了赚取更多的银钱,往往会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想通了这一点,林知意心中释然,她毫无心理负担地收下了杨木匠递来的钱。紧接着,她将自己的来意告诉了杨木匠,杨木匠二话不说便应承下来,并且非常爽快地收下了林知意预付的定金。
因为他和林知意打交道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他对林知意的性格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深知林知意是个性格直爽之人,既然说要给银子,那就是真的要给银子,而不是玩那种嘴上假客套的把戏。
林知意仅仅出了一个主意,便能分得如此多的银子,这可比她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卖凉粉所挣的还要多。而且,这银子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不费吹灰之力便落入了她的口袋,简直比在地上捡到还容易呢!
于是,她兴致勃勃地将摇椅的存在告诉了杨木匠。为了避免引起杨木匠的怀疑,她小心翼翼地措辞,只说是自己小时候偶然间见过这种摇椅,至于具体是在什么地方见到的,她则含糊其辞地表示自己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其他人也不曾怀疑,毕竟他们都已经知道林知意并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而是从外地来的外来户。大家纷纷猜测她可能是某个大户人家的丫鬟,有一定的见识,所以对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有所了解也不足为奇。
只见林知意一边说着,一边手舞足蹈地比划着,试图用肢体语言将摇椅大致的形状以及结构展现出来。至于个中细节,她也只能无奈地表示太过久远,她已经记得不太真切,只能靠杨木匠自己凭借经验和技艺去慢慢琢磨。
杨木匠聚精会神地听着林知意的讲述,他的眼睛随着林知意的比划越来越亮,仿佛一张舒适的摇椅已经真实地摆在眼前。待林知意讲述完毕,杨木匠毫不犹豫地表示,等他完成手头的推车工作后,一定会去尝试制作这种摇椅,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将它打造出来。
想到学堂已经建了大半,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林知意顺便定制了六十套桌椅。并从布袋里拿出总共十两碎银子递给杨木匠,约定好多退少补之后,林知意便带着林达告辞离去了。
回到家,林知意将自己和林达的决定告诉了众人。当他们听到可以跟着一起去卖卤肉时,一个个都欢呼雀跃起来。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林知意脸上也不自觉地带出了笑容。
接着,林知意又去了村长家。一落座她就向李德清说明了自己的计划,果然和她预料的一样,李德清和王桂花一口就答应了。李季孝本人在听闻这个提议后,更是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还美其名曰自己挣聘礼。众人听了之后,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二天,林知意和林达像往常一样去县城摆摊卖卤肉。收摊后,他们回到镇上与杨春兰母女俩汇合,远远地就发现杨木匠已经将三辆推车送到了杨春兰那里。
看来昨天他们走后,杨木匠又废寝忘食地加了一晚上的班。林知意对杨木匠的手艺赞不绝口,从这三辆推车明显比林知意原有的两辆更加精巧,就可见一斑。
推车已经完工,可是怎么把它们带回去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林知意一行人总共只有四个人,可是推车却有足足五辆,而且也没有人能够突然多长出一双手来帮忙将推车推回去啊!
