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显摆的人,最容易招人恨
村西头的小栓,去年种反季蔬菜赚了些钱,就天天揣着钱包在村口晃悠,见人就说 “我这一季赚的钱,比你种一年地还多”,还故意把新买的摩托车骑得轰隆隆响,生怕别人看不见。结果没过多久,有人趁夜把他的摩托车轮胎扎破了,大棚里的蔬菜也被人偷偷踩坏了几棵。小栓又气又急,蹲在地里骂,可连是谁干的都不知道。
老周头路过,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这是自找的。想招人恨,就使劲显摆;想被人坑,就到处嘚瑟。真正厉害的人,就像地里的老树根,闷头往地下扎,不声不响就长得粗壮,哪会天天把‘我很厉害’挂在嘴边?你看村里的李大叔,种了一辈子菜,家里盖了新房,给儿子娶了媳妇,可他从来不说自己赚了多少,每天还是照样蹲在地里干活。日子是自己过的,不是演给别人看的 —— 你一时脑热显摆,很可能把之前攒下的好名声、铺好的路全毁了。” 小栓听了,后来再也不显摆了,闷头把大棚打理好,第二年赚了更多钱,还主动帮村里人种菜,大家反而更尊重他了。
2、真高人没定数,有本事的人啥样都能来
村里的陈老先生,年轻时在城里当过老师,后来回村养老,没人知道他有啥本事。有回村里的孩子不会做算术题,陈老先生蹲在地上用树枝教,说话温温柔柔的,连孩子哭了都能哄好;有回镇上的老板来村里谈合作,说话傲气十足,陈老先生也不卑不亢,把合作的条款一条条说清楚,最后老板反而客客气气的;有回村里的老人走不动路,陈老先生主动扶着老人回家,还帮老人挑水、扫院子,比亲儿子还贴心。
有人问陈老先生 “为啥你跟谁相处都这么自在”,他笑着说:“人哪有固定的样子?对着孩子得有耐心,对着厉害人得有底气,对着老人得有孝心。真正有本事的人,就像水一样,装在碗里是碗的形状,装在壶里是壶的形状,不会被一种样子困住。你得把心里的气沉下来,有了自信,才能跟啥人都处得来。” 老周头也说:“最牛的人,你看不出他的‘相’—— 他可能蹲在村口跟你唠家常,也可能跟城里的老板谈生意,不管啥样,都让人觉得舒服。这不是装出来的,是心里有底气,才能随遇而安。”
3、能平心静气发火的人,才是真厉害
村里的张叔,以前一发脾气就拍桌子、骂脏话,有回因为邻居占了他的地,他跟邻居吵得面红耳赤,最后不仅没要回地,还被村支书批评了一顿。后来张叔跟着陈老先生学下棋,慢慢变了性子 —— 有回有人故意把他的农具藏起来,张叔没发火,只是平静地说:“我的农具你要是用着顺手,就跟我说一声;要是故意藏起来,下次我可就找村支书评理了。” 那人听了,赶紧把农具还了回来。
张叔后来跟人说:“以前觉得发火就得大声喊,后来才知道,能平心静气表达愤怒的人,才最厉害。你一着急,脑子就乱了,说的话也没分量;你平静下来,把道理说清楚,别人才会怕你。就像种地,遇到虫灾,你要是慌慌张张乱打药,可能把庄稼也打死了;你先看看是啥虫,再选对药,才能把虫治住。” 老周头也说:“愤怒是把刀,你要是被它控制了,就会伤了自己;你要是能控制它,就能用它保护自己。学会平静地发火,是每个人都得学的本事 —— 这不是怂,是成熟。”
4、不是厉害了才开始,是开始了才有可能厉害
村里的刘木匠,年轻时啥也不会,只会刨木头,有人说他 “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刘木匠没放弃,每天跟着师傅学做家具,一开始做的椅子歪歪扭扭,连自己都看不上,可他还是接着做,做错了就改,慢慢的,做的家具越来越好看。后来他开了家木匠铺,方圆百里的人都来找他做家具。
