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气很好,日光明媚。
一家之主段春衣,勇猛进山,扛了十几根粗竹子,敲敲打打,手搓了三把摇椅。
两大一小。
将小孩从阴暗的屋内端出来,摆在小摇椅上晒太阳。
段春衣躺在大摇椅上,示意厨房里忙忙碌碌的沈香香来体验一下。
沈香香解开围裙,来到摇椅前,取出一只尖尖的笔,给三只摇椅都写了名字。
段春衣的摇椅是飘逸的春衣二字。
沈香香的摇椅是同款飘逸风格的子婳二字。
小孩的摇椅,便写的是小孩二字。
两人谁也没提给小孩起名。
段春衣是打算等小孩满十八岁了,让他自己给自己取名字。
沈香香陪春衣摇了一会,便去菜地忙碌了。
他如今不仅负责打理菜地,还很勤劳地将菜地扩大了三倍,绕着土屋种了许多灵草,妆点得整个小院葱郁美丽。
炼虚期的小沈医生勤劳得像小蜜蜂,不吝啬灵力。
所以那些植物长得很快,菜早上种下,晚上就能吃了。
从菜地到餐桌,新鲜得很。
因为春衣说喜欢吃猪肉,沈香香还打算养猪,但被春衣拒绝,“猪和我,家里只能有一个。”
她带着沈香香去村里养猪的人家转了一圈,让他感受了一下猪粪的气味攻击。
香香就这样打消了养猪的念头,改为搭了个鸡舍,开始撒米养鸡。
野鸡肉没有家养鸡肥美,这是隔壁婶子教他的,一把米一瓢水养大的老母鸡更加滋补。
于是每天被摆在小摇椅上晒太阳的自闭小孩,被子婳叔叔安排了个任务,看着那群鸡,不要被野物下山掏走了。
万一有野猪啥的下山,就让他叫。
满脸包着纱布,正在祛疤期的小孩不做声,一双眼睛黑黝黝的,跟着春衣姐姐转,鸡被黄鼠狼掏走,他也不说。
好在炼虚期修士神识强大,每回都能及时狼口夺鸡。
温柔善良的沈香香也不责怪小孩。
直到有一回,野猪下山,将小孩拦腰叼走。
小孩终于:“呜呜呜呜!!!!!”
姗姗来迟,系着围裙,手持浇水瓢的男人,不紧不慢,抬手劈了野猪,慢吞吞将小孩从猪口救下来,摆回小摇椅上。
甚至给小崽脸上散落的纱布系好,打了个春衣风格的蝴蝶结。
从此以后,小孩每次野物下山,都会嗷嗷叫,乖乖示警。
三个月后,小孩的嗓子好了,可以说话了。
小孩说的第一个词是“姐姐。”
第二个词也是“姐姐。”
第三个是“春衣姐姐。”
段春衣试图教他叫子婳叔叔,但小孩自闭严重,垂着包着纱布的脑袋,就是不做声。
小瓜瓜不让强扭,只能作罢。
温馨恬然的五个月后,小孩的腿和脸都好了。
小孩浑身的纱布都被拆了干净,沈香香在厨房烧了一锅热水,将小孩下锅,加了去腥增香的草药,给他好好洗了一通。
这是春衣的要求,她还特意采了驱晦气的叶子,从门缝里递过去。
沈香香不知道怎么用。
“用它扫扫小崽的脑袋和身子。”
沈香香于是将叶子折了折,给小孩身上搓搓,十分下泥。
洗完了小孩,沈香香给自己丢了几十个清尘诀。
小孩整个孩被煮得红红的,一察觉洗澡结束,要跨出去穿衣服。
但灶台对他来说太高了,一脚踩空就要倒着摔下去,好在沈香香是个炼虚的大修士,眼也不眨,挑了下手指。
柴火上那身叠得整整齐齐的小孩衣裳,呼啦啦套上小孩肉乎乎的小身体,沈香香拎住他的衣领,将小人摆正了。
小孩双脚着地,摸了摸身上的衣裳,头发还湿漉漉的,瞟了沈香香一眼,犹豫了一会,“谢谢。”
沈香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正在刷锅,闻言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
小孩脚步顿了顿,然后开始起跑。
他迫不及待一把拉开厨房的破木门。
灿烂的日光和笑吟吟的春衣姐姐落入他眼中。
俊俏可爱,被喂得红润精神的小男孩,蹬着小短腿,一个助跑扑向段春衣,“春衣姐姐。”
段春衣一把拎住他,丢回摇椅上,“你再扑得高一点,就要骑在我的头上了。”
小孩的脸好了,但还是喜欢用头发挡脸,在黑发中乌黑黑的眼瞳望着她,腼腆怯怯地笑,小脸红扑扑的。
小摇椅上,小人晃啊晃,扶着扶手,趴在那看她。
两只眼睛藏在微湿的头发后面,有些亮亮的。
“姐姐。”
自从他会说话,段春衣天天被叫姐姐,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听到啦听到啦。”
段春衣磕完了一兜花生瓜子,开始干家务。
她捧着一把炒米,她吃一半,小鸡崽们吃一半。
小孩则甩着一双灵活的小短腿,小尾巴一样跟着她,间或弹出一句“姐姐”。
比小鸡崽还要吵。
两人和乐融融了一会,后院墙角处,黑发柔顺,面容清俊的男子抱着一只菜篮,招了招手:
“春衣,莓果开始成熟了。”
“来了,来了!”
撂下小孩,段春衣吃吃掉炒米,迅速奔向后院劳作的香香小农。
香香小农培养了一片地,种植着类似于草莓的美味灵果,灵气浓郁,但是吃多了会肚子疼。
修士也不能例外。
段春衣只能一边肚子疼,一边偷吃,被抓到就说自己不疼,再被抓,就说是小孩想吃,她来代摘。
今日新的一批草莓灵果长出来,段春衣早已饥渴难耐。
“每日额度是五颗。”
沈香香展开一只手,“每日我都会数果子,不可以偷吃哦春衣。”
段春衣两只兜都揣得鼓囊囊的,御风翻着书,躺在摇椅上啃大草莓,脚尖故意踢踢沈香香的围裙边角,“香儿,你越来越啰嗦了,知道啦。”
沈香香关上后院的小栅栏,摘下额上吸汗的褐色布巾,从墙角拿过鱼叉,“我去刺鱼,今晚喝鱼汤。”
枣树枝叶婆娑间,不知何时有鸟雀搭了巢穴,雌雄双双,天空明远。
阴凉下是土房小院,家里的小孩和一家之主摇着躺椅。
一家之主欢呼:
“赞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