说来也怪林知意,她属实没想到杨木匠竟然会这么敬业,因此没做好一次性将三辆推车带回去的准备。
看着林知意犯难的样子,杨木匠主动提议由他帮林知意将其中一辆推车送回去。然而,林知意并没有答应。毕竟,这大热的天,一来一去就要两个多时辰,她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思来想去,林知意干脆让杨木匠将一辆推车带回去,她明天收摊之后再来取好了。这样一来,她就不用犯难,也不用劳烦杨木匠辛苦跑一趟了。
第二天收摊之后,林达和杨春兰各自推着一辆推车,林知意则是去杨木匠那里取昨天的那一辆推车。今天的三辆推车,总共装了七副猪下水和七个猪头肉,还有林知意特别定制的两口大铁锅,以及其他一些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砧板和菜刀。
本来,砧板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随便找块木头就能代替。但林知意心里清楚,她要在那么多人面前切卤肉,一块好的砧板是必不可少的。卤肉摊的砧板相当于是人的脸面,所以这钱不能省,因此,她还是决定买一块质量好一点的砧板。
就这几天,林知意还特意托人在院子里垒了两个临时的灶台。原因很简单,随着摆摊点的增加,猪下水和猪头肉的数量也从原来的四副增加到了七副,原有的大铁锅和小铁锅已经装不下这么多食材了。
而且现在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若是所有食材都在灶房里进行卤制,那蒸腾而起的水蒸气会让整个灶房犹如桑拿房一般,闷热难耐。要不了几分钟,里面的人就会被汗水湿透。
反正卤肉的关键其实在于卤料的调配,而非卤制的过程。考虑到这一点,林知意便干脆将卤制的地点转移到院子里。
这样一来,吃完晚饭,就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刻,这个时候也是一天当中最凉快的时候。林知意便可以在院子里开始做卤肉。没有了灶房里的闷热,工作环境会更加舒适,心情也会更加美好。待卤制完成后,天也黑了,林知意便可以直接上床睡觉了。
翌日,林知意一行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这支队伍中,除了李季孝之外,其他人对如何揽客以及如何销售卤肉都有了一定的经验。
由于人手不足,林知意并没有像之前计划的那样将队伍分成三人一组。毕竟,林琉底下的弟妹们年纪真的还小,她实在是不忍心支使他们。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林知意做出了如下安排:林达和桃儿一组,李季孝则负责带领林思和林琉,林尔与林杉一组,林梧则协助杨春兰。至于她自己,则是独自一个人,因为她自认自己独自一人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其实林知意是考虑过像之前那样,带着栎儿一起去摆摊的。然而,只要一想到如今天气炎热,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以前带着栎儿四处奔波,实属无奈之举,但现在既然有其他选择,她实在不忍心让栎儿再吃这种苦。
其次,则是因为他们全都叽叽喳喳地表示要陪着林知意一起去。看着他们如出一辙地渴望的眼神,林知意感到左右为难。她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到底应该选择谁,又该如何拒绝其他人呢?于是,她干脆谁都不带。
关于猪下水和猪头肉的分配,具体情况如下:林知意和杨春兰负责的数量仍然保持不变,她们两人总共需要销售四副猪下水和四副猪头肉。至于其他三组,则每组负责售卖一副猪下水和一个猪头肉。
考虑到只有杨春兰那组是在镇上进行售卖,而其他人均在县城销售。林知意翻来覆去地叮嘱他们,只要成功卖完所有卤肉,就要立刻前往林知意的摊位集合。相应地,无论是否卖完,一旦到了规定的时间,所有人都必须返回集合地点。
林知意同时还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大家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即使一份都卖不掉,我也照样会付工钱给你们的。而且就算真的卖不掉,我们还可以带回去自己吃。”
众人闻言,都纷纷乖巧地点头表示同意。
由于今天只有林知意一个人,所以她异常的忙碌,但这丝毫不影响她提心吊胆,因为她生怕其他孩子会遇到什么意外或麻烦。
其实林知意的理智告诉她,林达他们远比她想象中更有能力。毕竟,他们在这座县城里生活的时间比她长多了,对这里的环境更为熟悉。可她的情感却无法认同这一点,在她眼中,这些孩子都还比她小,就像是她的弟弟妹妹一样。她不自觉便将自己代入了长姐的角色,对他们的关心和担忧自然也就难以避免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林知意的卤肉尚未卖完,林达和桃儿却已先行归来。当她瞥见这两人时,那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稍稍安定下来。林知意甚至还来不及询问他们结果如何,他们就像心有灵犀一般,主动前来协助林知意。
有了林达和桃儿的加入,林知意顿感压力骤减。三人配合之下,她很快便将剩余的卤肉卖完了,林知意手脚麻利地收拾好摊位。又等了一会儿,便到了约定的时刻。然而,李季孝和林尔等人却始终未见踪影,这让林知意心急如焚,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她在原地焦躁地来回踱步,心中的焦虑也随之愈发强烈。最终,林知意下定决心,让林达和桃儿留守在摊位上等待,而她自己则要去寻找李季孝和林尔他们,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何事,是否有什么意外情况耽搁了他们的行程。
然而,林知意才迈出两步,就看见李季孝和林尔几人正结伴朝这边走来。林知意见状,急忙迎上前去,快走两步后,她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并非询问卤肉是否卖完,而是满怀关切地问道:“你们怎么才来啊?有没有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