刘木匠常说:“我一开始也不厉害,就是敢开始。任正非创业的时候,没人觉得他能成;马云拉投资的时候,也没人觉得他能赚钱。哪有啥万事俱备的时候?你得先迈出第一步,然后边走边改,才能越来越厉害。就像种庄稼,你不能等天不下雨、地里没虫了再播种,你得先把种子撒下去,然后浇水、除虫,才能等着收获。” 村里的后生小栓,以前总怕自己做不好,不敢尝试新东西,听了刘木匠的话,开始学做水果生意,虽然一开始亏了钱,可慢慢摸清了门道,后来也赚了不少钱。他说:“以前总想着等自己厉害了再开始,后来才知道,不开始,永远也不会厉害。”
5、别把伤口露出来,坏人就爱盯着软处咬
村里的王二婶,以前总爱跟人诉苦 —— 家里的鸡丢了,她跟邻居说;儿子跟她吵架了,她也跟邻居说。结果有人故意把她的鸡赶走,还在背后说她 “连儿子都管不住,真没用”。王二婶气不过,跟老周头诉苦,老周头说:“你把自己的伤口露给别人看,坏人就会盯着你的软处咬。你越说自己苦,别人越觉得你好欺负;你越说自己弱,别人越会欺负你。”
老周头年轻时也吃过这亏 —— 他年轻时丢了钱,跟人说了,结果有人故意把他的农具藏起来,想让他更难。后来他学乖了,不管遇到啥难事儿,都不跟外人说,自己默默解决。他说:“人哪有那么多同情心?大部分人都是看着别人的笑话,踩着别人的难处往上爬。你得把伤口藏好,自己慢慢舔好,才能有底气面对别人。就像地里的庄稼,要是被虫咬了,你得赶紧治,别让别人看见,不然别人只会觉得你的庄稼不行了,不会帮你治虫。” 王二婶听了,后来再也不跟人诉苦了,遇到难处自己想办法解决,别人反而不敢随便欺负她了。
6、别用老钥匙开新锁,世道变得快
村里的李大叔,以前总爱用老法子种地 —— 别人都用化肥,他偏不用,说 “以前用农家肥也能种好庄稼”;别人都用收割机收麦子,他偏不用,说 “用镰刀割的麦子才干净”。结果他种的庄稼产量比别人低,收麦子的时候还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老周头跟他说:“十年前你用现金买东西,现在你用手机扫码就行;十年前你写信,现在你发微信。世道变得快,你不能总用老办法做事。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活法,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规矩,你得跟着变,才能跟上趟。就像你家的锁,要是换了新锁,你还用老钥匙开,能打开吗?观念也一样,没有对错,只有合不合适 —— 以前觉得结婚生子才是好日子,现在有人不结婚、不生子,也过得很开心,只要自己觉得幸福就行。” 李大叔听了,后来也用起了化肥和收割机,庄稼产量高了,也不用那么累了。他说:“以前觉得老办法好,后来才知道,跟着时代变,日子才能过得好。”
7、自己心里有劲儿了,才懒得跟外人较劲
村里的小张,以前总爱抱怨 —— 觉得老板给的工资低,觉得邻居对他不好,觉得社会不公平,每天愁眉苦脸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差。老周头跟他说:“你抱怨这抱怨那,其实是自己没本事。你要是有本事,能赚到更多钱,就不会觉得工资低;你要是有本事,能跟邻居好好相处,就不会觉得邻居不好;你要是有本事,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不会觉得社会不公平。”
小张听了,不再抱怨,开始跟着老周头学种大棚蔬菜,每天起早贪黑,慢慢掌握了技术,后来自己开了个大棚,赚了不少钱。他说:“以前总觉得是别人的问题,后来才知道,是自己心里没劲儿,实力不够。你自己强大了,就懒得跟外人较劲了 —— 别人说你不好,你不在乎;别人对你不公平,你有本事反击。就像地里的大树,根扎得深了,风吹过来也不怕;你自己有本事了,啥困难都不怕。” 老周头也说:“大部分人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 —— 不是外界不好,是自己不够强大。你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变得厉害,日子自然会好起来。”
8、没见输赢前,别把筹码全押上
村里的小栓,以前做水果生意,听人说 “外地的苹果能赚大钱”,就把所有的钱都用来进苹果,结果苹果运回来没人买,全烂了,亏得血本无归。小栓蹲在村口哭,老周头见了跟他说:“你这是太急了,没见输赢就把筹码全押上,不输才怪。真正厉害的人,都懂‘慢慢来’—— 他们不会一下子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而是先投一点,看看情况,再慢慢加筹码。”
老周头年轻时做木工生意,一开始只做小椅子、小桌子,赚了点钱后,才慢慢做衣柜、床这些大家具。他说:“成功来得太快,就像地里的庄稼长得太快,容易倒伏;荣耀来得太快,就像天上的流星,一下子就没了。你得慢慢扎根,做好手里的每一件小事,才能慢慢开花、结果。就像你种一棵树,不能指望它第二天就结果,你得浇水、施肥,等它长大,才能等着收获。” 小栓听了,后来做水果生意不再急着赚大钱,而是先从小批量进货开始,慢慢摸清市场,最后也赚了不少钱。他说:“以前总想着一步登天,后来才知道,慢慢来,才能走得稳。”
9、宽容不是怂,没实力才是真怂
村里的王大叔,以前总被邻居欺负 —— 邻居占他的地,他不反击;邻居借他的钱不还,他也不吭声,还说 “我这是宽容”。结果邻居越来越过分,最后把他的柴火垛都烧了。老周头跟他说:“你这不是宽容,是怂。真正的宽容,是你有本事反击,却选择原谅;你没本事反击,只能忍着,那是懦弱。”
后来王大叔学乖了,邻居再占他的地,他直接找村支书评理;邻居再借他的钱不还,他直接上门要。慢慢的,邻居再也不敢随便欺负他了。王大叔说:“以前觉得宽容是好事,后来才知道,没实力的宽容,只会让人觉得你好欺负。你得有本事保护自己,才能谈宽容;你没本事,就只能被人欺负。就像地里的庄稼,你得有本事除虫、除草,才能让庄稼长得好;你没本事,庄稼就会被虫吃、被草欺负,最后啥也收不到。” 老周头也说:“遇到欺负,你得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实力反击 —— 有实力,你可以选择宽容;没实力,你就得狠狠反击,不然别人只会得寸进尺。”
10、按自己的活法过一生,就是成功
村里的陈老先生,年轻时在城里当老师,退休后回村养老,有人说 “你要是留在城里,能拿更高的退休金”,可陈老先生不在乎,每天在村里种种菜、看看书、跟孩子们聊天,过得很开心。有人问他 “你觉得自己成功吗”,陈老先生说:“成功不是赚多少钱,也不是当多大的官,是按自己的活法过一生。我在城里当老师,教出了很多学生,很开心;我回村养老,能陪着庄稼、陪着孩子,也很开心。这就是我的成功。”
老周头也说:“每个人的活法不一样,成功的定义也不一样。有人觉得赚大钱是成功,有人觉得当大官是成功,有人觉得平平安安过一生是成功。不管啥活法,只要你自己觉得幸福,就是成功。就像地里的庄稼,有的玉米长得高,有的高粱长得壮,有的豆子长得饱满,它们都是成功的,因为它们都按自己的样子生长,结出了自己的果实。你不用跟别人比,按自己的活法过,就是最好的成功。” 村里的年轻人听了,也不再盲目跟别人比,有人选择外出打工,有人选择留在村里种地,有人选择学一门手艺,大家都按自己的活法过,日子过得很踏实。